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淋巴
  • 5篇手术
  • 5篇淋巴结
  • 4篇微转移
  • 4篇胃癌
  • 4篇胃下部癌
  • 4篇胃肿瘤
  • 4篇淋巴结微转移
  • 4篇病理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并发
  • 3篇术后并发症
  • 3篇肿瘤转移
  • 3篇临床病理
  • 3篇菌群
  • 3篇后并发症

机构

  • 16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16篇李宇
  • 14篇周岩冰
  • 6篇王东升
  • 4篇牛兆建
  • 3篇徐克锋
  • 3篇李世宽
  • 3篇刘相萍
  • 3篇吕亮
  • 3篇王松
  • 3篇陈栋
  • 2篇王亮
  • 2篇孙琦
  • 2篇李玉军
  • 2篇王浩
  • 2篇王茂龙
  • 2篇廉政
  • 1篇隋永领
  • 1篇禚洪庆
  • 1篇刘志民
  • 1篇孙少川

传媒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变化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同处理因素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按术前肠道准备、抗生素应用和术后禁食3个因素进行析因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人组患者分为8组.每组8例。收集手术前后粪便标本,倍比稀释后分别涂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恒温培育48h,对肠道细菌进行计数.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菌群变化的程度。结果与术前相比.各组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细菌总数、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和肠球菌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计数明显增加(P〈O.05);且杆菌与球菌的比例(杆球比)显著紊乱。各组术后细菌总数经过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肠道准备、抗生素应用及术后禁食均为影响肠道菌群的主要因素(均P〈0.05)。与上述3项因素均限制组相比,抗生素未限制组术后大肠杆菌、类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及细菌总数均下降,杆球比升高(P〈0.05);肠道准备组术后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细菌总数及杆球比均下降(P〈0.05);术后禁食组术后类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细菌总数及杆球比均下降(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及术后禁饮食均可影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肠道菌群在数量及比例的改变.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王松王茂龙李宇周岩冰王东升
关键词:肠道菌群菌群失调肠道准备禁食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12组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通过对39例胃下部癌患者的86枚常规病理阴性No、12组淋巴结(肝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和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AP-ELISA)法检测,旨在了解胃下部癌No.12组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周岩冰孙琦刘相萍孙振青李宇禚洪庆
关键词:淋巴结微转移临床病理因素胃下部癌阴性连续切片癌患者
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由同一术者连续施行根治性手术的53例胃下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常规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检测手术清扫的No.14v淋巴结转移转移和微转移情况。结果本组53例胃下部癌患者术中共获取No.14v淋巴结96枚,每例1-3(平均1.8)枚。常规病理检查提示有9例患者(11枚)No.14v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7.0%。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44例患者中有13例(13枚)No.14v淋巴结出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5%(13/44)。总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加微转移)为41.5%(22/53)。No.14。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与本组胃癌患者Bomnann分型、No.6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胃下部癌患者No.14,淋巴结存在较高的转移率及微转移率:No.6淋巴结状态可以为术中判断No.14v淋巴结转移与否提供参考。
徐克锋周岩冰李宇牛兆建陈栋王东升吕亮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微转移
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设计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的方法 ,并建立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方法应用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制作犬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然后,实施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即行脾切除后,保留贲门周围血管、食管曲张静脉及迷走神经,从根部离断胃冠状静脉等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胃静脉血管,使胃的静脉血流经门奇间的交通支血管进入体循环。将已形成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犬12只随机分为脾切除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于开腹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测量门静脉及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3周末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犬模型均存活。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与开腹后相比,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F=7.386,q=3.503、3.121,P<0.05);食管曲张静脉压力亦显著下降(F=8.026,q=3.661、3.240,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t=0.268~1.325,P>0.05)。结论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存活率高,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有助于研究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赵磊周岩冰李世宽吕亮李宇王亮于冠君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检测43例胃下部痛常规病理阴性的43枚第11P组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3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经连续切片法检出有4例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微转移发生率为9%;应用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检测微转移发生率为44%,其中包括应用连续切片法检测出有微转移的4枚淋巴结。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连续切片法(X^2=13.07,P〈0.05)。胃下部癌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X^2=8.488,P〈0.05)、浸润深度(X^2=6.473,P〈0.05)及临床分期(X^2=12.022,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中存在较高的微转移发生率,其微转移发生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李宇周岩冰李玉军刘相萍孙琦李世宽徐克锋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临床病理学淋巴结
