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抗美

作品数:48 被引量:51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废水
  • 13篇染料废水
  • 9篇水处理
  • 7篇消毒
  • 6篇厌氧
  • 6篇饮用
  • 6篇饮用水
  • 6篇废水处理
  • 5篇染料
  • 5篇脱色
  • 5篇模拟废水
  • 4篇厌氧氨氧化
  • 4篇微电解
  • 4篇活性染料
  • 4篇臭氧
  • 3篇电解法
  • 3篇动力学
  • 3篇色度
  • 3篇水质
  • 3篇脱氮

机构

  • 38篇四川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四川联合大学
  • 2篇成都电子机械...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四川轻化工学...
  • 1篇成都科泰技术...

作者

  • 47篇曾抗美
  • 8篇梁宏
  • 8篇杨基成
  • 7篇李旭东
  • 7篇史建福
  • 4篇师吉辉
  • 4篇罗旌生
  • 4篇田玉萍
  • 3篇董海山
  • 2篇刘庆华
  • 2篇王欢
  • 2篇肖芳
  • 2篇杨嘉
  • 2篇尹华强
  • 2篇朱家骅
  • 2篇齐京燕
  • 2篇方静
  • 2篇熊平
  • 2篇袁世斌
  • 2篇林青龙

传媒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水处理技术
  • 4篇环境污染治理...
  • 3篇四川环境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重庆环境科学
  • 2篇染料与染色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四川轻化工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四川化工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腐殖酸过程与宏观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采用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实验结果表明 ,与活性炭单纯吸附法相比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可显著提高对溶解态腐殖酸的去除率 ;在连续运行条件下 ,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升高槽电压、溶液偏碱性有利于腐殖酸的去除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电极的氧化还原作用可使有机物分子量变小或矿化 。
曾抗美李乃稳肖芳张操
关键词:腐殖酸活性炭饮用水
论工业生产知识在环境工程本科教学中的作用
2004年
从工业生产知识对于学生掌握工业污染控制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以及工业生产知识在专业教学中的纽带作用等方面 ,论述了工业生产知识对于环境工程本科教学的重要性 。
曾抗美李正山魏文蕴刘勇军
关键词:本科教育环境工程
还原法脱除二氧化硫的技术进展
本文概述了还原法治理二氧化硫烟气的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介绍了催化还原法、CaS法、吸收法、碳法和生物法的等几种主要的还原法脱除的二氧化硫烟气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师吉辉曾抗美尹华强杨基成
关键词:烟气脱硫二氧化硫
文献传递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探讨被引量:13
2002年
研究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中活性炭荷电特性对腐殖酸去除效果以及在含氨氮的腐殖酸液中pH及电导率对该法去除氨氮的影响 ,指出活性炭荷正电时 ,该法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最好 ,而氨氮去除率则随着pH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分析了本方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 ,提出了多维电极法去除腐殖酸的作用过程为吸附—分解—脱附的循环过程 ,并且对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再生作用 ,可极大地延长活性炭的再生周期 。
李乃稳曾抗美肖芳张超
关键词:活性炭腐殖酸水处理饮用水
多维电极法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模拟废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以活性嫩黄K 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 ,采用多维电极法 ,考查了各种因素对多维电极系统处理活性染料时的脱色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多活性炭量、增大电流密度、延长电解时间和加入铁屑 ,都能使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提高 ,电导率的变化对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有一定影响。
梁宏曾抗美杨基成熊平
关键词:色度染料废水废水处理技术正交实验
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的机理探讨被引量:11
2001年
腐殖酸被认为是氯消毒副产物 (DBPs)的主要前驱物 ,为了寻求有效、经济的控制DBPs的手段 ,采用了活性碳多维电极法 ,讨论了溶液pH、Ca2 + 浓度和外电压影响去除效果的机理 ,并对多维电极吸附与单纯活性碳吸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多维电极对腐殖酸的吸附过程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 :x/m =Kf(Ce/D) 1/n,模型中的常数Kf 和 1/n均小于单纯活性碳吸附时的相应常数。联系到pH、Ca+ 2 浓度和外电压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可以认为静电引力是强化活性碳多维电极吸附溶解态腐殖酸的主要作用力。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 ,在运行同样时间后 ,作为多维电极的活性碳的微观结构较单纯吸附时的活性碳疏松 ,说明该方法有可能延长活性碳的使用寿命。
曾抗美董海山史建福
关键词:腐殖酸饮水消毒氯消毒副产物吸附等温线
多维电极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影响因子正交实验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以活性嫩黄K-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CODCr=4000mg/L,色度=13000,pH=6.5)采用多维电极法,选择了 6个影响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的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电导 率对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影响最大.最优水平组合为A3B3C3D1E1F3,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1%,CODCr降解率为85%.
梁宏曾抗美杨基成熊平
关键词:正交实验染料废水
铁屑在处理高色度活性染料废水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本论文以活性嫩黄K-4G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单独利用铁屑处理染料废水时色度、CODCr的变化,以及将铁屑加入染料废水多维电极处理系统时的色度、CODCr的变化,结果表明,铁屑电解法使染料废水的色度和CODCr有所降低;在多维电极系统中加入铁屑能使脱色率和CODCr降解率得到显著提高。
梁宏林海波段蜀波刘兴勇曾抗美
关键词:铁屑染料废水催化剂
多株功能菌的混合培养被引量:13
2009年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248h-1、0.207h-1、0.196h-1和0.348h-1;当FPN和FEm为一组、F10和FCB为一组进行两株菌混合培养时,由分离培养基计数得到的各种菌的生长曲线与对应的该菌单一培养时的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各组的基质消耗曲线与各自对应的菌单一培养时的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当FPN、FEm、FCB、F10这4株菌混合培养时,混合菌体的生长曲线与单一培养时的菌体生长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碳源消耗曲线与各菌单一培养时的碳源消耗曲线之和无显著差异.
冯栩李旭东曾抗美刘庆华
关键词:功能菌菌剂抑菌试验动力学
白腐真菌处理染料废水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针对染料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白腐真菌处理废水的一般机理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对该菌种在处理染料废水研究应用中的筛选与降解机理、主要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反应器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分析与评述。
朱建军曾抗美
关键词:白腐真菌染料废水降解脱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