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倩媚

作品数:140 被引量:1,55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33篇生物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4篇阔叶
  • 23篇植物
  • 22篇绿化
  • 20篇阔叶林
  • 20篇常绿
  • 20篇常绿阔叶
  • 20篇常绿阔叶林
  • 18篇生态系统
  • 18篇土壤
  • 13篇群落
  • 13篇种子
  • 13篇季风常绿阔叶...
  • 11篇亚热带
  • 11篇生态生物学
  • 10篇屋顶绿化
  • 10篇南亚热带
  • 10篇濒危
  • 9篇濒危植物
  • 8篇屋顶
  • 8篇物量

机构

  • 107篇中国科学院华...
  • 39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仲恺农业工程...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广东省林业局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40篇张倩媚
  • 72篇任海
  • 34篇张德强
  • 34篇刘世忠
  • 31篇褚国伟
  • 31篇周国逸
  • 30篇简曙光
  • 26篇李跃林
  • 24篇刘菊秀
  • 21篇孟泽
  • 12篇陆宏芳
  • 12篇唐旭利
  • 11篇王俊
  • 10篇彭少麟
  • 10篇温达志
  • 8篇袁莲莲
  • 8篇刘楠
  • 8篇刘世忠
  • 7篇申卫军
  • 6篇刘效东

