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雷
-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布加综合征导致淤血性肝硬化中的表达和意义
- 目的:探讨缺氧在布加综合征(Budd-Charri Syndrome,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2012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BCS患者,所有患者经影像学证实有淤血性肝硬...
- 成德雷徐浩
- 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的MRI表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于MR平扫T1WI和T2WI呈低信号。9例妊娠囊呈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呈不规则团块状病灶,其中3例T1WI呈混杂高、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7例DWI中,5例妊娠囊D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2例妊娠囊DWI呈不均匀低信号,ADC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可见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13例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滋养叶细胞、绒毛及蜕膜组织。结论 CSP的MRI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 魏宁吕维富鲁东成德雷
- 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妊娠磁共振成像
- 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临床应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吕维富鲁东肖景坤何玉圣张永慧张行明张正峰侯昌龙周春泽成德雷
- 该项目系自选课题,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项目牵头人领衔的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临床应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团队主导,在相关科室的支持和配合下共同完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
- 关键词:
-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肿瘤治疗
-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大鼠布加综合征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生成素(Angpt)-1及内皮素(ET)-1在大鼠布加综合征(BCS)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BCS动物模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实验组(80只)和假手术组(80只),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又各分4个亚组(实验1、3、6、12周,各20只)。各组行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T-1、VEGF、iNOS及Angpt-1的表达量。各因子水平在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以皮尔逊(Pearson)及斯皮尔曼(Spearman)法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1、3、6、12周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及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GF:0.97±0.08;iNOS:1.01±0.11;Angpt-1:1.01±0.10)及假手术组(VEGF:F=366.124、412.266;iNOS:F=443.326、1170.864;Angpt-1:F=213.868、503.2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内的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及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的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3.799、346.260、137.121,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VEGF、iNOS及Angpt-1在各组间及组内的蛋白表达变化规律与相应mRNA表达一致。VEGF(1.41±0.18、6.54±0.78、4.19±0.41、2.16±0.25)与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正相关(r=0.983、0.364,P<0.05),iNOS(2.06±0.21、8.88±0.95、4.85±0.51、2.79±0.28)与Angpt-1(9.57±0.91、6.20±1.39、4.53±0.49、2.55±0.33)正相关(r=0.377,P<0.05)。结论BCS模型中的iNOS、Angpt-1及VEGF高表达且互�
- 朱楠成德雷张甜甜吕维富方伟伟刘宝来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管生成素内皮素肝纤维化
- 表观扩散系数与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在布加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相关性初探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大鼠模型中的相关性。方法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BCS动物模型,实验分正常组(n=15)、模型组(n=60)和假手术组(n=60),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术后1、4、8、12周4个亚组,各亚组15只。观察各组肝脏ADC值的变化。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HIF-1α、NF-κB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的DSA均无阳性表现,模型组肝后段IVC管腔变窄,远端扩张,并见侧支循环。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的HE染色及免疫组化均无阳性表现,模型组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肝脏病理损伤逐渐加重。术后1、4、8、12周模型组ADC值[(1.23±0.08)、(1.03±0.09)、(1.12±0.09)、(1.18±0.07)]均低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模型组ADC值先下降后升高,第4周最低。术后1、4、8、12周模型组HIF-1α、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P<0.05);模型组HIF-1α、NF-κB先升高后下降,术后第4周达到最高。模型组HIF-1α与NF-κB呈正相关(r=0.960,P=0.001);ADC值均与HIF-1α(r=-0.718,P=0.001)、NF-κB(r=-0.699,P=0.001)呈负相关。结论BCS肝脏ADC值与HIF-1α、NF-κB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与淤血缺氧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无创评估BCS肝损伤的一个新的选择。
- 朱楠张甜甜成德雷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大鼠模型
- 混合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策略研究
- 目的 探讨混合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介入治疗方法和开通策略。方法 分析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2例混合型BCS血管病变特征和治疗方法,观察开通后肝静脉(Hepa...