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对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犬胃黏膜及微循环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de-splanchnic circulation of the stomach,DSCS)对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犬胃黏膜及黏膜下微循环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2只成年杂种犬按照“李宗芳法”(门静脉缩窄一半,丝线引起门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制作犬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并于建模后4周造影检查侧支循环及曲张静脉形成情况。成模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DSCS手术,于开腹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4周末测定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手术前、手术后4周末测定肝功能指标。术后4周末取胃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DSCS手术组食管曲张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2.1±0.9)cmH2O降至术后4周的(17.8±0.4)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超微结构显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断裂、脱落,微绒毛明显减少,黏膜下微静脉内皮细胞基膜厚薄不均且不连续,内皮细胞间隙可见明显红细胞聚集;而DSCS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较整齐,断裂少见,黏膜下微静脉内皮细胞未见明显异常。结论DSCS手术可降低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犬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改善胃黏膜及黏膜下微循环血管超微结构。
王亮李宇牛兆建周岩冰
关键词:微循环动物模型
胃癌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风险模型建立及应用
周岩冰张坚王浩李宇李世宽
本课题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合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分级标准,建立胃癌术后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预测模型,能较好的预测胃癌并发症发生概率,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在国...
关键词: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胃癌手术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初次报告(2019)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地区减重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集来自山东省10个地市、14个分中心提供的531例登记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患者术前BMI为41.5(26.2,106.0)kg/m^2,女213例(64.4%),平均(31.5±8.8)岁;男118例(35.6%),平均(31.0±9.3)岁。数据库所有数据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39.6%的患者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52.9%的患者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4.9%的患者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SDBMSR为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与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黄鑫刘腾吴建林陈磊孙少川郑春宁陈心锐刘世君姜飚隋永领李宇孙作成李玉明姜立新王超刘志民胡三元刘少壮
关键词: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血清淀粉酶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和血淀粉酶正常组,观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选择可能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的22项因素先应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94例(47%),其中胃部手术有59例(56%),结直肠手术35例(37%)。发生手术后并发症22例(11%),高淀粉酶血症组15例(16%)(包括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血淀粉酶正常组7例(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2,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BMI〉25kg/m2、上腹部手术、手术方式、手术体位、手术时间、处理胰腺操作、CO2气腹压力、气腹持续时间8项变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时间、上腹部手术、CO2气腹压力、气腹持续时间4个变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上腹部手术、较高的CO2气腹压力、较长的手术时间及气腹时间是腹腔镜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春健周岩冰张继准牛兆建陈栋王东升李宇焦学龙曹守根谭晓杰
关键词:高淀粉酶血症腹腔镜气腹手术后并发症
胃癌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风险模型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判别模型。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1728例胃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与淋巴结清扫范围(D2^+~D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及周围脏器、联合脏器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D2)、糖尿病、TNM Ⅳ期、心脏病、营养不良、医师手术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年龄有关,获得预测模型为:P=1/[1+e(14.806-2.523X1-1.792X2-1.558X3-1.551X4-1.270X5-1.150X6-1.101X7-0.981X8-0.817X9-0.657X10-0.578X11-0.542X12-0.309X13)]。回代样本检验显示:此概率模型判断胃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准确性为72.5%,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5.0%。结论淋巴结清扫范围(D2^+~D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侵及周围脏器、联合脏器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D2)、糖尿病、TNM Ⅳ期、心脏病、营养不良、医师手术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年龄是胃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王浩周晓彬周岩冰牛兆建陈栋王东升吕亮李宇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