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风味
  • 3篇羊肉
  • 3篇肉制品
  • 2篇羊肉干
  • 2篇肉干
  • 2篇腊肠
  • 2篇广式
  • 2篇广式腊肠
  • 2篇风味物质
  • 2篇保鲜
  • 2篇保鲜技术
  • 1篇羊肉松
  • 1篇羊业
  • 1篇养羊
  • 1篇养羊业
  • 1篇中风
  • 1篇肉类
  • 1篇肉松
  • 1篇深加工
  • 1篇生产工艺

机构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成文生
  • 5篇郝教敏
  • 4篇刘会平
  • 3篇张秀红
  • 3篇闫永刚
  • 2篇孟宪敏
  • 2篇马俪珍
  • 1篇巴俪珍
  • 1篇郝林
  • 1篇李玉娥

传媒

  • 4篇肉类工业
  • 2篇肉类研究
  • 1篇农村新技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式腊肠成熟期菌群与主要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该试验研究了广式腊肠在干燥成熟过程中,细菌菌群的变化规律及主要风味的变化规律.主要是在干燥成熟的不同阶段,进行细菌属的鉴定、分析,同时进行风味前体物及理化指标的测定分析.成熟期腊肠的主要风味前体物:乳酸、游离脂肪酸、游离...
成文生
关键词:广式腊肠风味物质
文献传递
风味羊肉干系列产品研制被引量:4
1997年
将鲜羊肉块预煮后切成条状或丁状作为主料,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的辅料,可以生产出风味各异的五香型、麻辣型、咖喱型羊肉干系列产品。本试验研究了风味羊肉系列产品的加工新工艺、配方、产品特性及产品货架期。
马俪珍张秀红闫永刚郝教敏成文生孟宪敏
关键词:羊肉风味羊肉干
肉类中的微生物及其对风味的影响被引量:14
1998年
动物屠宰后,由于失去了固有的防卫机制,故屠宰过程是微生物广泛污染的好机会。动物放血时,微生物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动物体内;而剥皮和摘除内脏等工序也将使肉的表面污染各种微生物。微生物的污染有多种多样,来源十分广泛:有的来源于动物外部(皮、蹄壳、毛等),接...
刘会平成文生郝教敏
关键词:肉制品微生物污染风味保鲜技术
广式腊肠成熟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本试验研究了广式腊肠在干燥成熟过程中,细菌菌群与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熟期腊肠的主要风味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乳酸含量在第7天以后稍有下降,游离脂肪酸在成熟期第30天的含量是混合料的6.04倍(干基),游离氨基酸在成熟期第30天的含量是混合料的8.85倍(干基),而谷氨酸含量为混合料中的140.7倍(干基),乳酸含量为混合料中的1.4倍,以上这些结果为广式腊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刘会平郝林成文生邵珠刚
关键词:广式腊肠风味物质
风味羊肉干制作技术
2009年
目前,将羊肉加工成五香、麻辣、咖喱型风味肉干系列产品的研究和报道甚少,市场上这类产品更是少见。为适应我国养羊业的大力发展,需对羊肉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经济利益。
马俪珍张秀红闫永刚郝教敏成文生孟宪敏
关键词:羊肉干风味经济利益深加工养羊业五香
羊肉松的加工
1997年
前言 羊肉松的深加工是一种提高肉制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开发出多种多样的肉松制品,也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国有名的传统肉松产品是猪肉松,如太仓肉松、福建肉松等,而羊肉松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尚未见报道。羊的饲养一般地处天然放牧草地,及无污染的环境,肉质细嫩,味鲜美,被视为“绿色天然保健食品”。传统的肉松生产是将肉经煮烂后再经过搓松、炒松而得到的产品,但要将肉煮烂耗时耗能,成本增高,本试验采用“高压蒸煮工艺”及科学优选辅料配方,生产出的肉松产品色鲜、味浓,不仅为肉松家族增添了新品种。
巴俪珍闫永刚郝教敏张秀红成文生李玉娥
关键词:熟肉制品羊肉松肉松
鲜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1998年
近年来国内外对鲜肉保鲜技术研究较多,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真空包装,气调处理,有机酸及其盐处理,使用乳酸菌及其抑菌物质进行保鲜等,或是这几种方法配合使用。笔者就鲜肉保鲜的几种主要方法作一简述。
刘会平郝教敏成文生
关键词:鲜肉保鲜技术
发酵肉制品的生产被引量:45
1999年
笔者对发酵肉制品及影响其加工的诸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剖析,旨在对发酵肉制品的研究与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以促进我国发酵肉制品的发展.
刘会平成文生
关键词:发酵肉制品发酵剂生产工艺肉制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