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胜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臭氧
  • 5篇生理特性
  • 4篇OTC
  • 3篇氧化酶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酶
  • 2篇地幔
  • 2篇宇宙
  • 2篇宇宙成因
  • 2篇生理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理生态响应
  • 2篇生态响应
  • 2篇生物量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幔源包体
  • 2篇梓树
  • 2篇物量
  • 2篇光合生理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沈阳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绿京华园...

作者

  • 17篇徐胜
  • 11篇何兴元
  • 10篇陈玮
  • 3篇刘丛强
  • 3篇黄彦青
  • 3篇李岩
  • 2篇付伟
  • 2篇熊冬兰
  • 1篇郑国东
  • 1篇马长乐
  • 1篇齐淑艳
  • 1篇郎赟超
  • 1篇段毅
  • 1篇涂成龙
  • 1篇赵志琦
  • 1篇李岩
  • 1篇邓莉兰
  • 1篇付伟
  • 1篇王楠
  • 1篇苏丽丽

传媒

  • 6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科学通报
  • 2篇北方园艺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地幔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幔地球化学演化意义被引量:23
1997年
近来对不同幔源包体,特别是大陆幔源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地幔氦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幔的演化历史,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海洋地幔和大陆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线索。本工作首次对中国辽宁宽甸、吉林辉南和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合其他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为我们解释中国东部大陆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徐胜刘丛强
关键词:地球化学演化地幔包体氦同位素幔源包体
坪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对高浓度臭氧的生理生态响应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近地面大气O_3浓度不断升高,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植物生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实验以我国北方常见草坪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箱(OTCs)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O_3浓度(CK,约40nmol·mol^(-1)及80和160 nmol·mol^(-1))下白三叶叶片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短期(7 d)内O_3浓度的增加使白三叶叶片出现明显可见伤害症状,叶片色素含量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2)O_3浓度升高抑制了白三叶的生长,特别是其根系的生长。80和160 nmol·mol^(-1)O_3熏蒸(14 d)使白三叶总生物量分别降低45.80%和53.12%,地下部分生物量降低61.86%和67.36%。(3)80 nmol·mol^(-1)的O_3促进了白三叶总酚的合成,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但并未能减缓其生物量的下降。而160 nmol·mol^(-1)的O_3显著抑制了白三叶抗氧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导致其生物量极显著下降,也对其造成致命的伤害。白三叶对O_3较为敏感,夏季城市近地O_3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对白三叶的生长及其坪用价值造成不利的影响。
平琴徐胜徐胜何兴元何兴元陈玮
关键词:白三叶叶绿素抗氧化酶生物量总酚
光照强度对紫斑牡丹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20年
紫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var.papaveracea)是集观赏、油用及药用价值为一体的经济作物,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相比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性,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为了解紫斑牡丹对光照的需求及适应规律,本研究以3年生紫斑牡丹幼苗为材料,模拟东北地区林下光强,研究了紫斑牡丹在4种光照强度(全光照、透光率55%、25%和15%)处理下的生理及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遮阴条件下紫斑牡丹通过提高叶片色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AQE)、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补偿点(LCP)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效率,以适应弱光环境,其中25%透光率处理的紫斑牡丹具有最高的光合性能和净光合速率(Pn),为全光照的1.58倍;在全光照处理下,紫斑牡丹叶片受到强光抑制,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P<0.05),光合作用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光合速率较低。遮阴处理时紫斑牡丹通过增大叶片比叶面积(SLA)、降低根冠比(R/S)并促进植株株高生长来获取更多的光照,其中,25%透光率处理的紫斑牡丹株高生长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和15%透光率处理,分别为二者的4.57和3.87倍。本研究表明,25%透光率是最有利于紫斑牡丹生长的理想光照条件,该结果为紫斑牡丹在东北林下的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尚三娟王义婧王楠杨吉兰徐胜何兴元徐胜
关键词:光强紫斑牡丹生理特性苗木生长
臭氧和干旱对梓树叶片色素含量和荧光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以1年生梓树幼苗为材料,研究臭氧、干旱及其交互作用对梓树叶片色素含量和荧光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梓树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在干旱处理下显著下降,在臭氧处理下无显著变化,在复合处理下干旱是叶片水分下降的主要原因。单独臭氧或干旱处理下梓树叶片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先升后降,轻度干旱可以减缓臭氧对光合色素含量的降解,但重度干旱加重了对叶片的伤害。梓树叶片的ΦPSII和Fv/Fm在轻度干旱处理下显著上升,在臭氧处理下没有显著变化,但在重度干旱处理下显著降低,臭氧和重度干旱复合处理具有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梓树叶片Fv/Fm。梓树对于高浓度臭氧和干旱都有一定的抗性,轻度干旱可以提高梓树的光合作用,但是臭氧和重度干旱对梓树光合系统协同伤害。
陶汉成马长乐徐胜
关键词:臭氧干旱梓树色素含量
