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南生

作品数:122 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历史地理
  • 48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4篇手工业
  • 9篇民族
  • 8篇乡村
  • 6篇政府
  • 6篇主义
  • 6篇乡村手工业
  • 6篇联会
  • 5篇史学
  • 5篇手工业经济
  • 5篇农村
  • 5篇晚清
  • 5篇民初
  • 5篇工业经济
  • 4篇同业公会
  • 4篇民国
  • 4篇经济史
  • 3篇战争
  • 3篇织布
  • 3篇商人
  • 3篇农民

机构

  • 114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作者

  • 121篇彭南生
  • 6篇严鹏
  • 4篇邵彦涛
  • 4篇李庆宇
  • 2篇定光平
  • 2篇胡中波
  • 2篇金东
  • 2篇易仲芳
  • 2篇刘建清
  • 2篇王闯
  • 2篇张杰
  • 1篇胡启扬
  • 1篇上官定一
  • 1篇关云平
  • 1篇严昌洪
  • 1篇熊元彬
  • 1篇贾滕
  • 1篇朱英
  • 1篇洪早清
  • 1篇余涛

传媒

  • 14篇史学月刊
  • 13篇江汉论坛
  • 1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1篇江苏社会科学
  • 9篇安徽史学
  • 4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历史研究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3篇学术月刊
  • 3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经济史研...
  • 2篇浙江学刊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人文杂志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间经济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手工业经济史理论指导下,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史学界的原始工业化理论,力图将1840—1936年近百年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加以研究,从宏观上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近代手工业为什么...
彭南生
中国近代夏布业何以衰落?——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夏布输朝危机及其应对为分析视角被引量:6
2016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夏布业逐渐衰落,一个重要原因是朝鲜夏布市场的逐步丧失。这一时期夏布输朝危机与夏布业衰落相表里。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日本逐步加大征收夏布进口关税,实行人造丝等对夏布的进口替代,夏布的低廉成本与价格优势丧失殆尽,中国夏布几乎在十余年间就被逐出朝鲜市场,导致抗战前中国夏布业陷入绝境。当然,中国政府应对不力,夏布业者在生产与销售中的偷工减料、掺杂作假等非正当手段也加剧了夏布业的衰落。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的夏布业一蹶不振。
彭南生李中庆
关键词:手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被引量:4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论著数量成倍增长,伴随着正本清源,回归学术本真,经济史学界对既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同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拓宽了近代经济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时限、放归整体,未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彭南生
关键词:近代经济史学术综述回归本真
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兴起原因初探被引量:1
2000年
清末民初时期 ,华北兴起了河北高阳、宝坻、定县、山东潍县等手工棉织业经济区 ,它们的兴起既有为其它地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劣 ,手工棉织业制约因素的解除等 ,也有一些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因素 ,如技术因素 ,区域外市场的开拓 ,政府行为 ,社会倡导等等。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的兴起就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彭南生
关键词:农村
1923年上海商界的反贿选运动——以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为分析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曹锟贿选是武人政治与金钱政治结合的产物,招致全国各界的普遍反对。以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为中心的上海商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贿选运动,他们纷纷集会、通电,否认北京政府,主张国民自治,呼吁罢税惩凶,并推动上海总商会出面组织民治委员会。上海总商会将民治委员会严格控制在大商人层面上,导致了"民治"即"商治"的局限性,增加了上海商界内部大商人与中、下层商人之间的分歧,严重削弱了反贿选运动的力量。反贿选运动是五四运动以来上海商人国民责任意识的一次实践和寻求国民自治的一次尝试,表明了上海商界与北京政府的进一步疏离,也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解商人阶级提供了一个实例。
彭南生
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被引量:12
2005年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农家经营模式①的变动进行归类分析,认为“耕织结合”的传统模式主要呈现出四种变化:(1)以农业为主,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为辅;(2)以市场导向的手工业生产为主、以农业为辅;(3)纯农业经营户;(4)纯手工业经营户。从总体上看,前两种模式变动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农业经营户和纯粹的手工业经营户在近代农村并不具有规模意义。因此,“农工结合”始终是近代农家最主要的经营模式。但是,结合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它既可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可能是面向市场的商品经济,关键取决于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性质。在“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中,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家庭手工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维生型与唯利型。站在农村工业化的角度看,唯利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但是,近代中国的农情决定了维生型的农工结合的经营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彭南生
关键词:农户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被引量:11
2010年
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思想的重要连接点。费孝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针对区域差距所提出的对策亦是以其乡村工业化思想为依归的。
彭南生金东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小城镇
近代城市社会管理中的市民参与--以民国汉口保安公益会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汉口保安公益会是近代汉口成立最早、最为规范的民间团体之一,在汉口城市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它以公共利益为诉求并兼顾私人需求的特点,严格自律,强化规章制度,增强会员联系,培育成员一体感,表彰成员功绩,树德立范,获得了市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领域。在参与过程中,市民的公共需求和特殊利益得到了实现,参与者的"搭便车"行为则通过团体内部的制度建构得到了监督,从而有效地搭建起了近代城市社会管理中市民参与的动力机制与团体内部的监督机制,为当今城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
彭南生胡启扬
关键词:市民参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事业与农村经济——以河南省为个案的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衰微。为了挽救农村危机,合作运动应运而生。河南合作事业在政府的主导下,采取优先推广策略,形成了以陇海、平汉交叉的"十"字型布局,离铁路沿线越近,合作社分布越密集,越远则越少。随着合作贷款的下发,对于缓解农村金融、维持农民生活、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虽然合作事业在推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毕竟开启了政府救济农村的进程,这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民政府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彭南生王闯
关键词:农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造丝对华丝的影响及政府应对被引量:2
2019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人造丝业迅速崛起,作为蚕丝替代品的人造丝与蚕丝存在竞争关系。经济危机发生后,人造丝以其价格优势进一步挤压了蚕丝的国际市场是导致华丝输出衰落的原因之一。而随着人造丝在华输入,并成为丝织业原料,华丝的国内市场也受到人造丝的侵蚀。地方政府及实行关税自主的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征收人造丝捐税及提高人造丝进口税,以保护蚕丝业,却加重了丝织业的负担,并刺激了人造丝偷运走私的盛行,保护蚕丝的成效不彰。人造丝与华丝的相互关系,及其反映出的中国传统土产在近代西方产业革命催生的人造物料兴起的背景下所面临的复杂生存境况,为揭示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的转型与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彭南生李庆宇
关键词:人造丝蚕丝进口税传统经济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