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亚琴
- 作品数:21 被引量:53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丛枝菌根(AM)对无性繁殖茶苗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2年
-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 ,分别接种丛枝菌根 (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菌号 :34)、Glomusmanihot(木薯球囊霉 ,菌号 :38)和Glomus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酶 ,菌号 :90 0 36) ,观察AM对枝条繁殖茶苗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持续 1 4个月。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明显促进了无性繁殖茶苗的生长 ,无论是株高还是地上、地下干重都高于不接种者 (CK) ,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AM对茶树吸收无机元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P、Ca、Mg等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茶苗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CK。接种AM真菌还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浓度 ,改善了茶叶的品质。
- 王曙光林先贵董元华罗质超施亚琴
- 关键词:丛枝菌根茶叶品质AM菌根茶树
- 有机污染土壤中菌根的作用被引量:24
- 2005年
- 近年来 ,土壤有机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修复方法存在局限性。菌根是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能增强植物的逆境抗胁迫能力 ,对于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和酞酸酯等几类典型的有机污染土壤中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的作用 ;旨在说明利用菌根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是生物修复的一项重要工具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的作用以及更好地运用菌根技术奠定基础。
- 陈瑞蕊林先贵尹睿施亚琴
- 关键词:土壤污染外生菌根丛枝菌根
- VA菌根对植物耐旱、涝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9
- 1992年
- 以黄淮海壤质黄潮土为供试土壤,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VA菌根侵染白三叶草的影响以及菌根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所有水分处理中,接种VA菌根后,可促进菌根的侵染和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增加植物的生长量,并显著地增强了白三叶草的抗旱能力。干旱条件下,VA菌根的侵染、菌丝的发育均良好,而过高的水分不利于菌根的侵染和菌丝的发育。
- 林先贵郝文英施亚琴
- 关键词:VA菌根植物耐旱
-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被引量:111
- 2003年
- 通过田间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过程和机理 ,确定达到平衡状态时红壤稻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水平。结果表明 ,在水耕条件下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过程可大致分为快速增长和趋于稳定阶段 ,水耕利用 30年 ,0~ 2 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 2 0gkg- 1,全氮含量 1 6gkg- 1,随后 ,即使利用年限长达 80年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趋于稳定 ,没有显著提高。 2 0天的培养期内 ,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 0~ 1 0cm土层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率分别为 2 2 %~3 3%和 2 8%~ 6 7% ;总体来说 ,有机碳、氮的矿化率随红壤水稻土的熟化过程而升高。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 ,微生物生物量碳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而微生物生物量氮在利用 30年后其增加趋势明显趋缓 ;利用30年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为 332 8mgkg- 1和 2 3 85mgkg- 1,比利用 3年分别高1 1 1 %和 4 7%。与利用 3年的红壤稻田相比 ,利用 30年后细菌数量增加了 1 1倍 ( 0~ 1 0cm)和 3 8倍 ( 1 0~2 0cm) ,利用 80年后更显著地增加了 1 9倍 ( 0~ 1 0cm)和 1 2倍 ( 1 0~ 2 0cm) ;真菌的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 ,但在 30年利用后基本趋于稳定 ;此外 ,细菌的群落从荒草地的 4个种到 30~
-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尹瑞龄施亚琴
- 关键词: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
- 杯鞘石斛组培苗接种菌根真菌和细菌肥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陈瑞蕊施亚琴林先贵张宁汤卫国
- 关键词:组培苗接种技术中药材菌根真菌栽培技术
- 亚铵法造纸废液干粉对绿豆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及其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亚铵法造纸废液干粉对绿豆(Vigna radiate)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及其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适量造纸废液干粉可以加速AM真菌对绿豆苗根系的侵染;添加质量分数0.1%造纸废液干粉,出苗4周时绿豆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比对照提高80%,出苗7周时地上部生物量比对照提高20%;添加质量分数0.2%~0.5%造纸废液干粉,绿豆苗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在出苗4周之后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1%左右亚铵法造纸废液干粉对AM真菌侵染绿豆苗根系和植株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
- 武术林先贵施亚琴
- 关键词:亚铵法AM真菌侵染率生物量
- 我国VA菌根真菌的两个新记录种被引量:20
- 1994年
- VA菌根真菌是与植物共生形成泡囊——丛枝状菌根的一类真菌,原属接合菌纲(Zygomycetes)毛霉目(Mucorales)、内囊霉科(Endogonaceae)。Moreau将内囊霉科升级为内囊霉目(Endogonales),但没有拉丁描述。Benjaminc对内囊霉目进行了拉丁描述,使这一目得以合法化。内囊霉目下仅内囊霉科一个科。Morton & Benny根据古化石记录及VA菌根真菌形态、发育等研究结果,将VA菌根真菌从内囊霉目分出单独归为一目,即球囊霉目(Glomates),目下分两个亚目,三个科,六个属。VA菌根真菌的种类在Gerdmann & Nicolson将湿筛法用于VA菌根真菌研究后增加很快。
- 吴铁航郝文英林先贵施亚琴
- 关键词:真菌VA菌根真菌新记录种
-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被引量:44
- 2003年
- 大田条件下 ,通过选点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 ,土壤颗粒组成呈现规律性变化 ,粘粒 (<0 0 0 2mm)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3 9%下降到 80a稻田土壤的 1 7% ,而粉砂 (0 0 2~ 0 0 0 2mm)含量升高。土壤pH一般增加 0 5~ 1个单位 ;0~ 1 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4 5 8gkg- 1和 0 3 9gkg- 1增加到 3 0a红壤稻田的1 9 6gkg- 1和 1 62gkg- 1,其后 ,即使利用时间长达 80a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 ;土壤全磷含量 ,经 3a水耕利用后可从荒地红壤的 0 5gkg- 1提高到 1 3gkg- 1,表明通过施肥可使红壤磷素快速积累 ;而在水耕利用过程中 ,红壤稻田土壤的钾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经 80a利用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钾素含量仅为荒地红壤的 80 % ;全铁和游离铁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水耕熟化过程 ,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也明显升高。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的各项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还表明 ,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要达到高度熟化的稻田土壤肥力水平 ,需要经过 3
- 李忠佩李德成张桃林陈碧云尹瑞玲施亚琴
- 关键词: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采样分析生物学性质
- VA菌剂的剂型与保藏方法对侵染率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VA菌根真菌的离体纯培技术迄今尚未得到满意地解决。目前多采用以适合的宿主作物为载体进行扩大增殖培养。本文就增殖培养所生产的VA菌剂的剂型及保藏方法对侵染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 施亚琴林先贵郝文英
- 关键词:VA菌根保藏侵染率剂型
- VA菌根真菌接种剂类型、剂量和接种方法对侵染的影响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比较了VA菌根真菌四种菌剂剂型、用量和三种接种方法对绿豆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净根为菌荆时,对植物侵染最好,植物苗龄20天时其侵染率为其他荆型的2—4倍;球化、穴施和层施三种接种方法的最适菌荆剂量分别为种子重量的20、40、80倍;接种方法则以种子球化、穴施的效果最好,接种30天时,其侵染率均超过60%;从节省接种剂用量来看,以种子球化法最省,在用量相当于穴施和层施法用量的1/2—1/4情况下,可达同等侵染水平,看来球化接种是一种既省菌剂又省工利於推行的接种方法。
- 施亚琴林先贵郝文英
- 关键词:VA菌根接种剂剂型侵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