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楠

作品数:46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头痛
  • 7篇综合征
  • 6篇皮肤
  • 6篇皮肤反应
  • 6篇偏头痛
  • 6篇交感
  • 6篇交感神经
  • 6篇交感神经皮肤...
  • 5篇动脉
  • 5篇头痛患者
  • 5篇紧张型
  • 4篇抑郁
  • 3篇动脉支架
  • 3篇动脉支架成形...
  • 3篇支架成形术
  • 3篇神经电
  • 3篇术后
  • 3篇误诊
  • 3篇颅内
  • 3篇慢性

机构

  • 40篇解放军第25...
  • 4篇解放军25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李亚楠
  • 34篇李英杰
  • 19篇孔桂良
  • 17篇徐谦
  • 10篇郭英俊
  • 7篇贾和平
  • 7篇王冰洁
  • 6篇张建光
  • 5篇王秋芬
  • 4篇汤景乾
  • 4篇李丽荣
  • 3篇蔡大伟
  • 3篇鲁传冬
  • 3篇于红霞
  • 3篇荣莹
  • 3篇高钟生
  • 2篇武晓玲
  • 2篇金瑞林
  • 2篇梁圣彬
  • 2篇李德炳

传媒

  • 9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头部64层螺旋CTA检查,对照DSA结果,评估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DSA检查发现49个动脉瘤,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43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61%,特异性为88.88%,阳性预测值为91.61%,阴性预测值为88.88%,You-don指数为86.49%。结论64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明64层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徐谦李英杰武晓玲李亚楠张建光孔桂良于红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经骶尾椎间盘穿刺毁损奇神经节对会阴部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1
2008年
会阴部疼痛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阻滞躯体神经,但疗效不太理想。奇神经节阻滞可缓解肛门会阴部疼痛。阻滞奇神经节的入路包括经肛尾韧带弯针穿刺法和经骶尾椎间盘直针穿刺法。经肛尾韧带弯针穿刺法针尖不易置于背正中线,而反复穿刺可能引起患者明显不适,并有导致局部组织血肿和直肠穿孔的危险。本研究拟评价经骶尾椎间盘穿刺毁损奇神经节对会阴部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贾和平金瑞林李英杰徐谦李亚楠张建光
关键词:神经节阻滞椎间盘穿刺会阴部疼痛癌痛患者骶尾晚期毁损
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严重胸背部PHN患者36例,自患侧腋中线第9肋上缘以改良16号硬膜外穿刺针垂直进针达肋膈隐窝(胸膜腔最宽的位置),置硬膜外导管,将导管埋于皮下隧道,以0.5%布比卡因20ml(含5μg/ml肾上腺素)经导管注入此腔,1次/d,疗程为2w,每次注毕使患者头侧稍降低,平卧30min。对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3月行VAS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3月后随访,疼痛无明显增加,治疗3天和3月后的疗效优良率分别75%,72%,有效率分别为97%,93%,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胸膜间阻滞治疗严重胸背部PHN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门诊即可实施。
贾和平金瑞林孔桂良李英杰徐谦李亚楠
关键词:胸背部疱疹后神经痛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抑郁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患者抑郁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就诊、符合入组的CTTH患者54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两组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SSR检测。结果 CTTH患者轻度抑郁(HAMD8~17分)26例,占48.15%;中、重度抑郁(HAMD>17分)10例,占18.52%。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和中、重度抑郁患者SSR潜伏期均延长(p<0.01),而波幅均降低(p<0.01);无抑郁的CTTH患者SSR潜伏期亦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SSR潜伏期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1)。结论 CTTH患者抑郁发生率高,CTTH患者存在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重者变化更为明显,SSR检测为CTTH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英杰李亚楠郭英俊徐谦孔桂良王冰洁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抑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诱发呃逆1例
2018年
1病例患者,男,62岁,因失语、右侧肢体力弱3个月,以脑出血术后收入院。病程中吞咽困难可进半流食,大小便失禁。查体:血压:130/80 mmHg,头颅大小正常,呼吸道通畅,双肺呼吸略粗,意识清楚,不能言语,面纹欠对称,示齿及伸舌不配合,双侧瞳孔直径约3.0mm,直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四肢肌力无法检查,疼痛刺激后左上肢可抬离床面。
尹晓飞李小云李亚楠马锐
关键词: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呃逆
偏头痛治疗的现状被引量:17
2013年
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种与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偏头痛列入慢性疾病,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的精神病等同。偏头痛临床治疗目的为终止头痛发展,缓解伴发症状和预防复发。现将偏头痛的治疗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李亚楠李英杰郭英俊王秋芬李丽荣
关键词:偏头痛神经内科疾病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神经血管
1例脑出血后脑死亡患者头颅CT影像学分析
2015年
脑死亡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判定,并且需要辅助判定手段进一步加以确认,本文报告1例脑出血后脑死亡患者的头颅CT影像学改变。患者男性,45岁,既往脑干出血及后循环动静脉畸形病史15年,此次因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0.5h入院。头颅CT示:右侧丘脑、脑干及第3、4脑室内可见高密度影,出血量约20ml。入院后第24天,突然出现自主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双侧瞳孔散大,脑干反射消失,处于深昏迷状态,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经CT证实为再次出血,患者病情不恢复,持续靠呼吸机辅助呼吸,脑电监测示等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示:颅内血管未发现血流信号,评估为脑死亡。7个月后头颅CT增强扫描示:脑内无造影剂注入,脑实质密度普遍减低、脑室脑沟消失,呈全脑填塞表现。其头颅CT影像学提示:脑组织广泛的自溶性改变。本文参照我国新颁布的脑死亡诊断标准,确诊脑死亡1例,并提供脑出血后脑死亡的头颅CT影像学资料,供同道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参考。
李英杰李亚楠徐谦李丽荣王秋芬
关键词:脑出血头颅CT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死亡一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底动脉闭塞(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BAO)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目前认为BAO后早期或超早期动脉溶栓可使闭塞的基底动脉再通,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近期收治中年BAO 1例,进行了超早期动脉溶栓,但溶栓治疗后患者死亡,现分析报告如下。
李英杰李亚楠徐谦李丽荣王秋芬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基底动脉溶栓
双相障碍共患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常与多种精神障碍共病,但国内对偏头痛/双相障碍共病研究较少.本文综述双相障碍共患偏头痛的患病率、临床特点、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策略,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李英杰李亚楠于红霞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并高灌注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李亚楠李英杰孔桂良
关键词: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高灌注综合征CAS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