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疼痛增强脊髓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时脊髓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组(DM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30。DM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0 mg/kg)诱导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C组则注射等剂量的溶剂。于注射STZ前、注射STZ后2、7、14、21、28 d(T1~6)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糖;于T1、T3~6时用von Frey丝测定50%缩足反应阈值(PWT)并测量大鼠体质量;分别于T1、T3~6时处死各组6只大鼠,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nNOS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大鼠注射STZ后血糖显著增高(P〈0.01),体质量逐渐下降(P〈0.05);DM组大鼠于T4~6时PWT明显低于C组(P〈0.05);DM组大鼠脊髓的nNOS的表达于T4~6时明显较C组增强(P〈0.05);DM组大鼠脊髓nNOS的表达与其PWT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NOS表达增强,可能参与其疼痛的形成。
- 赵伟成廖美娟张文璇王汉兵刘洪珍杨承祥张斌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痛脊髓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高频通气在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高频通气在诊断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88例拟行诊断性纤支镜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适度镇静组(PF组,n=42)和高频通气靶控输注组(PRH组,n=46),PF组静注芬太尼50μg及丙泊酚1.5mg/kg,术中根据患者意识、体动和咳嗽情况每次静注丙泊酚20mg,PRH组静脉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分别为4μg/ml和4ng/ml,并行高频通气,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观察记录患者的SpO2、MAP、HR、咳嗽评分、动脉血PCO2、纤支镜检查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PF组平均SpO2、最低SpO2均明显低于PRH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RH组(P<0.01)。于术前即刻、到达隆突时PF组MAP显著高于,HR明显快于PRH组(P<0.01)。PF组咳嗽评分明显高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PRH组(P<0.05或P<0.01);PF组纤支镜检查时间明显长于PRH组(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高频通气应用于诊断性纤支镜术安全有效,与常规适度镇静相比,可减少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降低咳嗽评分,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张斌王汉兵罗昌辉何万有林森刘洪珍杨承祥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高频通气靶控输注
- 脊髓一氧化氮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痛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脊髓一氧化氮(NO)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月龄,体重180 ~ 200 g,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注射STZ后2d血糖> 16.7 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糖尿病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n=10):糖尿病组(DM组)和一氧化氮合酶非特异性抑制剂NG-硝酸-左旋精氨酸(L-NAME)组(LN组),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LN组于注射STZ后21 d腹腔注射L-NAME 10 mg/kg,1次/d,连续7d.分别于注射STZ前、注射STZ后7、14、21、28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检测NO含量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M组和LN组注射STZ后14、21、28 d时PWT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和nNOS表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LN组注射STZ后28 d时PWT升高,脊髓组织NO含量和nNOS表达降低(P<0.05).结论 脊髓NO参与了大鼠糖尿病神经痛的维持,其机制与nNOS功能增强有关.
- 赵伟成廖美娟杨承祥王汉兵何万友刘洪珍张斌
- 关键词:一氧化氮脊髓糖尿病神经痛
- 脊髓背角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β在大鼠关节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与辣椒素受体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脊髓背角神经元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p110β在大鼠关节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辣椒素受体(TRPV1)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的关系。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3月龄,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关节炎性痛组(AP组)、AP+PI3Kp110β错义寡核苷酸组(MS组)和AP+P13Kp110β反义寡核苷酸组(AS组)。采用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关节炎性痛模型,模型制备后即刻AP组、MS组、AS组分别经鞘内注射生理盐水、错义寡核苷酸15μg和反义寡核苷酸15μg,容量20μ1,1次,d,连续6d。于术前1d、术后4、7、10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术后10d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P13Kp110β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TRPV1和ASIC1a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P组、MS组和As组术后各时点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神经元P13Kp110β、TRPV1和ASIC1a表达上调(P〈0.01);与AP组和MS组比较,As组术后各时点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神经元P13Kp110β、TRPV1和ASIC1a表达下调(P〈0.01)。结论脊髓背角神经元P13Kp110β参与大鼠关节炎性痛的形成,其机制与上调脊髓背角神经元TRPV1和ASIC1a的表达有关。
- 张亚军杨承祥王汉兵张斌项红兵田玉科
- 关键词:1-磷脂酰肌醇3-激酶关节炎辣椒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