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志行

作品数:117 被引量:1,180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疫情
  • 21篇艾滋病
  • 16篇病毒
  • 12篇时间序列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8篇教学
  • 8篇肝炎
  • 8篇传染
  • 8篇传染病
  • 7篇地理信息
  • 7篇地理信息系统
  • 7篇信息系统
  • 7篇预警
  • 7篇时间序列分析
  • 7篇染病
  • 7篇高危
  • 6篇综合征
  • 6篇马尔可夫
  • 6篇马尔可夫链

机构

  • 1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42篇江苏省疾病预...
  • 18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河海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山西大学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驻马店市疾病...
  • 2篇宏芳香料(昆...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15篇彭志行
  • 36篇陈峰
  • 29篇喻荣彬
  • 17篇沈洪兵
  • 13篇于浩
  • 13篇鲍昌俊
  • 13篇赵杨
  • 12篇汪宁
  • 12篇王璐
  • 12篇胡建利
  • 11篇刘文东
  • 11篇易洪刚
  • 9篇还锡萍
  • 9篇羊海涛
  • 7篇梁祁
  • 7篇汤奋扬
  • 7篇陈鑫
  • 6篇唐少文
  • 6篇鲍倡俊
  • 5篇丁国伟

传媒

  • 14篇中国卫生统计
  • 13篇中华预防医学...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科学:数...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应用数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23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1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通过随访分析211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指标,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不同时段CD4+T淋巴细胞构成比描述,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211例在治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并随访,在不同时段内,CD4+T细胞计数水平构成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水平CD4+T细胞计数不断增高,而低水平CD4+T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并于后期稳定持续。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增加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
王庆魏洪霞姚文虎鲁佳菲郑卉马文喆彭志行喻荣彬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
传染病多阶段、多场景监测预警多样化方法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2023年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让监测和预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有效的传染病预警方法能够提高预警工作及时性和灵敏度。本文简要介绍了传染病智能预警模型,总结了新兴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方法,寻求在传染病不同流行阶段、不同暴发场景中开展多样化监测预警的可能性,提出构建传染病多阶段、多场景监测预警多样化方法体系的设想,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马宇航殷一王凯周思佳佟训靓李燕明王小莉王丽萍冯录召杨维中彭志行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
马尔可夫链模型在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文章首先介绍了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基本原理,基于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带有诸多随机因素的特点,运用马尔可夫链建立相应的动态的随机过程模型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通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的实例检验,证明了将马尔可夫链模型应用到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改进的思路。
彭志行马红霞赵杨易洪刚娄冬华于浩陈峰
关键词:医学高等教育马尔可夫链教学质量评价
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
彭志行陈峰
关键词:HIV/AIDSIMMUNODEFICIENCY动力学模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公共卫生艾滋病
IL-10基因多态性与江苏地区高危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转归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高危人群IL-10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运用Taqman—MGB技术检测264例HCV自限感染者、371例HCV持续感染者和920例对照者的IL-10—819T/C、-592A/C、-1082A/G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调整性别、年龄和高危人群种类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别与HCV感染转归无显著关联(P值均〉0.05)。进-步分层分析显示,-819T/C位点中,TC基因型使中年人、女性和有偿献血人群HCV自限感染的机会增加[调整OR值及其95%C1分别为2.160(1.163.4.011)、1.693(1.066~2.688)和4.084(1.743—9.570)],在有偿献血人群中使个体进展为持续感染的风险降低(调整OR=0-312,95%CI:0.130~0.747);CC基因型使血液透析人群HCV自限感染的机会增加(调整OR=2.120,95%CI:1.071~4.197),同时在有偿献血人群中使个体进展为持续感染的风险降低(调整OR=0.156,95%CI:0.043~0.566)。-592A/C位点中,AC基因型使中年人、女性和有偿献血人群HCV自限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调整OR值及其95%C1分别为2.176(1.173,4.037)、1.659(1.055~2.607)和3.704(1.625-8.443)],在女性中增加了HCV持续感染的风险(调整OR=1.525,95%CI:1.017~2.286),在吸毒人群中使个体进展为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调整OR=1.845和95%CI:1.122—3.034),而在有偿献血人群中使个体进展为持续感染的风险降低(调整OR=0.361,95%CI:0.155。0.841)。CC基因型增加了有偿献血人群HCV自限感染的机会,同时也使个体进展为持续感染的风险降低[调整OR值及其95%C1分别为3.125(1.016—9.605)和0.218(0.063~0.748)]。-1082A/G位点中,突变基因型AG/GG能增加有偿献血人群HCV自限感染的机会(调整OR=3.780,95%CI:1.620—8.
