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4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手术
  • 13篇疗效
  • 11篇腰椎
  • 10篇细胞
  • 10篇细胞瘤
  • 9篇肿瘤
  • 9篇骨肿瘤
  • 8篇肉瘤
  • 8篇巨细胞
  • 8篇巨细胞瘤
  • 8篇骨巨细胞瘤
  • 7篇手术方式
  • 7篇手术方式选择
  • 7篇唑来膦酸
  • 7篇疗效分析
  • 7篇临床疗效
  • 7篇假体
  • 7篇骨盆
  • 5篇融合术
  • 5篇软骨

机构

  • 48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8篇张斌
  • 34篇段宏
  • 33篇屠重棋
  • 31篇任程
  • 29篇闵理
  • 17篇张闻力
  • 13篇熊燕
  • 10篇孔清泉
  • 10篇裴福兴
  • 8篇冯品
  • 5篇杨红胜
  • 5篇邹昌
  • 3篇高峰
  • 2篇甘彦峰
  • 2篇李浪
  • 2篇吕超亮
  • 2篇李强
  • 2篇魏宏
  • 2篇黄奇
  • 1篇卢春燕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第十三届亚洲...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关节融合术治疗膝关节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和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Campanacci Ⅲ级或复发的骨巨细胞瘤且今后需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为纳入标准,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
段宏闵理吕超亮张斌任程张闻力屠重棋裴福兴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异体骨膝关节
骨盆软骨肉瘤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盆软骨肉瘤不同手术方式,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5年6月华西医院骨科共收治骨盆软骨肉瘤并有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共41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16-84岁,平均46.5...
段宏熊燕郎赟任程张斌闵理屠重棋
关键词:骨盆软骨肉瘤假体
青少年长骨软骨母细胞瘤手术对骺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少年长管状骨骨端的软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对后期骺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4年5月-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青少年长骨软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时年龄为8-15岁,平均为12岁;病灶部位:胫骨近端8例,...
段宏张斌任程闵理张闻力屠重棋
关键词:青少年长骨软骨母细胞瘤骺板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短期疗效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我科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18~49岁,平均28.6岁。27例有明确腰部外伤史。其中L_(4~5) 21例,L_5~S_1 33例。单独位于L_4椎体后下缘5例,L5椎体后上缘14例,L_5椎体后下缘7例,S_1后上缘24例,位于L_4后下缘及L_5后上缘2例,位于L_5后下缘及S_1后上缘2例。突出骨块位置单独位于中央椎管区13例,位于中央椎管区+侧方椎管区23例,单独位于侧方椎管18例。均采用症状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去除部分或全部骨块。术后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中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5~100 min,术中透视3~15次,术中出血量约10~50 ml。术后影像学提示减压彻底,部分切除14例,完全切除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45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6.2%。结论经皮内镜治疗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效果较好,同时结合中央椎管及侧隐窝功能分型,可以进一步指导手术方案,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冯品张斌刘俊麟马俊松孔清泉
关键词:腰椎脊柱疾病
纳米人工颗粒骨修复下肢长骨大块良性骨缺损67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估活性多孔纳米复合人工颗粒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颗粒骨修复下肢承重骨大块良性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
段宏任程张闻力闵理张斌屠重棋裴福兴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良性骨肿瘤植骨术
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技术利弊分析及趋势展望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对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技术利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各种技术优缺点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比较,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及术后出血更少、早期腰部疼痛改善更明显,且远期临床疗效、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学习曲线较长。单边双通道及大通道内镜下融合的手术时间接近于MISTLIF,但小通道内镜下融合的手术时间长于MIS-TLIF。结论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好的优点,但学习曲线较长,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循序开展该技术。随着各种镜下融合技术不断发展并相互补充,该技术将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张斌孔清泉孔清泉
关键词:经皮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微创技术
骨盆转移瘤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盆转移瘤不同手术方式,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共收治骨盆转移瘤并有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共25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6-84岁,平均58.5岁.根据骨盆...
段宏熊燕郎赟任程张斌闵理屠重棋
关键词:骨盆转移瘤骨水泥碘125粒子假体
大段同种异体骨段移植膝关节融合术治疗膝周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膝关节融合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Campanacci GradeⅢ级或复发的骨巨细胞瘤且今后需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为纳入标准,均采用瘤段广泛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膝关...
段宏闵理张晖吕超亮张斌杨洪胜邹昌屠重棋裴福兴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异体骨膝关节
文献传递
肢体骨肉瘤患者截肢与保肢的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肢体骨肉瘤患者行截肢与保肢手术后的生存情况、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2000年1月到2012年1月,回顾性分析于我科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147例肢体骨肉瘤患者.其中82例行保肢术,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1...
郎赟屠重棋张斌任程熊燕周勇张闻力闵理段宏
关键词:骨肉瘤保肢截肢预后分析
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术期失血量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22年
目的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单节段单侧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16例行单节段单侧MIS-TLIF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low-dose,LD)组(39例)、高剂量(high-dose,HD)组(39例)、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PC)组(38例)。其中LD、HD组分别于全身麻醉后切皮前30 min给予患者静脉滴注TXA20 mg/kg和50 mg/kg,PC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3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及术前血液学检查指标[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术中失血量(introperative blood loss,IBL)、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总失血量(total blood loss,TBL)、隐性失血量(hidden blood loss,HBL)、输血情况,术后第1天血液学检查指标,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D、HD、PC组分别有3、2、4例患者行自体血回输,3组均无同种异体血输血患者。3组间IBL、术后引流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D组TBL、HBL和HGB下降值均明显低于PC组,HD组TBL、HBL明显低于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和HD组间HGB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LD、HD组D-dimer显著低于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和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
张东风吴小东孔清泉王玉张斌冯品伍椰郭川李韦龙
关键词:氨甲环酸失血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