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雪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自然流产
  • 2篇流产
  • 2篇内膜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复发
  • 2篇复发性
  • 2篇复发性自然流...
  • 2篇VEGF
  • 1篇大型脑膜瘤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明雪
  • 3篇王佳
  • 2篇石全红
  • 2篇卢宗杰
  • 1篇陆波
  • 1篇张超
  • 1篇谢延风
  • 1篇唐良萏
  • 1篇罗琼
  • 1篇吴琳
  • 1篇蒋艳
  • 1篇孙聪聪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对自然分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对自然分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自然分娩产后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阴道哑铃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性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参数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好转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96.49%vs85.9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平均尿流率及最大膀胱容量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及GSH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治疗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训练较单独进行阴道哑铃训练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提高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改善尿动力学参数、缓解氧化应激反应。
明雪刘晓芳卢宗杰何泉江唐乐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自然分娩压力性尿失禁
可吸收人工脑膜预防窦镰旁大型脑膜瘤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人工脑膜预防窦镰旁大型脑膜瘤术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可吸收人工脑膜填塞窦镰旁大型脑膜瘤腔(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 cm)预防术后出血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采用传统明胶海绵填塞窦镰旁大型脑膜瘤腔(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 cm)预防术后出血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瘤腔坍塌程度、术后出血、颅内压变化、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瘤腔坍塌程度[(21.00±6.20)%]、术后出血发生率[5.13%(2/39)]、术后颅内压[(14.97±4.58)mm Hg(1 mm Hg=0.133 k Pa)]、住院时间[(11.12±1.54)d]、术后随访功能状态(恢复良好37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1.00±11.00)%、20.51%(8/39)、(16.97±6.62)mm Hg、(12.97±2.14)d、恢复良好3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人工脑膜与明胶海绵在填塞窦镰旁大型脑膜瘤腔时的作用相似,但在控制术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提升预后等方面优于明胶海绵。
潘凉泽谢延风石全红张超陆波明雪
关键词:脑膜瘤脑膜手术后出血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质量增加速度及相关指标与新生儿生长发育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质量增加速度、相关血清学指标对新生儿身长、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经OGTT诊断为GDM患者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33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分娩前1周空腹血糖值、总胆固醇含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分娩前3周母体体质量增加速度;根据分娩后1周身长、体质量标准,将新生儿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相关因素对两组新生儿身长、体质量的影响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对新生儿身长、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并用散点图显示其与身长、体质量的关系;ROC曲线评价上述因素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能力,确定最佳诊断点.结果 良好组的母体空腹血糖值(7.44±2.27)mmol/L、总胆固醇(6.05 ± 1.57)mmol/L、HbAlc 含量(5.18 ± 0.53)%及娩前3周(0.36 ±0.18)kg/周、前2周(0.28±0.21)kg/周、前1周(0.35±0.20)kg/周体质量增加速度均较不良组中空腹血糖值(8.61±3.25)mmol/L、总胆固醇(6.78±1.84)mmol/L、HbAlc含量(5.62±0.76)%及娩前3周(0.71±0.16)kg/周、前2周(0.84±0.11)kg/周、前1周(0.76±0.13)kg/周体质量增加速度下降(t值分别为2.222、2.413、5.575、11.617、20.183、14.32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含量、分娩前第2周质量增加速度、分娩前第1周质量增加速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影响(OR分别为2.391、3.045、4.081,95%CI分别为1.085~5.268、2.426~3.822、1.968~8.461;P均〈0.05)且分娩前第1周质量增加速度影响程度最大;HbAlc含量、新生儿身长、体质量的增加成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490、-0.481,P均〈0.05),分娩前第2周质量增加速度、新生儿身长、体质量的增加成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3、-0.396,P均〈0.05),分娩前1周质量增加速度、新生儿身长、�
吴琳蒋红卢宗杰明雪罗琼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生长发育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uPA、PAI-1、TGF-β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l(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在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与宫腔粘连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40例行宫腔粘连术的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作为实验组(其中轻度粘连17例,中度粘连13例、重度粘连l0例),以45例非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和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u PA、PAI-l及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粘连程度的加重,实验组子宫内膜中u PA的表达逐渐减少(P<0.05);而PAI-l及TGF-β1的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粘连组中的表达高于轻-中度粘连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u PA、PAI-l及TGF-β1的变化可能会促进IUA的发生、发展,且其改变的幅度与宫腔粘连的程度密切相关。
孙聪聪王佳明雪高燕洪张应凤陈怀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宫腔粘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转化生长因子Β1
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异位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26、32、43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通过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体模型,系统、完整地研究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CX32和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雌激素组(A组),孕激素组(B组)、对照组(C组)。于建模后7、14、21、28 d取裸鼠异位病灶,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异位病灶中CX26、CX32和CX43的表达。结果:异位病灶中CX26在A组表达增高,在B组表达降低,该A、B、C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CX43较B、C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C组之间CX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1);A、B、C组异位病灶中均未能检测到CX32的表达。结论:①雌激素、孕激素对异位内膜组织中CX26的调节作用相反。②异位病灶中未能检测到CX32的表达,其对子宫内膜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影响及内膜的异位种植需待进一步研究。③雌激素可降低异位内膜组织中CX43的表达,孕激素对其无影响,推测雌激素可能通过降低CX43表达,降低内膜细胞GJIC功能,促进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导致内膜异位种植能力提高。
王佳唐良萏石全红明雪
关键词:孕激素间隙连接蛋白
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多态位点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维普中文科...
明雪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文献传递
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多态位点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VEGF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对VEGF基因的-634G/C(rs2010963)、+936C/T(rs3025039)、-2578C/A(rs699947)及-1154G/A(rs1570360)4个位点进行评价,累计病例组1945例,对照组20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VEGF基因的-634G/C位点,基因型CC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风险高于基因型GG[P=0.03,OR=1.29,95%CI(1.03,1.63)];携带等位基因C妇女的发病风险高于携带等位基因G[P=0.02,OR=1.14,95%CI(1.02,1.27)]。+936C/T位点的CT、TT基因型及携带T等位基因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及携带C等位基因的女性[CT vs CC基因型:P<0.0001,OR=1.40,95%CI(1.18,1.65),TT vs CC基因型:P=0.02,OR=1.72,95%CI(1.11,2.66),T vs C等位基因:P<0.00001,OR=1.52,95%CI(1.30,1.78)];两组的-1154G/A、-2578C/A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634G/C(rs2010963)、+936C/T(rs302503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发生可能相关。
明雪王佳蒋艳潘凉泽周宜洁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