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川
-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管理”对“育人”的僭越——一则哈佛案例引发的思考
- 2012年
-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名为“用规则看守孩子”。故事大意如下:哈佛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尽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 张鲁川
- 关键词:僭越重大事故图书馆故事
- 以“得”育“德”:基于道德本义的思考
- 2013年
- 近年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断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学校也在德育方面注入了更多的精力,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多样的德育活动,力求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毋庸讳言,当前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依然不高。在对基层班主任的培训和座谈中,笔者常常问及班主任和校领导对于道德和德育的理解,但大多认为道德就是各种规则、规范;德育就是通过管理和活动让学生认识并遵守这些规范。囿于理念上的偏差,我们学校的德育越加强,离道德的本义就越远。
- 张鲁川
- 关键词:道德行为德育目标本义道德理想道德价值
- 教学中的伦理被引量:3
- 2003年
- 教师的行为往往涉及一些两难的伦理问题.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纽约Cornell大学教育哲学专家肯尼思教授借助教学中几个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对此进行了剖析.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在理性上思考、把握日常教学中这些伦理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 张鲁川韩文清
- 关键词:伦理问题教学案例课堂教学
- 让中小学主题班会回归本原——兼与丁如许老师商榷被引量:5
- 2011年
- 江晓原教授最近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我们以前的思维习惯,是只关注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把根本问题忽略不管。"我们中小学的主题班会(以下简称"班会")也是如此。经常会听到班主任埋怨:"班会到底以学生为主,
- 张鲁川
- 关键词:主题班会老师思维习惯
- 试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环节——以“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根据某一方面的道德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实际,按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设计并组织实施的,能促进学生获得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认同道德价值和实践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内外活动的组合。它是中小学常用的一种有效德育形式。
- 张鲁川
-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道德要求道德发展道德知识道德情感
- 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制度的“有为”与“无为”
- 2015年
- 在教育行政化背景下,学校是作为一个行政组织而存在的,因此,需要通过管理开展教育教学,而制度是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手段。目前,德育在学校还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目的和思想弥散在各项工作中,而只是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如学校设置政教处,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设定专属的活动时间,
- 张鲁川
-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教育行政化德育工作者行政组织
- 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上海开始在高中推行"走班制",就是为了应对高考"3+3"中后一个"3"的选课需要而形成的"教学走班"。而媒体对于北京十一中"行政班消失、取消班主任"做法的过度宣传和教育界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走班制"将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的判断,
- 张鲁川
- 关键词:本体价值高考制度公民意识教育科任教师合格公民
- 班主任的坚守与智慧被引量:1
- 2013年
- 正遇到难题时,我们常常习惯于问"怎么办",而比较专业的做法是先问"为什么"。案例中该生的做法其实是一个表征问题。如果进行溯源性分析的话,其根源问题是德育理念的偏差,是在班级和学校德育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你再不跑就扣分了!'检评的学生冲他喊,看来检评员也早已经注意到他了。"从这句话。
- 张鲁川
- 关键词:德育理念班级管理
- 英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鉴于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面临着师资匮乏等一些现实困难和矛盾,同时,也考虑到英语在我国属于外语“学习”范畴而非第二语言“习得”范畴,要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立足于英语课堂教学以及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据此,提出一个吸取了双语教学“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优点,但较之更为现实的“英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 韩文清张鲁川
- 关键词:英语教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学科整合教学方法
- 重建基于教育信仰的师德观被引量:2
- 2007年
- 我们为什么而进行教育?思考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一种使命感,如果不能坚持一种教师的独立思想和知识分子操守,我们的思想就必定是苍白和无力的。就不可能有感召力和感染力。这种使命感,就源于我们对于日渐消逝的"人"的焦虑,源于对物欲与技术统治下人的呻吟的谛听与同情,源于我们对于灵魂安顿与终极关怀的诉求。而这种操守是只能建立在我们对教育的信仰之上的。教师应该树立基于"育人"这一教育信仰之上的师德观。
- 张鲁川
- 关键词:行为世范《师说》培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