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舒予

作品数:201 被引量:1,46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3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1篇教育
  • 68篇视觉
  • 33篇课程
  • 32篇文化
  • 31篇媒介素养
  • 30篇视觉文化
  • 28篇教学
  • 27篇媒介
  • 22篇视觉素养
  • 20篇远程教育
  • 19篇信息技术
  • 18篇素养教育
  • 14篇媒体
  • 14篇教育技术
  • 13篇媒介素养教育
  • 12篇信息技术教育
  • 12篇知识
  • 10篇视觉文化与媒...
  • 9篇共享
  • 8篇网络

机构

  • 172篇南京师范大学
  • 5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0篇淮南师范学院
  • 7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南京邮电大学
  • 3篇佛山科学技术...
  • 3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工贸职业...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武汉商业服务...
  • 2篇宿州职业技术...
  • 2篇安徽城市管理...
  • 2篇江苏开放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蚌埠学院
  • 1篇池州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作者

  • 198篇张舒予
  • 15篇赵丽
  • 12篇朱永海
  • 11篇赵慧臣
  • 11篇肖婉
  • 8篇周灵
  • 7篇刘和海
  • 7篇施勇
  • 7篇吴文涛
  • 6篇沈书生
  • 6篇申灵灵
  • 6篇白倩
  • 5篇聂竹明
  • 5篇姜淑慧
  • 4篇杜华
  • 4篇王帆
  • 3篇蔡冠群
  • 3篇朱静秋
  • 3篇李起斌
  • 3篇卢锋

传媒

  • 31篇电化教育研究
  • 29篇现代远距离教...
  • 17篇中国电化教育
  • 16篇远程教育杂志
  • 12篇现代教育技术
  • 5篇高等理科教育
  • 5篇中小学电教(...
  • 5篇信息技术教育
  • 4篇比较教育研究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江苏广播电视...
  • 3篇东南传播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中小学信息技...
  • 2篇中国远程教育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新闻战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6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3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 14篇2003
  • 4篇2002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觉文化“四因说”对教育资源开发者的启示被引量:3
2011年
笔者以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本因、物因、动因、极因)为理论依据,借鉴康德提出的关于理性的四大基本问题(人是什么、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和我可以希望什么),提出了关于视觉文化的四大基本问题(视觉文化是什么、视觉文化能做什么、视觉文化应当做什么和可以希望视觉文化做什么),并进一步探讨视觉文化的本质,提出视觉文化"四因说",从视觉文化的本因、物因、动因、极因四个方面分别阐释其对教育资源开发者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内容定位"、"媒介定位"、"自我定位"及"目标定位"四方面的启示作用。
姜淑慧张舒予
关键词:视觉文化四因说
雷默·克哈德的知识可视化框架解析与应用
知识可视化是信息时代促进知识创造和传递的有效方法。知识可视化框架用于解决为什么进行知识可视化、对什么类型的知识进行可视化、用什么方法进行可视化以及针对哪些受众传递可视化知识四个主要问题,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知识可视化的理论...
申灵灵张舒予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
文献传递
从共享到共生: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演进与实践策略被引量:16
2012年
"从共享到共生"的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是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在多年国家精品课程教学与专题网站建设的实践中凝练的学术命题,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生",再到"知识共生",最后逐渐形成一种"共生文化"。强调知识建构的本质是社会知识增值,而个体学习是知识建构的一个"副产品",知识的社会增值也是个体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体现。借助于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知识建构,既可以克服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构建的"无知识内容抓手(无内容)"整合,又可以克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无技术环境支撑(无技术支撑)",成为切实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形式;同时,借助于专题学习网站搭建"组织记忆"的团队学习,实现跨时空"从共享到共生";显现出了人—技术—内容之间的整合以及资源库的增长机制,知识的增长、积累与创新机制和互动机制与共生关系。最后,阐述了"从共享到共生"的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的七个基本内涵,也即实践推进"从共享到共生"的推进策略。
朱永海张舒予
关键词:共享知识建构专题学习网站组织记忆团队学习
再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被引量:5
2000年
信息网络具有两重性:它带给人类的除了强大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具有不可忽略的负面效应。本文就网上“信息流的增长’与不同阶层民众之间“知识沟的扩大”与网上民族文化的融汇交流与文化沙文主义的潜在暗流两个方面对信息网络的两重性进行了论述,以发挥它的正面功用,减小它的负面效应。
张舒予
关键词:信息网络两重性计算机网络电化教育
关注视觉素养 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被引量:2
2008年
当读图时代来临,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主流形态而为人们耳濡目染之时,“观看”,就不再是个简单的行为,而有着耐人寻味的丰富内蕴。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关注视觉素养这样一个问题。
张舒予
关键词:视觉文化读图教育工作者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2020年
池田大作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社会活动家及作家。在池田大作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沐浴着佛光,充满着朝气,聚集着正气,作为一股清流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在众多的诗歌作品中,能够看出池田大作的慈爱,悲悯之心。
苗伍君张舒予
关键词:池田大作诗歌佛教
基于Kano模型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建立有效的MOOC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供基于学习者需求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当下MOOC研究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将MOOC学习支持服务界定为技术支持、资源支持、人员支持、情感支持以及评价支持,并以MOOC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Kano模型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以国内MOOC平台上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开展“MOOC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调查”。研究表明,Kano模型下MOOC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需求主要分为魅力需求、必备需求和一维需求等三大类。基于此,尝试从这三类需求出发,提出MOOC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策略:以必备需求为基础,满足学习者基本需求;以魅力需求为核心,增加MOOC产品推广亮点;以一维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习者满意度。
白倩张舒予沈书生
关键词:KANO模型学习支持服务
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热点与实践对策——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的量化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使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Ⅲ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网络欺凌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热点包括:网络欺凌的本质和形式、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的比较、网络欺凌的发生率、危害、成因等。根据内容分析进一步追踪国外网络欺凌的实践对策,主要包括开设教育课程、提供家校培训、推广社会活动、进行心理援助、技术处理、法律监管、跨区域合作等七个方面。
肖婉张舒予
关键词:知识图谱
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建构策略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被引量:8
2018年
随着在线课程的迅速发展,其教学效果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线课程资源是网络环境下联结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重要媒介,也是影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研究视角,先后分析了在线课程资源的理解需求和理解现状之间的现实矛盾,指出建设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并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理解的在线课程资源建构策略。文章阐明应从理解发生的起点、过程和归宿——"偏见表达""视域融合"和"应用生成"三方面建构在线课程资源,并依据哲学解释学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关系提出在线教学中"学习者—资源—他者"间的三维对话关系,帮助学生加强对资源知识的理解,为我国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孙田琳子沈书生张舒予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学习者教学者
从共享到共生:基于视觉文化网站BBS的知识建构转型
文章通过探究学习者基于视觉文化网站BBS 知识建构的转型演变过程:由个体知识分享到群体协作共享再到知识共生,从而为e-learning 环境下知识建构的转型提供了参考,即在个体间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一种长效的、群...
张焕张舒予
关键词:共享知识建构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