臭氧浓度升高和干旱对紫丁香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近地面臭氧浓度和干旱不断加剧,共同威胁着城市树木的生长。以我国北方常见灌木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OTC)熏蒸,研究干旱(田间持水量为30%~35%)和O3(浓度为80nmol/mol)对紫丁香的光合作用和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O3处理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在O3、干旱、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在处理90d时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了6.0%、38.9%、35.1%(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60d时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5.7%、8.8%、13.1%(P<0.05),SOD活性上升,干旱提高了ABA含量,诱导气孔闭合,与O3的交互作用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减缓。在O3、干旱和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是处理60d时复合处理明显低于单因子处理。适度干旱减缓了臭氧对紫丁香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
陶汉成徐胜徐胜付伟何兴元陈玮李岩吴娴
关键词:O3干旱紫丁香复合胁迫
沈阳市城区和郊区银杏春季叶物候变化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2020年
以沈阳市常见行道树及绿化树种银杏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城区和郊区不同调查地银杏春季叶萌芽期及展叶期的物候差异及变化规律,分析银杏展叶速率与树木株高、胸径和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和臭氧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阐明城区和郊区银杏春季展叶物候变化差异及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城区银杏萌芽期及展叶物候均提前于郊区,其中城区银杏展叶始期普遍比郊区提前4~8 d。2)银杏叶面积越大,单位面积叶干质量越高,萌芽及展叶物候出现越早,展叶速率越大,其中城区青年公园银杏同期叶面积最大(22.21 cm^2),展叶速率最高(0.84 cm^2·d^-1),显著高于郊区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装备学院银杏的叶面积和展叶速率(P<0.05)。3)银杏展叶速率与树木株高、胸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和臭氧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环境温度、植物株高和胸径是影响植物春季展叶物候的主要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银杏春季展叶物候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规律。
王义婧徐胜徐胜何兴元李岩陈玮
关键词:物候银杏环境因子
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的宇宙成因核素^(36)Cl侵蚀速率被引量:2
2013年
喀斯特地区侵蚀速率是理解全球碳循环、喀斯特地貌演化以及土地利用等学科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侵蚀速率估算方法主要包括:(1)流域河水化学溶解物平衡的计算;(2)置于不同环境下的大理岩片重量损失的观测;(3)显微侵蚀测量仪对暴露地表的直接测量;(4)碳酸盐岩中石英脉的长期观测;(5)地表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36Cl(半衰期3万年)的测定.与其他方法相比,地表岩石中36Cl含量反映了104-105年尺度内的岩石暴露和侵蚀历史.
徐胜刘丛强FREEMAN Stewart郎赟超SCHNABEL Christoph涂成龙WILCKEN Klaus赵志琦
关键词:宇宙成因核素喀斯特地区侵蚀速率碳酸盐岩全球碳循环
寒温带花岗岩风化壳剥蚀速率: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的研究结果
宇宙成因核素是指来自外层宇宙空间的高能量宇宙射线粒子(包括原生和次生粒子、中子和微介子等)与地表/近地表岩石中元素间发生核反应而形成的稳定核素(3He、21Ne等)和放射性核素(10Be、14C、26Al、36Cl等)。...
崔丽峰刘丛强徐胜赵志琦刘涛泽丁虎涂成龙范百龄毛海若
关键词:化学风化土壤侵蚀
臭氧和增温对醉蝶花(Cleome spinosa)氧化伤害及抗氧化酶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开顶箱气室(OTCs)研究不同臭氧浓度(80和160 nmol·mol-1)及增温(比对照的大气温度增加2℃)对园林观赏植物醉蝶花(Cleome spinosa)氧化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160 nmol·mol-1高浓度臭氧急性熏蒸7 d后,醉蝶花叶片出现了明显的伤害症状,叶片表面呈现较大面积的漂白褪绿斑块,其他处理下无明显可见伤害症状;(2)与对照相比,高浓度臭氧(160 nmol·mol-1)处理下醉蝶花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分别显著升高175.7%、259.9%、111.4%、54.3%(P<0.05),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67%(P<0.05);臭氧浓度80 nmol·mol-1处理下,MDA含量显著升高65.5%(P<0.05),CAT活性显著下降65.9%(P<0.05),说明醉蝶花在臭氧浓度80 nmol·mol-1左右时具有较高的臭氧耐受性,而臭氧浓度160 nmol·mol-1左右时植物叶片遭受臭氧胁迫,主要通过增强POD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氧化伤害;(3)单独增温导致醉蝶花叶片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62.1%和58.1%(P<0.05),但O2-·产生速率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降低了28.8%和71.1%,POD和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别不大,可能是增温使植物自身代谢增强产生这种现象;(4)与单独臭氧处理相比(80 nmol·mol-1),臭氧(80 nmol·mol-1)增温复合处理下植物叶片CAT、POD、SOD均分别显著升高141.7%、72.1%、107.9%(P<0.05);O2-·产生速率显著下降51%(P<0.05),说明臭氧和增温复合处理使醉蝶花遭受的臭氧胁迫加剧。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应对高浓度臭氧污染的突发急性事件下的园林及城市绿化植物选择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秦子晴徐胜徐胜齐淑艳陈玮王义婧
关键词:增温醉蝶花抗氧化酶活性
高浓度臭氧对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 L.)叶片光合及抗性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以一种常见药食两用植物——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 L.)为实验材料,利用开顶箱(OTC)模拟法,研究了不同臭氧浓度(40 (CK)、80、120和160 nmol·mol-1)下薄荷叶片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120、160 nmol·mol-1浓度的O3经过14 d的熏蒸对薄荷造成了明显的伤害,叶片表面出现了大量黄褐色斑块,80 nmol·mol-1处理下则无明显的可见伤害症状;(2)处理14 d时,高浓度O3熏蒸(160 nmol·mol-1)降低了薄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30.2%、53.1%、25.7%和3.6%;(3)处理14 d时,与对照相比,高浓度O3熏蒸(160 nmol·mol-1)使得薄荷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74.6%)、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显著上升(31.0%)(P <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9.5%)及可溶性蛋白含量(20.9%)显著下降(P<0.05),表明高浓度O3导致了严重的膜脂过氧化和氧化胁迫,并且破坏了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功能;脱落酸(ABA)含量显著增加(31.0%),表明O3熏蒸显著促进了植物叶片的衰老和脱落(黄叶率增加)。因此,O3污染可能会对薄荷等芳香类植物的生长及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带来不利的影响。
王义婧李岩徐胜徐胜何兴元吴娴
关键词:光合作用生理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