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丛强

作品数:692 被引量:8,646H指数:5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4篇期刊文章
  • 123篇会议论文
  • 6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2篇天文地球
  • 20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篇农业科学
  • 31篇理学
  • 20篇生物学
  • 12篇水利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矿业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3篇同位素
  • 145篇地球化
  • 145篇地球化学
  • 61篇土壤
  • 55篇碳同位素
  • 46篇稀土
  • 41篇植物
  • 40篇稀土元素
  • 40篇矿床
  • 39篇化学特征
  • 37篇沉积物
  • 36篇污染
  • 35篇氮同位素
  • 35篇流体
  • 35篇成矿
  • 32篇地球化学特征
  • 32篇同位素组成
  • 28篇无机碳
  • 27篇生物地球
  • 27篇生物地球化学

机构

  • 677篇中国科学院
  • 7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0篇贵州大学
  • 29篇上海大学
  • 23篇南京大学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9篇天津大学
  • 18篇华南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天津师范大学
  • 13篇昆明理工大学
  • 9篇贵州师范大学
  • 9篇华侨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河南理工大学
  • 6篇云南会泽铅锌...
  • 5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百色学院
  • 4篇浙江林学院
  • 3篇东京大学

作者

  • 691篇刘丛强
  • 71篇吴沿友
  • 59篇肖化云
  • 52篇李思亮
  • 52篇王宝利
  • 45篇赵志琦
  • 37篇汪福顺
  • 37篇王中良
  • 35篇王世杰
  • 34篇郎赟超
  • 33篇张国平
  • 33篇张开艳
  • 32篇饶森
  • 31篇黄智龙
  • 27篇王仕禄
  • 27篇韩贵琳
  • 24篇杨元根
  • 24篇吴攀
  • 23篇唐红峰
  • 22篇刘莹

