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春宏

作品数:111 被引量:1,526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语言文字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语言
  • 26篇汉语
  • 20篇构式
  • 15篇语义
  • 12篇互动
  • 11篇动结式
  • 11篇现代汉语
  • 11篇结式
  • 9篇语言学
  • 9篇构式语法
  • 8篇语法
  • 7篇语言规范
  • 7篇句式
  • 6篇语义关系
  • 6篇句法
  • 5篇元结构
  • 5篇论元
  • 5篇论元结构
  • 4篇修辞
  • 4篇语言规范化

机构

  • 88篇北京语言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10篇华语教学出版...
  • 4篇厦门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长沙市第十五...

作者

  • 111篇施春宏
  • 7篇蔡淑美
  • 3篇李艳
  • 2篇冯胜利
  • 2篇邱莹
  • 1篇李昱
  • 1篇李晋霞
  • 1篇李冬梅
  • 1篇李宇明
  • 1篇高晓虹
  • 1篇张瑞朋
  • 1篇詹卫东
  • 1篇袁毓林
  • 1篇白鸽
  • 1篇薛小芳
  • 1篇黄理秋
  • 1篇杨圳
  • 1篇付翠

传媒

  • 14篇语言教学与研...
  • 11篇世界汉语教学
  • 9篇当代修辞学
  • 7篇语言文字应用
  • 6篇汉语学习
  • 6篇辞书研究
  • 5篇语文建设
  • 5篇汉语学报
  • 4篇语文研究
  • 4篇中国语文
  • 3篇语言科学
  • 3篇国际汉语学报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修辞学习
  • 2篇海外华文教育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华文教学与研...
  • 2篇语言研究集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被引量:28
2004年
本文主要探讨动结式句法配位方式的历时演变过程。根据论元整合的难易程度来推测汉语史上动结式的组合类型和发展序列,再用汉语史的语言事实来验证。首先描写动结式产生初期论元结构的整合情况,然后全面考察不同类型动结式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各种类型的隔开式与非隔开式(合用式)之间的关系。与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所谓的隔开式实际上与非隔开式之间没有发展序列上的因果关系,它们都是特定时期表达相同功能的不同句法配置形式,两者竞争的结果是隔开式最终归并到非隔开式中去。同时还讨论了跟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相关的动词拷贝式产生的动因。
施春宏
关键词:动结式汉语史句法配位方式论元结构语言事实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语法术语安排的考察与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教材是如何选择和安排语法术语的,虽常受关注,但未有较为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对语法类术语在二语教学中的脚手架作用的性质、方式和界限尚未引起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两套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教材中的语法术语使用情况为例,基于汉语语法项目的特点和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在对比分析两套教材语法术语呈现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课教材语法术语安排的若干原则,主要包括基本层级范畴原则、相对透明性原则和相对系统性原则。
宁颖琦施春宏
关键词:语法术语
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被引量:28
2012年
本文探讨对外汉语教学本位问题提出和拓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文章从语言教学与研究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出发,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位的层次性,并根据建立教学本位的基本观念及教学效度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尤其是相关的本体论和方法论问题,由此指出各种教学本位之间是互补式共存的。文章接着讨论了当前关于本位问题所采取的辩护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级语言单位所存在的构式性特征及语言教学中的整合效应,提出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分层次的综合本位观。文章最后讨论了元语言意识与教学本位之间的关系。
施春宏
关键词:教学本位本体论承诺元语言意识
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假设和假说被引量:7
2015年
文章从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和科学哲学对科学方法及方法论的认识等方面来探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假设和假说的关系,重点讨论与假说相关的学术逻辑问题。文章首先对假设和假说的内涵做了界定,进而将假说区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接着简要说明了假说的实在性和廉价性问题。文章还试图说明,任何理论模型都是一种隐喻,科学研究就是借助假设和假说,通过分析模型的渐次改进而逐步"逼真"。
施春宏
关键词:假说实在性隐喻性科学哲学
语义叠架原因论析被引量:17
1998年
语义叠架原因论析施春宏一语义叠架类例本文讨论的叠架形式基本上不涉及已趋固定化的结构,如“涉及到、以为是、诉诸于、来自于”之类,主要研究语言表达中广义的叠架形式,即词语组合中语义上重叠、交叉的现象,它们基本上属于临时组合性质的,即在这种叠架形式中搭配有...
施春宏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义信息语素义个人主义思想《现代汉语》语言使用
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被引量:36
2006年
本文对动结式的配价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文章首先指出当前动结式配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用配价层级的观念来描写动结式配价的设想。根据是否需要用拷贝动词来提升底层论元,将动结式的论元分成自由论元(作动结式的致事和役事)和依存论元(作拷贝动词的客体论元),从而系统地描写了各类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元、结、系)。文章还讨论了动结式的及物性问题和同形动结式的歧价现象。
施春宏
关键词:动结式及物性
词语构造的多能性和时空性——从“腰封”及其相关词语的形义关系谈起被引量:6
2013年
该文尝试通过对"腰封"及相关词语的分析,探讨词语构造的多能性和时空性以及新词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语义空间的变化。
高晓虹施春宏
关键词:语义空间
应用语言学不等于理论语言学的应用——读《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些搞理论的人并不重视语言应用理论的研究,认为语言的应用研究没有什么理论价值,语言应用也没有什么理论,好像应用语言学只是理论语言学的应用,本身并没有大的理论。甚至有不少搞应用语言学的人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论证应用语言学有自身的理论...
施春宏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语言应用研究理论语言学中国语言语言观语言生活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施春宏
“招聘”和“求职”:构式压制中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被引量:89
2014年
本文在对构式压制的内涵做出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讨论了构式压制的范围,并从构式对组构成分的"招聘"和组构成分向构式的"求职"这两个角度刻画了构式压制过程中存在的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借此讨论构式压制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文章最后论及了构式研究中出现的构式崇拜问题。
施春宏
关键词:构式压制双向互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