唐玲燕王洁喻荣彬苏静许可彭志行邓小昭丁伟良葛志军张云
关键词: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
MOOCs模式下大学图书馆服务及馆员责任
2017年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作为新型的网络教学方式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MOOCs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及图书馆员责任的定位研究,对MOOCs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湛乐彭志行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馆员角色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最有效的方法。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共有2804个治疗机构开展抗病毒治疗(ART);全国累计133524例成年患者接受ART,正在治疗106593例;累计治疗儿童2563例,正在治疗2104例。
彭志行鲁佳菲喻荣彬陈峰王岚王璐汪宁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耐药
常态化防控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发疫情研判方法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介绍研判国内自2020年6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发疫情在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及最后规模的首估法和更新法。方法在首个病例确诊后的一个迭代间隔内,首估法运用疫情重心"可能的密切接触(密接)者人数"乘以感染率得到疫情最后规模。在超过半个迭代间隔后,更新法旨在修正疫情的最后规模和结束时间。其中,未来病例数等于现有"处于医学观察者人数"乘以转化率,疫情最后规模为现有病例数与未来病例数之和。首估法和更新法均基于国内前期抗疫积累的经验参数,包括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与密接者人数确定的密接到确诊的转化率、具体疫情事件关联的感染率。首发时间的判断则依赖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束时间则假定为首例病例确诊后的28 d。结果应用首估法和更新法研判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的COVID-19新发疫情的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和感染者最后规模。根据首例病例确诊3 d内的数据,于2020年6月13日、7月19日和7月24日分别对北京市、乌鲁木齐市和大连市的新发COVID-19疫情,及时给出预判结果并将报告呈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参考。北京市新发地新发疫情已于2020年7月6日开始清零,累计确诊病例335例,清零时间比本研究预测的7月10日早4 d。结论对疫情的首发时间、结束时间及最后规模的精准研判成为疾控部门疫情早期制定相应措施的一个根本依据。本研究提供了对疫情做及时研判的可行方法。北京市将成为其他省市面对类似新发疫情的一个参考样板。
黄森忠魏凤英魏凤英彭志行靳祯王金杰张新岩张新岩
关键词:转化率感染率停时
河南驻马店市“HIV单阳”夫妻经性传播HIV的调查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夫妻阴性配偶HIV血清阳转率及HBV、HCV、梅毒感染现状。方法"HIV单阳"夫妻是指夫妻双方中只有一方呈HIV抗体阳性,另一方为阴性。收集"HIV单阳"夫妻成员HIV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他相关信息,采集夫妻中HIV阴性配偶的血标本,并检测其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结果该市现有"HIV单阳"夫妻4 301对,本次调查共采集"HIV单阳"夫妻阴性配偶血样3 842份,问卷调查3 738人。最近一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3.1%,85.9%的HIV感染者已发展为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率为77.8%。经检测有50人HIV抗体阳转,血清阳转率为0.65/100人年,抗-HCV阳性率为31.1%、梅毒阳性率为0.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4%、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率为0.8%,乙肝"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率为2.9%。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夫妻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建议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随访、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夫妻间性生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以控制HIV性传播。
葛增单多王璐高省丁国伟宋鲁平周建平何文生彭志行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乘积季节ARIMA模型在食源性疾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乘积季节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预测如东县食源性疾病发病的可行性,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食源性疾病人数建立乘积季节ARIMA模型,用2011年食源性疾病资料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用所得模型预测2012年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结果 ARIMA(0,1,1)×(0,1,1)12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的时间序列,拟合平均相对误差为2.7%,预测2012年如东县食源性疾病发病总人数为64人。结论乘积季节ARIMA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食源性疾病的时间变化趋势,并用于预测未来的食源性疾病,是一种短期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
张爱红周培申铜倩彭志行陈峰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