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恒

作品数:58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尿道
  • 12篇前列腺
  • 9篇尿管
  • 7篇输尿管
  • 7篇外科
  • 7篇膀胱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细胞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细胞
  • 5篇星形
  • 5篇星形胶质
  • 5篇星形胶质细胞
  • 5篇后尿道
  • 4篇带教
  • 4篇带教体会
  • 4篇引流
  • 4篇输尿管镜
  • 4篇疼痛

机构

  • 5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7篇张恒
  • 28篇周占松
  • 24篇沈文浩
  • 19篇李为兵
  • 17篇卢根生
  • 17篇鄢俊安
  • 16篇王永权
  • 14篇宋波
  • 13篇熊恩庆
  • 12篇陈志文
  • 12篇郑霁
  • 11篇季惠翔
  • 11篇刘丽梅
  • 9篇李龙坤
  • 9篇潘进洪
  • 8篇杨忠
  • 7篇李新
  • 6篇吴小军
  • 5篇方强
  • 4篇何鹏

传媒

  • 13篇局解手术学杂...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微创泌尿外科...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道下裂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尿道下裂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导管,所述引流导管的管壁设置有连通管内腔与管外侧的导流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引流导管上设置有导流孔,使得倒流效果更好,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固定带,可以避免由于捆绑造成尿管及引...
张恒黄金山杨建国
文献传递
男性创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男性创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9例诊断为创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2例Ⅰ期行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57例行带血管蒂阴囊皮瓣后尿道成形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5min(90~140ra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5ml(100~300m1)。无一例需术中输血。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12~24个月),422例行尿道吻合术的患者中,386例排尿通畅,36例排尿不畅的患者中,再次行排泄性尿道造影提示2l例是因为吻合口瓣膜形成,15例因局部存在狭窄环,行尿道瓣膜切除或狭窄环内切开术,术后恢复良好。57例行后尿道成形术患者中,45例排尿通畅;9例患者出现前尿道与皮管吻合口狭窄,其中4例行尿道扩张后好转,5例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后好转;3例出现皮管与后尿道或膀胱颈吻合口狭窄,其中1例经尿道扩张后好转,2例行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后好转。结论Ⅰ期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是治疗创伤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主要方法,病情不允许时可行后尿道成形术。
沈文浩张恒李新鄢俊安李为兵卢根生陈志文周占松宋波金锡御熊恩庆
关键词:创伤后尿道狭窄手术
后尿道直针吻合术用尿道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后尿道直针吻合术用的尿道缝合针,无须切开膀胱,无须用手指在膀胱内引导出针,所述后尿道直针吻合术用尿道缝合针,系由尿道缝合针外鞘、尿道缝合针内芯和尿道缝合针带钩针组成,所述尿道缝合针...
张恒熊恩庆
文献传递
舍曲林单用与龙鹿胶囊合用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舍曲林单用与龙鹿胶囊合用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1例,口服舍曲林,50mg,1次/日。试验组115例,口服舍曲林,50mg,1次/日,龙鹿胶囊,3粒,口服,3次/日。连续治疗3个月,对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及副作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性欲减退3例(2.7%),阴茎勃起功能彰碍(ED)2例(1.8%)。试验组没有出现性欲减退及ED。结论龙鹿胶囊与舍曲林合用治疗原发性早泄较单用舍曲林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可避免舍曲林副作用。
吴小军周占松沈文浩张恒何鹏李为兵卢根生陈志文
关键词:舍曲林原发性早泄副作用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和拔管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厚勇邓建平张恒王永权李龙坤
关键词:双J管留置时间拔管方法
一种改良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1月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176例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单侧9(7~16) min,双侧14(11~21) min.除切口外,术中几乎没有失血.无严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41(36~4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的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具有创伤小、伤口美观的优点,远期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沈文浩张恒周占松卢根生季惠翔潘进洪
关键词: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微创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致肾积水35例诊治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导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5例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患者通过行排泄性尿道造影、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超声、静脉肾孟造影及尿路造影(MRU)等检查后确诊。分别对狭窄距尿道口小于1 cm患者行尿道外口切开及外翻缝合;对长度大于1 cm患者行狭窄段尿道剖开及二期成形尿道;皮瓣成形尿道与原尿道吻合处重度狭窄患者行狭窄段切除后再端端吻合;轻度狭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输尿管明显扩张返流者行抗返流再植术;膀胱容量小于100 mL的患者行膀胱扩大术。结果 20例患者肾脏轻中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小梁增生;9例患者肾脏中重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大量的小梁增生,隐窝形成。5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2例重新手术,3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其余30例患者术后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果发生狭窄需及时采取扩尿道及再次手术等方式解除尿道梗阻,防止长时间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张恒卢根生鄢俊安周厚勇李龙坤李为兵熊恩庆周占松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肾积水
女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圆韧带悬吊的原位新膀胱重建术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疗效分析
女性原位膀胱重建术作为治疗肌层侵袭性膀胱癌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排空障碍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影响新膀胱排空的诸多因素中,女性盆腔的解剖因素的改变是较为明确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圆韧带悬吊...
陈志文季惠翔张恒潘进洪方强周占松郎琅李雪梅熊太林宋波
输尿管软镜的双腔工作鞘
一种输尿管软镜的双腔工作鞘,包括双腔鞘管和喇叭状器械接纳部,双腔鞘管为长度300~500mm的柔性管,双腔鞘管设有两个通道孔,其中一个为主工作通道,该主工作通道的孔周长为13~15mm,另一个为注水通道,该注水通道的孔周...
王永权龚薇张恒李为兵
文献传递
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背根神经节SP和背角NK-1R的表达
目的通过制作大鼠前列腺痛模型,观察L5-S2脊段DRG(背根神经节)中SP(P Substance,P物质)mRNA和脊髓背角NK-1R(P物质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CFA(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前列腺制作大鼠前列腺痛模...
张恒周占松刘丽梅杨忠宋波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