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建福

作品数:15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水处理
  • 6篇废水
  • 5篇废水处理
  • 4篇消毒
  • 3篇絮凝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水质
  • 2篇染料
  • 2篇污水
  • 1篇等温线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法
  • 1篇电解
  • 1篇电解处理
  • 1篇电解时间
  • 1篇电絮凝
  • 1篇电絮凝法
  • 1篇絮凝法
  • 1篇旋流塔板

机构

  • 6篇成都科技大学
  • 5篇四川联合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史建福
  • 7篇曾抗美
  • 2篇董海山
  • 2篇李国文
  • 1篇蒋丽春
  • 1篇叶宏
  • 1篇彭少方
  • 1篇任宗清
  • 1篇刘文兵
  • 1篇梁宏
  • 1篇罗旌生
  • 1篇操卫平
  • 1篇杨基成
  • 1篇陈荣修
  • 1篇李国文

传媒

  • 6篇四川环境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的机理探讨被引量:11
2001年
腐殖酸被认为是氯消毒副产物 (DBPs)的主要前驱物 ,为了寻求有效、经济的控制DBPs的手段 ,采用了活性碳多维电极法 ,讨论了溶液pH、Ca2 + 浓度和外电压影响去除效果的机理 ,并对多维电极吸附与单纯活性碳吸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多维电极对腐殖酸的吸附过程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模型 :x/m =Kf(Ce/D) 1/n,模型中的常数Kf 和 1/n均小于单纯活性碳吸附时的相应常数。联系到pH、Ca+ 2 浓度和外电压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可以认为静电引力是强化活性碳多维电极吸附溶解态腐殖酸的主要作用力。电子显微镜检测显示 ,在运行同样时间后 ,作为多维电极的活性碳的微观结构较单纯吸附时的活性碳疏松 ,说明该方法有可能延长活性碳的使用寿命。
曾抗美董海山史建福
关键词:腐殖酸饮水消毒氯消毒副产物吸附等温线
土地处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1
1993年
通过对国内外应用土地处理污水的文献调研及情况介绍,阐述目前土地处理工程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李国文史建福李玉香黄时达
关键词:废水处理
高罩旋流塔板流体力学性能被引量:5
1996年
建立在旋流板设计基本理论之上,自行设计加工了十二种高罩旋流塔板;在Φ76mm有机玻璃管中测定了不同结构旋流板在不同条件下的于塔压降和湿塔压降;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气液负荷、塔板参数对塔板压降的影响,得出在干塔、湿塔操作条件下,压降△P与空塔气速u、叶片仰角α、动能因子F_0、开孔率Φ、喷淋密度D的相关关系,比较了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旋流塔与填料塔的操作压降和泛点速度范围,得出旋流塔具有压降低、气液负荷高、操作弹性宽的优点,为其应用与推广提供基础参数和依据.
李国文史建福
关键词:压降流体力学
新型电极及其电解阳离子染料染色模拟液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废水处理的新型阳极和阴极.研制电极电解处理阳离子染料染色模拟液时,分解电压低、脱色率高、电能消耗少.
史建福陈维果
关键词:废水处理电解处理阳离子
絮凝气浮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最佳工艺参数确定及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根据絮凝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应用絮凝—气浮技术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量佳工艺参数,并推广到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李国文史建福黄时达
关键词:废水处理印染废水絮凝气浮
用电絮凝法制备给水被引量:26
1997年
本文研究了用电絮凝法处理受污染源水过程中,电流密度、pH、停留时间对水中COD、细菌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电絮凝法对COD、细菌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大电流密度可以加快COD和细菌的去除速度,但使单位能耗增大;pH小于7和大于8有利于COD的去除。
曾抗美史建福杨志山段平均
关键词:电絮凝法细菌给水处理COD
活性炭多维电极法去除水中溶解态腐殖酸研究被引量:24
2002年
本文以活性炭多维电极法 ,去除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 -溶解态腐殖酸。文章比较了活性炭多维电极法与活性炭单纯吸附的去除效果 ,讨论了水样 p H值、Ca2 +浓度、外电压。
曾抗美董海山史建福叶宏蒋丽春
关键词:饮用水消毒
水质化学稳定性调整的计算模型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根据碳酸盐平衡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水质稳定性的三种方法:1)加入或排出以)。气体;2)加入非碳酸盐酸碱性药剂;3)加入碳酸盐药剂和消石灰药剂.给出了定量模型和部分运行结果,并与Caldwell-Lawrence图解法及查表法进行了比较。本文的计算模型法具有准确、快速和实用的特点.
史建福李国文李玉香彭少方
关键词:稳定性碳酸盐水质环境水化学水处理
转炉除尘废水回用过程中的水质稳定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针对转炉除尘废水高pH、高硬度的水质特点,通过两种实验方法,选取复合配方的水质稳定剂,同时模拟废水的循环使用过程检验水质稳定剂的阻垢效果。结果表明,在高pH、高硬度的水质条件下,所选复合配方水质稳定剂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对于生产中所用的除尘废水,在高pH条件下,若Ca2+质量浓度<800mg L,所选阻垢剂可将结垢率控制在5%以下。
操卫平曾抗美史建福
关键词:转炉除尘废水废水回用阻垢率水质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铬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无法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污泥负荷和pH对液相中总铬和Cr ̄(6+)浓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总铬和cr ̄(6+)难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污泥负荷的增大而推迟;在达到最低值后,总铬和Cr ̄(6+)浓度呈现不断增大趋势;在污水pH为8左右时,总铬浓度的最低位显著低于pH为7左右时的最低值;波相中的铬主要以Cr ̄(6+)的形态被污泥吸附。
曾抗美史建福李克祥何克岷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生活污水废水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