李岩松
-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β-淀粉样蛋白基元序列寡聚化及纤维化的功能研究
- 2017年
- 【目的】β-淀粉样蛋白形成的寡聚体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β-淀粉样蛋白各段序列在寡聚和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阐明该蛋白的寡聚机制和毒性作用。【方法】以C-端及N-端删节的6种β-淀粉样肽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硫磺素T荧光检测、Tris-Tricine电泳、透射电镜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这些肽段的寡聚化和纤维化能力。【结果】1)氨基酸37~42具有增强Aβ寡聚化和纤维化的功能;2)氨基酸18~36对于寡聚和纤维化很重要,但不能缺少N-端的参与;3)Aβ1-17参与β-淀粉样蛋白长纤维的形成。【结论】β-淀粉样蛋白各段氨基酸序列对该蛋白寡聚和纤维化所贡献的不同作用,这对于β-淀粉样蛋白毒性机制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石镜明李岩松陈文玲贺学吴涛武美娜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纤维
- 络塞维对阿尔茨海默病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近年来AD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在患者脑内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周边有大量小胶质细胞(microglia)聚集,斑块内也有小胶质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形成的神经炎症,加剧了AD的发生和发展。藏药红景天活性成分络塞维(rosavin)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症作用。文章通过络塞维对AD中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藏药红景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 刘航郭一博李岩松石镜明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胶质细胞藏药红景天抗炎
- 西藏地区青少年干燥脱屑型唇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调查西藏地区青少年人群干燥脱屑型唇炎的近年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弄清本病的原因和对本病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年时间内对刚入校1015名藏族男女新生进行入校前一年的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结果: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率为13.4%,明显低于已报道的西藏地区男性干燥脱屑型唇炎59.6%的发病率。样品中121人(88.9%)为冬季好发,男性发病率(24.2%)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6.4%)(P<0.01)。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率和海拔高低有密切关系,海拔越高的地区该病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与西藏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海拔越高的地区发病率越高,一定的防护用品和尽可能减少户外时间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病的发病率。
- 孙正启岳基锋李岩松
- 关键词:青少年
- SERCA2a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20年
- 由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衰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中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是心衰的基本特征。SERCA2a作为钙转运的关键酶,以调节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影响着心肌舒缩过程。该文主要就SERCA2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心衰中SERCA2a的表达和调控,及以SERCA2a为靶点的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临床研究现状等作一综述。
- 李红艳赵思涵王世华李岩松
- 关键词:心衰SERCA2A翻译后修饰激素转录因子基因治疗
- SAP水平对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水平对脑白质高信号(WM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通过CT或磁共振成像诊断为脑白质变性的患者297例为观察组。同时设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60例。通过Fazekas评分将脑白质变性患者分为轻度(0~2分)、中度(3~4分)及重度(5~6分),再比较三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SAP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水平。再根据脑白质变性评分将血清SAP分为轻度(50~70μg/ml,59例)、中度(70~90μg/ml,163例)及重度(90~110μg/ml,75例),将三组间利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词语流畅性测验(VFT)评价患者语言流畅度,画钟测验(CDT)、P300及MMSE检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试评价患者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AP水平明显升高(P<0.001);根据Fazekas评分,随着脑白质变性严重程度的增加,SAP、Hcy、hs-CRP及MMP-9水平逐级增高,其中SAP中度组较轻度组更高(t=16.235,P<0.001),重度组比中度组更高(t=17.301,P<0.001);Hcy中度组较轻度组更高(t=7.351,P<0.001),重度组比中度组更高(t=8.296,P<0.001);MMP-9中度组较轻度组更高(t=22.375,P<0.001),重度组比中度组更高(t=27.569,P<0.001)。根据MoCA评估认知功能及VFT、CDT、P300、MMSE评分也随着SAP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L评分也随SAP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但SAP中度与轻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41,P=0.493),重度与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36,P<0.001)。结论SAP水平与脑白质变性程度存在一定关系,随着脑白质变性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SAP水平也增加;关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随着SAP水平的增加,认知功能随之下降。
- 廉会娟廉会娟李岩松孙正启
- 关键词:脑白质变性预后评估
- 模型膜实验方法在β淀粉样蛋白与细胞膜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与改进
- 2019年
- 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与细胞膜间的相互作用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病(Alzheimer disease,AD)重要的风险因素。模型膜研究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和更新持续至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Aβ插膜后聚集状态与Aβ融合到脂质体膜聚集状态的差异,Aβ插膜后形成微通道的时间及与磷脂成分的关系等。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个问题,同时,系统地总结出常用的和更新的模型膜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单层膜插膜及电镜样品的制备,脂质体制备方法的改进,脂质体膜上Aβ42经过高盐及酸清洗后的Western印迹检测,ANTS?DPX研究脂质体泄漏等。研究结果显示:(1)胞外及膜内Aβ42单体与脂质体膜作用后的聚集状态存在差异,Aβ42单体插膜后更容易聚集成纤维,而膜内融合的Aβ42呈现寡聚体形式;(2)Sepharose CL?4B柱过滤比微型挤出器制备的脂质体更加均一分散;(3)Aβ42在膜上形成微通道很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与脂质体的磷脂种类相关。这些方法为Aβ42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用的研究手段,同时也为其他膜蛋白质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办法。研究结果使β淀粉样蛋白代谢过程更加清晰。
- 石镜明白彩娟李岩松张海骄孙正启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单层膜脂质体微通道
- 一种氨基化碳点与阿魏酸组装的碳点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化碳点与阿魏酸组装的碳点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碳点载药技术领域。所述碳点载药系统包括氨基化碳点以及所述氨基化碳点上接枝的阿魏酸;其中,所述阿魏酸为含有羧基官能团的阿魏酸;所述氨基化碳点与阿魏...
- 闫超仁王艺璇石镜明刘航马艳冬赵若冰齐煜明代玉婷李岩松
-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性痴呆病中最普遍的型式,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患者大脑神经细胞外聚集大量老年斑,神经细胞内出现纤维化缠结。目前,AD的发病机制仍不确定,临床诊断主要采用量表进行调查并结合颅脑CT、MRI数据进行分析,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缓解和改善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干预患者的后续行为,临床上还没有药物可以真正预防和治愈AD,从对藏药的研究来看,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具有改善大脑记忆及修复大脑神经元的作用。本文将结合AD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探讨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AD治疗的可行性,为A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石镜明孙正启李岩松廉会娟胡群英
- 关键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AΒ蛋白
- 青藏高原冠心病人血脂与hS-CRP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探讨青藏高原藏族人群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相关性。选取234例年龄在35~75岁的西藏藏族冠心病患者,以及139例年龄在35~75岁的西藏藏族正常人对照,分别测定其血浆总TC、TG、HDL-C、LDL-C及hs-CRP的含量,并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出各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青藏高原冠心病人的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浓度比正常人高,hs-CRP、LDL-C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冠心病人的HDL-C比正常人的也高。在高原环境下,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浓度是高原冠心病发作的重要风险因子。
- 石镜明毋瑞朋李岩松刘航吴涛武美娜
- 关键词:青藏高原冠心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
- 肠道微生物群对下消化道疾病的影响
- 2019年
- 人体肠道是由诸多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参与机体多种正常生理功能,例如新陈代谢、营养、生理和免疫等过程,对维持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肠道微生物已经被探索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对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肠道微生物的构成改变与某些常见的下肠道疾病有关,如假膜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结肠直肠癌(CRC),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新疗法。
- 张致英梁田李岩松白骕康龙丽
- 关键词:下消化道宏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