- 成德雷徐浩昌维富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混合型介入性肝静脉生存率
- 布加综合征模型中的DTI、IVIM及DKI研究初探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鼠布加综合征(BCS)模型中的DTI、IVIM及DKI应用价值。方法:将BCS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各20只。比较各组DTI、IVIM及DKI参数差异。结果:实验组除DTI中FA值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参数均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DTI、IVIM及DKI可用以评估BCS肝损伤。
- 朱楠刘亚李大鹏张陈任江涛成德雷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DTIIVIM肝损伤
-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不同区带VEGF的表达和细胞凋亡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后不同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48只兔肝移植VX2肿瘤,建立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6)。对实验组行RFA,分别在术后即刻、1天、2天、1周、2周、3周各处死7只实验兔,留存肿瘤标本,进行HE染色、VEGF检测、Annexin V-FITC/PI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带的VEGF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RFA术后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和消融边界区平均VEG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及边界区术后即刻与其他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道炭化区及热凝固区VEGF在术后即刻达高峰,术后1天~3周呈整体下降趋势,消融边界区VEGF在术后即刻到1周呈上升趋势,2周后下降。术后针道炭化区、热凝固区和消融边界区平均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区带细胞凋亡率均在术后1天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RFA后针道区和热凝固区内肿瘤细胞VEGF下降和肿瘤凋亡显著,而消融交界区仍可能有存活的肿瘤细胞;在RFA后第3周时,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可恢复到术前状态,此时宜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刘亚吕维富朱先海施长杲王亚光刘开才成德雷周春泽鲁东
- 关键词:VX2肿瘤射频消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
- 肝细胞性肝癌TACE后血清内毒素、TOLL样受体4和肠道微生态改变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肝细胞性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清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方法:收集初诊为原发性肝癌病人11例,均采取常规TACE治疗,治疗前后不加服任何影响肠道微生态变化的药物制剂,观察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病人LPS、TLR4含量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血清内LPS、TLR4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onferroni两两比较分析发现,LPS含量术前1 d低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TLR4含量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人术后1周时肠道菌群丰度稍升高,而随后1个月其丰度下降,且低于术前1 d的水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拟杆菌、毛螺菌等益生菌丰度高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链球菌、乳杆菌等潜在致病菌属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通过肝肠轴能显著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肠道微生物稳态不仅能作为肝癌TACE术后评价的指标,还能促进肝癌预后。
- 施长生刘开才吕维富鲁东周春泽成德雷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TOLL样受体4内毒素肠道微生态
- 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肝静脉阻塞型BCS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颈静脉、股静脉或经皮经肝联合下腔静脉途径开通肝静脉,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若肝静脉无法介入则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观察肝静脉压力及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估治疗后无症状生存率.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7月.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 W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66例患者成功行介入治疗,经颈静脉43例,股静脉14例,经皮经肝穿刺9例;单纯球囊扩张术41例,球囊扩张术+溶栓治疗14例,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6例,球囊扩张术+溶栓术+支架置入术5例.61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其他5例症状部分缓解.B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肝静脉压力分别为(47±9)cmH2O(1 cmH2O =0.098 kPa)和(23±7)cmH2O,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P<0.05).入院时腹腔积液有66例,治疗后减少至1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38,P<0.05).66例成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6~ 24个月).随访期间10例患者再次出现BCS相关症状,7例再次介入治疗成功,其余3例治疗失败.BCS患者首次介入治疗术后6、12、24个月无症状生存率分别为97.0%、92.2%、76.4%;再次介入治疗后无症状生存率分别为98.4%、98.4%、92.3%.单纯行球囊扩张术患者首次介入后无症状生存率为90.2%;球囊扩张术+溶栓术患者为71.4%;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患者为83.3%;球囊扩张术+溶栓术+支架置入术患者为80.0%.BCS患者行不同介入治疗后无症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8,P
- 成德雷徐浩华荣吕维富祖茂衡张庆桥徐新建杜洪涛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静脉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