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凌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养殖
  • 3篇夏季
  • 2篇鳃病
  • 2篇石斑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养殖
  • 2篇网箱
  • 2篇网箱养殖
  • 2篇烂鳃
  • 2篇烂鳃病
  • 2篇丰度
  • 2篇宝石斑
  • 2篇病害
  • 2篇病害防治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动物多样性
  • 1篇断面
  • 1篇养殖试验
  • 1篇药物治疗
  • 1篇野外

机构

  • 11篇烟台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 1篇青岛国电蓝德...

作者

  • 11篇张晓凌
  • 7篇韩茂森
  • 4篇郭学武
  • 3篇梁振林
  • 3篇张岩松
  • 3篇章飞军
  • 3篇束蕴芳
  • 2篇邢玉杰
  • 1篇唐启升
  • 1篇陈家鑫
  • 1篇万瑞景
  • 1篇姜言伟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水产
  • 1篇Curren...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北京水产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季黄海一断面底边界层动物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20 0 2年 8月 4日在黄海从青岛至济州岛断面的 4个站位上 ,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昼夜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底边界层动物 32种 ,其中桡足类 19种 ,端足类 3种 ,涟虫 3种 ,糠虾 2种 ,毛颚类 2种 ,枝角类 2种 ,磷虾 1种 ,可划分为中型浮游动物、大型浮游动物和超底栖动物三个生物类群。主要种类有尖额真猛水蚤 (Euterpinaacutifrons)、挪威小毛猛水蚤 (Microsetellanorvegica)、戴氏猛水蚤 (Danielsseniasp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和双刺纺缍水蚤 (Acartiabifilosa)等。超底栖动物和中型浮游动物是两个主要类群。此外 ,桡足类幼体 (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也是底边界层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性分析显示 :底边界层动物在 4个调查站位的均匀度 (d)皆较高 (0 .72 8- 0 .915 ) ,但种类较少 (19- 33) ,故多样性指数 (H′)较低 (2 .2 4 8-2 .82 7)。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 ,中型浮游动物次之 ,大型浮游动物较低。各类群的多样性指数在白天和夜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底边界层动物的丰度在细砂底质环境的 1 3站最低 ,在其他 3个具有粉砂 粘土底质环境的站位皆较高。通过聚类分析 ,可将这两种底质环境上的底边界层动物在 2 6 .6 %相似性?
章飞军张岩松张晓凌郭学武梁振林
关键词:动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
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与丰度被引量:3
2004年
20 0 2年 8月沿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黄海的 4个站位上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主要类群是浅海底动物和中型浮游动物 ,种类丰度的昼夜差异不显著。主要种类有尖额谐猛水蚤 (Euterpinaacutifrons)、挪威小毛猛水蚤 (Microsetellanorvegica)、戴氏猛水蚤 (Danielsseniasp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和双刺纺缍水蚤 (Acartiabifilosa)等。底边界层动物的丰度 ,在细砂底质环境的站位最低 ,在具有粉砂 黏土底质环境的站位皆较高。通过聚类分析 ,可将这两种底质环境上的底边界层动物在 2 6 5 5 %相似性水平上分为两个类型。BIOENV分析表明 ,水深、底层水温及底质类型是影响海洋底边界层动物种类组成与丰度的重要因子。
章飞军张岩松张岩松郭学武张晓凌郭学武
关键词:生物类群丰度夏季
宝石斑鱼的形态特征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解剖活体宝石斑鱼 30尾 ,观察并记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宝石斑鱼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体躯厚而扁圆 ,鱼体呈纺锤形 ,头背部眼后微凹 ,体高约为体长的 1/2。上下颌具一行排列细密的尖齿 ,后鼻孔呈横向短裂孔。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联 ,中间无缺刻 ,生有 14枚棘。鱼体上半部淡蓝绿色 ,腹部色白 ,鱼体两侧不规则的布有近圆形的大斑块及小斑块。胃发达呈“Y”型 ,幽门盲囊 2 0~ 2 4个 (有的末端具分叉 ) ,肠管长 ,为体长的 3~ 3 5倍。胆囊长棒卵形 ,生殖腺细长紧贴于鳔腹面。
张晓凌张艳花韩茂森
关键词:宝石斑鱼体色
入世与水产养殖检疫的思考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阐述了即将加入WTO后水产养殖检疫的现状,及其相关的病害防治重要性,要不失时机的使我国检疫工作适应入世形势的需求。
韩茂森张晓凌邢玉杰邢清华束蕴芳
关键词:入世水产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健康养殖
网箱养殖镜鲤烂鳃病防治试验
2002年
张晓凌邢玉杰韩茂森
关键词:镜鲤烂鳃病网箱鱼
鲆鲽类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
2002年
韩茂森张晓凌束蕴芳朱龙陈家鑫
关键词:鲆鲽类疾病养殖
网箱养殖建鲤烂鳃病的防治研究
本文就近年来网箱养殖建鲤烂鳃病的症状、药物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就建鲤烂鳃病的诱发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韩茂森张晓凌邢玉洁邢庆华
关键词:网箱养殖建鲤烂鳃病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关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被引量:6
2000年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致使生态环境超负荷运转 ,将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养殖是项系统工程 ,同样必须求得社会、生态、经济三个子系统的协调同步发展 。
韩茂森张晓凌束蕴芳
关键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宝石斑引种养殖试验被引量:3
2002年
韩茂森张晓凌宋立勋张艳花李庆勇
关键词:宝石斑养殖试验种源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评估鱼类的日摄食量被引量:4
2004年
基于海洋渔业资源常规调查和河口定置网取样资料 ,将调查期间同一鱼种各取样时刻的消化道 (或胃 )内含物量视为发生在 2 4小时内的同一样本空间的不同事件 ,根据消化道内含物的变动确定鱼类的不摄食时段以计算排空率。为定量早期幼鱼及消化系统复杂的鱼类消化道内含物重量 ,建立了空消化道重 (EDW ) -体长(BL) -体重 (BW )经验关系式 ,即EDW =α BWBLβ+δ。应用Eggers模型或Elliott Persson模型对日摄食量进行评估。研究获得以下鱼类的日摄食量 (约占体重百分比 ) :渤海大面调查所获幼鱼 ,蓝点马鲛 (Scomberomorusniphonius,16 0 1± 1 96cm ,3 0 95± 12 3 2 g ,n =159) 13 5%、黄鲫 (Setipinnataty ,7 2 6± 1 99cm ,2 89±4 0 8g ,n =2 3 9) 15%、小黄鱼 (Pseudosciaenapolyactis ,6 84± 1 41cm ,6 94± 4 0 7g ,n =2 72 ) 13 5% ,斑(Konosiruspunctatus ,9 49± 0 91cm ,10 0 8± 3 2 8g ,n =10 7) 110 % ;河口定置网所获早期幼鱼 ,斑 (1 77± 0 2 1cm ,0 0 4± 0 0 2g ,n =50 5) 40 % ,黄鳍刺虎鱼 (Acanthogobiusflavimanus ,1 82± 0 16cm ,0 0 6±0 0 1g ,n =93 0 ) 15%
郭学武张晓凌万瑞景姜言伟唐启升
关键词:海洋鱼类日摄食量经验公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