传媒

  • 48篇矿物学报
  • 4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8篇地球与环境
  • 34篇地球化学
  • 18篇地学前缘
  • 17篇科学通报
  • 16篇环境科学
  • 14篇第四纪研究
  • 13篇生态学杂志
  • 13篇岩石学报
  • 13篇2008年全...
  • 13篇中国矿物岩石...
  • 12篇地质地球化学
  • 1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0篇第六届全国环...
  • 9篇中国科学(D...
  • 8篇地质论评
  • 8篇大地构造与成...
  • 8篇2012年全...
  • 7篇分析化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4篇2015
  • 10篇2014
  • 20篇2013
  • 20篇2012
  • 24篇2011
  • 21篇2010
  • 33篇2009
  • 58篇2008
  • 59篇2007
  • 55篇2006
  • 59篇2005
6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5-三氯苯在土壤沉积物水体系中的吸附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以自然土壤、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3,5-三氯苯在样品上的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线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所有样品的等温线,而双区位反应模型(DRDM)适用范围有限。研究表明,三氯苯的吸附容量大小主要取决于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并且与不可提取态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梁重山党志刘丛强
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及浮游植物的变化被引量:25
2004年
对红枫湖、百花湖进行综合治理前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对水体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种群数量以及总氮、总磷、COD、硝态氮、亚硝态氮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两湖”治理后,水体的K、Na、Ca、Mg、HCO3-等化学成分含量没有明显的质的变化,总氮、总磷、COD、硝态氮等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种群数量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治理后总氮、总磷、COD、硝态氮、亚硝态氮等含量显著减小,浮游植物的种类增加较大,红枫湖的种类数是治理前的1.72倍,百花湖的种类数是治理前的1.68倍,藻类密度也大幅度地减少。治理后未发现“黑湖”和“水华”现象,说明通过对红枫湖和百花湖的综合治理,改善了水质,继续加大对湖泊的综合治理力度,将有可能使湖泊水体远离富营养化。
吴沿友李萍萍王宝利刘丛强何梅陈椽
关键词:红枫湖水环境质量富营养化
变质流体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变质流体作用是变质岩—流体体系的重要地质作用过程 ,可以通过有效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揭示。综述了变质流体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
唐红峰刘丛强
关键词:变质流体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同位素
喀斯特地区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化学组成变化与风化成土过程被引量:14
2010年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土壤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有关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的信息。所研究的土壤相对于上地壳普遍富集P和Mn,而亏损Na、K、Ca、Mg元素。与黄壤相比,石灰土具有较高含量的K、Rb和较低含量的Sr元素,同时具有较高Th/Ta,Rb/Sr比值和CIA的特征,指示两类土壤成土母质的差别和石灰土较强的风化程度。不同地区同种类型土壤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化学组成具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土壤在成土母质、风化成土过程和程度上的差异。
刘文景涂成龙郎赟超冯家毅李龙波汪齐连刘丛强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主量元素
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δ^13C值组成差异被引量:19
2008年
以喀斯特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两个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部分属性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δ13值,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土壤有机碳(SOC)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自然坡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6.3%~16.2%),δ13C值随着坡面向下逐渐降低,范围在-21.7‰^-14.3‰之间,变幅较大;撂荒坡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4.4%~7.4%,δ13C值在-21.4‰^-20.3‰之间,变幅相对较小。表明自然坡地沉积的新有机质要高于撂荒坡地,且两者δ13C值均与地表植被种类显著相关。另外,两个坡地各个地形部位的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随深度变化,反映了植物残体的输入及在土壤中分解累积特征,有助于了解坡地土壤成土过程和受到的侵蚀程度。
刘涛泽刘丛强张伟张伟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稳定碳同位素土壤有机质坡地
巢湖沉积物δ^(13)C_(org)和δ^(15)N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被引量:38
2007年
通过对巢湖2处柱状沉积物样品中δ13Corg、δ15N、C/N比值、TOC和T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近百年来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探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湖泊生产力变化和富营养化过程.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水生藻类,陆生有机质的输入量较少,但是城市污染物的输入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巢湖沉积物剖面上,δ13Corg、δ15N、TOC和TN含量变化按沉积深度可以明显划分为2个阶段:①10 cm以下,H3点δ13Corg波动在-21.74‰^-19.34‰的范围内,其余数据表现相对平缓,湖泊内的生物物种是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植物共存,2个采样点具有不同的湖泊营养化进程;②10 cm至表层段,2个剖面的δ13Corg迅速减小,δ15N、TOC和TN则是显著增大,巢湖闸的建成使得内源营养物质快速积累,湖泊初始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富营养化加剧.
周志华刘丛强李军朱兆洲
关键词:巢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沉积环境
中国西南喀斯特湖泊硫酸盐来源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硫是导致酸沉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重工业污染和矿物燃料利用过程中的排放.处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贵阳市,其酸雨污染问题一直很严重,这是由于该地区分布有较多的燃煤型火力发电厂和冬季居民的取暖用煤释放,而该地区煤中S的含量可高达20 mg/L.……
王中良刘丛强朱兆洲
关键词:湖泊硫酸盐硫同位素
一种测定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测定不同厂家生产的碳酸氢钠作为示踪剂;第二,将其分别加入到营养液中,营养液中碳酸氢钠浓度设置为10mM,pH为8.30;第三,将以上配制的溶液...
吴沿友杭红涛谢腾祥王瑞陆叶张开艳姚凯刘莹刘丛强王宝利
文献传递
同位素稀释碰撞室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鱼中痕量硒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六极杆碰撞室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和同位素稀释技术,通过对碰撞气的使用、硒氢的校正、质量偏移的校正、基体效应、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鱼肉中痕量硒的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MC-ICP-MS)准确测量方法。进而使用该方法参加了国际计量委员会物质量咨询委员会组织的国家化学计量研究院之间的比对(CCQM-P39.1&CCQM-K43),对比对样品鲑鱼中的痕量硒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是7.38±0.22(μmol/kg),与该样品的标准值7.32±0.28(μmol/kg)符合很好,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王军刘丛强逯海韦超周涛
关键词: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位素稀释鱼肉
退耕弃荒洼地土壤有机碳在生态系统转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在贵州喀斯特区域一块典型的退耕弃荒洼地中央和周边坡面采集了4个土壤剖面,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δ^13Corg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坡面不同土壤层次SOC的变化范围为6.0-92.3 mg·kg^-1,并沿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迅速降低,变化幅度远远大于洼地土壤剖面(6.3-26.7 mg·kg^-1).坡面土壤δ^13Corg介于-25.103‰和-23.666‰之间,但各剖面土层内部δ^13Corg变化趋势不一致.洼地土壤δ^13Corg介于-23.495‰和-20.809‰之间,并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δ^13Corg逐渐增加.洼地土壤剖面层次内C4-C占SOC的比例随土壤层次的加深逐渐增加,与林-农生态系统转变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反;土壤δ^13Corg与C3-C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2=0.7806,n=7),对δ^13Corg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是退耕弃荒后新加入的C3-C.
涂成龙刘丛强武永锋
关键词:洼地有机碳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