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大暑

作品数:137 被引量:1,02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冶金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4篇合金
  • 49篇铝合金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热压缩
  • 13篇值模拟
  • 11篇流变应力
  • 10篇热压缩变形
  • 10篇金属
  • 9篇再结晶
  • 9篇热轧
  • 9篇不锈
  • 9篇不锈钢
  • 8篇有限元
  • 8篇
  • 8篇残余应力
  • 8篇淬火
  • 7篇型材
  • 7篇时效
  • 7篇塑性
  • 7篇拉拔

机构

  • 92篇中南大学
  • 42篇中南工业大学
  • 7篇湘潭大学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邵阳高等专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4篇宁波高等专科...
  • 2篇东北轻合金有...
  • 2篇中南矿冶学院
  • 1篇长沙矿冶研究...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昆明贵金属研...
  • 1篇南方冶金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宝鸡有色金属...
  • 1篇西南铝加工厂
  • 1篇郴州职业技术...

作者

  • 137篇彭大暑
  • 45篇林高用
  • 37篇张辉
  • 21篇杨立斌
  • 15篇林启权
  • 8篇王孟君
  • 7篇朱旭霞
  • 7篇左铁镛
  • 6篇王孟君
  • 6篇陈险峰
  • 6篇娄燕
  • 6篇朱伟
  • 5篇林秀和
  • 5篇阮雪榆
  • 5篇刘浪飞
  • 5篇黄光法
  • 5篇黎祚坚
  • 5篇孟力平
  • 4篇刘昕怡
  • 4篇冯迪

传媒

  • 17篇铝加工
  • 10篇轻合金加工技...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9篇热加工工艺
  • 7篇金属热处理
  • 7篇湘潭大学自然...
  • 6篇中南矿冶学院...
  • 5篇模具技术
  • 5篇中南工业大学...
  • 5篇矿冶工程
  • 4篇锻压技术
  • 4篇材料导报
  • 3篇金属成形工艺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湖南冶金
  • 2篇湖南有色金属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94秋季中...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5篇2004
  • 10篇2003
  • 13篇2002
  • 16篇2001
  • 15篇2000
  • 6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9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182铝合金多道次热轧显微组织演变的实验模拟被引量:4
2001年
结合美国Alumax铝业公司热轧工艺规程,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对5182铝合金多道次热轧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对各道次变形后显微组织的金相及显微硬度的测定,发现该合金与1050和3003铝合金相比在热轧过程中较容易发生再结晶,再结晶是一种主要的显微组织形态,其再结晶程度可用数学模型加以定量预测。
方惠会王金海张辉彭大暑
关键词:铝合金多道次热轧再结晶显微组织
不锈钢/铝(铝合金)五层复合板复合工艺及变形规律研究
2000年
通过对不锈钢 /铝 /铝合金 /铝不锈钢五层复合板的多种复合工艺及变形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此种五层复合材料的最佳复合工艺及变形特点。
彭大暑朱旭霞袁鸽成黎祚坚朱兆华胡文涛梁惠冬李子硕
关键词:不锈钢
铝合金多道次热轧流变应力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采用 Gleeble 1 50 0热模拟机轴对称压缩试验 ,对 51 82铝合金高温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幂指数应力函数中系数 A和 β与应变关系的分析 ,以及采用平均软化法考虑前一道次变形的残余应变对后一道次变形的影响 ,建立了 51 82铝合金多道次热变形流变应力方程。
张辉彭大暑杨立斌孟力平
关键词:5182铝合金多道次热轧流变应力
道次间隔时间对7075铝合金热压缩变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在 Gleeble- 15 0 0热模拟试验机上 ,采用高温等温压缩试验 ,研究了 70 75铝合金两道次热压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热压缩变形道次间保温停歇之后 ,流变应力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 ,保温停歇时间越长 ,合金软化率越高 ;变形及停歇保持温度越高 ,合金软化越严重。
林高用张辉孟力平杨立斌彭大暑
关键词:铝合金热压缩变形软化率
形变热处理对2519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4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 2 5 19铝合金的形变热处理工艺方案 ,按设计方案进行了热处理试验和力学性能及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 ,分析了各因子对该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形变热处理明显提高了 2 5 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 ,而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有所减弱 ;形变热处理的最佳工艺为 :淬火温度 5 3 0℃ ,固溶时间 0 .5h ,变形量 15 % ,时效温度 15 0℃ ,保温时间 10h。
林启权张辉彭大暑
关键词:2519铝合金形变热处理正交试验电化学腐蚀
基于神经网络的拉深力智能化预测系统被引量:21
2000年
结合塑性力学理论、正交试验法及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精确计算杯形件拉深力的智能化预测系统。根据Hill的各向异性理论导出了新的计算杯形件拉深过程中拉深力变化的理论公式 ,并求出了最大拉深力。应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最大拉深力的影响。针对在应用BP网络时遇到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把理论公式与试验数据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智能化预测系统。
吕冬丁柯何丹农张永清阮雪榆彭大暑江勇
关键词:拉深力塑性力学正交试验人工神经网络
Cu-Al_2O_3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用Gleeble 1500型热模拟机对Cu Al2O3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300~600℃, ε≤1/s时,随着应变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迅速达到极值点后,逐步减小;变形时温度变化较小,并且变形后晶粒无粗化现象;还分析了温度及应变速率的影响。
娄燕邹湘军彭大暑王孟君
关键词:CU-AL2O3复合材料塑性变形热模拟
5182铝合金热轧再结晶模型被引量:13
2000年
在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上采用双道次热变形软化法 ,建立了 5 182铝合金热轧再结晶数学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发现 ,再结晶百分数对应变速率非常敏感 ,在一定的变形温度条件下 ,当应变速率 ε 1s-1时再结晶完成所需的时间相当短暂。此外 ,还运用再结晶百分数 保温时间 变形温度 (R t T)的关系曲线 ,提出了铝合金热轧过程显微组织演变的控制轧制技术 ,即在现有的可逆式热轧机上 ,通过控制最后道次的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和卷取前的冷却速度 。
张辉彭大暑杨立斌孟力平
关键词:铝合金热轧再结晶显微组织控制
薄壁小铝管盘拉过程游动芯头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对小规格薄壁铝管盘拉过程影响游动芯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拉伸模具的结构尺寸和摩擦条件外,道次延伸系数和△D/△S之比值对游动芯头拉伸的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彭大暑王红兵
关键词:游动芯头薄壁件铝合金管材
挤压分流模CAD用户图库的开发被引量:5
2005年
在挤压模具 CAD中利用 Auto CAD VBA开发用户图库。通过输入铝型材产品图 ,一方面直接可查找出相应的模  具图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传输型材截面几何数据进行 CAD设计。
王孟君刘琮林高用彭大暑
关键词:AUTOCADVBA铝型材图库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