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耘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广义相加模型
  • 1篇人体舒适度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体感温度
  • 1篇气候
  • 1篇气温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染病
  • 1篇系统疾病
  • 1篇相关系数
  • 1篇旅游
  • 1篇旅游气候
  • 1篇螺旋度
  • 1篇模型分析
  • 1篇可降水量
  • 1篇呼吸系
  • 1篇呼吸系统疾病
  • 1篇寄生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王式功
  • 5篇李佳耘
  • 4篇尚可政
  • 3篇马新平
  • 1篇耿迪
  • 1篇张莹
  • 1篇马盼
  • 1篇魏林波
  • 1篇黎檀实
  • 1篇党冰
  • 1篇张博凯
  • 1篇尹岭
  • 1篇王嘉媛
  • 1篇马敏劲
  • 1篇李德帅

传媒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市2009-2011年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对气温的响应被引量:1
2015年
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1年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急诊就诊资料19 772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拟合,并对气温进行分段研究.发现不同气温段的气象要素对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不同.平均气温低于5℃时,气温、气压与急诊就诊人数的关系并不显著(P〉0.1);平均气温介于5~13℃时,气温每升高1℃,相对危险度为1.032(95%置信区间:1.01,1.06),急诊就诊人数增加3.166%(95%置信区间:0.516%,5.887%);平均气温高于13℃时,气温每升高1℃,相对危险度为1.013(95%置信区间:1.005,1.021),急诊就诊人数增加1.301%(95%置信区间:0.518%,2.091%).得出结论,气温对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气温时就诊人数的增加速率不同,且不同气温区间其他要素的影响也不同.
马盼李佳耘李若麟耿迪尹岭黎檀实王式功尚可政
关键词:传染病气象要素气温广义相加模型
基于GAM模型分析南京市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与体感温度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研究了在混杂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体感温度的变化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对两种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和体感温度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以周为时间序列单位,体感温度在20℃以下时,每降低1℃,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增加1.31%,降低5℃,增加6.86%;当以日为时间序列单位,体感温度在14℃以下时,每降低1℃,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增加1.19%,降低5℃,增加5.79%.同样以日为时间序列,当体感温度在20℃以下时,每降低1℃,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增加1.41%,降低5℃,增加6.86%,说明体感温度的冷效应对死亡人数的影响较为明显.
李佳耘马新平王式功张莹尚可政
关键词:体感温度广义相加模型
平凉市崆峒山旅游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利用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凉市及主要旅游景点崆峒山的气候特征.根据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日平均值,计算出各县区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各舒适度等级所占日数的年分布和历年平均值.利用1986-2010年崆峒山客流量资料,对崆峒山客流量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凉市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体感表现为冷感到舒适,适宜人们旅游疗养.7县(区)人体舒适度较高,适宜居住时间近6个月.夏季人体舒适度最高,处于舒适水平;春、秋季人体舒适度基本一致,处于较舒适水平;冬季人体舒适度较低,处于不舒适水平.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7县(区)人体舒适度差异明显,其中舒适度较高的县(区)为崆峒、崇信、泾川、灵台,其次为庄浪、华亭、静宁.崆峒山客流量与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内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党冰张博凯李佳耘王式功尚可政
关键词:气候人体舒适度
1981—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5年
利用198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北地区东部58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蒸发资料,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大气可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大气可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无论年或季,均呈现为西北少东南多的分布特征。逐月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呈单峰型,7月最大,1月最小;近30年,西北地区东部年、各季大气可降水总量均呈微弱减少趋势,四季中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冬季不明显;58个站点30年平均的实际降水量空间分布与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年际变化也呈微弱减少趋势;大气可降水总量与实际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年平均相关系数为0.545,各季节中春季相关系数最大,秋季和冬季次之,夏季最小;不同区域大气可降水总量与实际降水量的相关性因季节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甘肃东部、南部和陕西中部、南部相关性较高,大气可降水量对降水量的贡献较大;将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结合起来,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一段时间内总的大气可降水量分布情况。
马新平尚可政李佳耘王嘉媛康延臻王式功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相关系数
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1次/6 h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21-22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低层大量暖湿气流输送和中高层冷空气交汇,是造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发现WRF模式能很好地模拟降水区域、降水中心和降水强度.暴雨期间,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耦合结构和整层强上升运动以及正涡度的变化均与暴雨中的垂直螺旋度分布特征紧密联系,与暴雨大值时段对应.垂直螺旋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李佳耘马新平魏林波李德帅马敏劲李建科王式功
关键词:数值模拟垂直螺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