传媒

  • 14篇生态科学
  • 10篇中国科学数据...
  • 8篇生态学报
  • 7篇生态环境
  • 7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热带地理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中国野生植物...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叶片直接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不定芽的形成
<正>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为中国特有的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从美国人亨利于1881年在中国广东连州石灰岩上首次发现了该物种后,该物种又神秘消失了120 年。直到几年前又在连州重新...
马国华任海张倩媚李世晋张新华何长信
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3
2009年
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a是中国特有的常绿小乔木,为潜在的优良园林绿化、观果树种。文章对其树形与冠幅、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传导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生物量和生产力、植物营养元素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它属中性树种,种子较小,其光合曲线为单峰型,光合速率平均值为5.62μmol·m-2·s-1,蒸腾速率为3.6mmol·m-2·s-1,其气孔导度较大,水分利用效率低,苗期需荫蔽,长大后则需一定光照。圆齿野鸦椿生物量较低,其一年生苗平均生物量是(42.35±8.93)g,为中等生长速度,其苗期根系不深,可用一般营养袋育苗。圆齿野鸦椿体内加权平均养分含量较低,需要生于土壤肥沃、酸性、疏松、排水透气好、营养条件较好的地方或进行施肥。若要大量开发圆齿野鸦椿资源,需要考虑它的这些生态生物学特征,在其苗期与生长期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
许方宏张倩媚王俊简曙光任海
关键词:圆齿野鸦椿生物量光合速率营养成分
广州钟岭村风水林的群落结构及其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被引量:1
2019年
风水林是区域乡土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种源地,也是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地。以广州市增城钟岭村的风水林为对象,研究其群落结构和生境特征,并分析群落内珍稀濒危植物格木和土沉香的种群特征。在800 m^2样地内有维管束植物31种,隶属于21科28属,以热带分布科和属占优势。林内优势种有5种。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缺少层间植物。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为主。该风水林内有珍稀濒危植物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和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格木以大个体为主,缺乏幼苗,自然更新不良,而仅有1株土沉香幼苗。为了保护区域内的乡土种种源,建议将广州市内有珍稀濒危植物生长的风水林设为自然保护小区并进行严格管理。
范一鸣张倩媚邹泽远刘世忠褚国伟
关键词:风水林格木土沉香
首冠藤的离体快速繁殖被引量:2
2008年
1植物名称首冠藤(Bauhinia corymbosa Roxb.)。 2材料类别带节茎段。 3培养条件腋芽诱导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2;(2)MS+6-BA1.0+NAA0.2;(3)MS+6-BA2.0+NAA0.2;(4)MS+6-BA5.0+NAA0.2;(5)MS+TDZ0.05+NAA0.2;(6)MS+TDZ0.1+NAA0.2;(7)MS+TDZ0.5+NAA0.2;
方中明廖文君梁乃斌曾宋君张倩媚吴坤林简曙光
关键词:离体快速繁殖诱导培养基植物名称茎段腋芽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智慧型野外台站建设被引量:5
2015年
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鼎湖山站DHF)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要成员,也是国家科技部重点野外台站(CNERN),主要研究我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格局和过程。根据鼎湖山站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实践,结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型野外台站建设的组成与结构,重点介绍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监测、数据管理、信息服务与管理,基于3S技术的数字化台站建设等内容,为野外台站的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张倩媚张德强李跃林刘世忠褚国伟孟泽
关键词:数据监测数据管理
鼎湖山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生物量及其特征被引量:64
1997年
通过永久样地调查编目和生物量预测模型估算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植物现存量。结果表明:(1)群落植被生物总量为295.640t/hm2,其中乔木层为286.061t/hm2、灌木层8.900t/hm2、草本层0.330t/hm2、层间植物0.349t/hm2,分别占植被总生物量的96.76%、3.01%、0.11%和0.12%。(2)乔木层生物总量中,树干、枝、叶和根生物量依次为149.488、78.940、5.867和51.766t/hm2。(3)垂直分配结构表明生物量随林分高度级的增加而增加。H≤5m、5<H≤10m、10<H≤20m和H>20m树干生物量百分比分别为2.36%、8.45%、31.68%和57.51%,生物量密度各为2.115、3.626、6.283和7.068t/hm2.m。(4)生物量排在前10位的树种依次为锥栗(Castanopsischinensis)、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concinna)、荷木(Schimasuperba)、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肖蒲桃(Acmenaacuminatisma)、厚壳桂(Cry?
温达志魏平孔国辉张倩媚黄忠良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锥栗黄果厚壳桂荷木群落生物量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死木生物量及其特征被引量:28
1997年
采用永久样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的方法,综合标准木树干解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死木的生物量及其特征;并根据死木特征和样地资料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群动态。据1hm2面积样地每木调查,2a内死木的总株数为171株。这些死木隶属于32种,占样地每木调查植物种数(85种)的37.6%,死木中以乔木和乔木幼树占绝大多数,灌木只有8种。这些死木多位于乔木第3亚层和灌木、幼树层。死木的生物量年平均为2.193t/hm2a,其中,干为1.362(62.08%),枝为0.242(11.04%),叶为0.109(4.97%),根为0.481(21.93%)。胸径(DBH)≤10cm的死木株数约占样地死株总数的90%,但其生物量只占有10%;胸径>10cm的死木株数和生物量则相反,分别约占死木总数的10%和90%。
魏平温达志黄忠良张倩媚孔国辉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死木生物量种群动态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是林地环境特征的重要方面,探究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动态及其影响机制对认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森林立地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内严格保护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标准化的观测规范,对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长期观测(2005—2018年),探究该地带性顶极森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长期动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结果]鼎湖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 975.6 mm,年均蒸发量1 117.3 mm,降雨丰富,热量输入稳定,雨热同期特征显著。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现存量的多年均值为126.0g·m^(-2),干季期间现存量(130.3 g·m^(-2))略高于湿季(121.6 g·m^(-2));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多年均值为89.5%,湿季(103.2%)显著高于干季(75.8%),且湿季期间枯落物层含水量的变异系数(19.6%)显著低于干季(35.9%)。此外,相较于同期表层土壤(0~15 cm)的变化,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异系数(30.1%)显著高于土壤水分的相应变异(11.6%),表明枯落物层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具敏感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降雨量、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水分条件均显著影响着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的变化,尤其是湿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干季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变化表现出主导作用。[结论]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枯落物层具有重要的稳定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以及指示森林立地环境变化等的水文生态功能。
冯英杰刘佩伶刘效东张倩媚蔡雁行刘菊秀周庆张卫强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水文功能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用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物不断地侵蚀着城市有限的绿化空间,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噪音增加、温度升高和湿度下降等生态问题,恶化了人居环境,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表明,控制“热岛现象”的最有...
任海张倩媚刘世忠李跃林申卫军束文圣谢振华许明英
文献传递
3个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主要性状特征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以南亚热带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鼎湖山、大岭山、白云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各群落的生活型谱、Raukiaer叶特征、群落果实类型和植物观赏特性等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这3个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单叶、革质、全缘、中叶比例较高;3个群落由于演替时间的不同,生活型谱有所差异,鼎湖山云南银柴—香楠群落内中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大岭山华润楠—慧竹群落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优势,而白云山荷木—九节群落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优势;不同叶特征植物比例也有所不同,鼎湖山云南银柴—香楠群落中具中型叶、纸质叶等中生植物特征比例高于其他两个群落;3个群落中肉质果植物占优势,果实以被动扩散为主;3个群落中在花、果、叶和其它部位(根、茎及树型姿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植物分别有69、56、41和34种。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对南亚热带地带性城市森林群落建设提出适当建议。
易慧琳郭颖涛刘玲刘晓丹黄柳菁黄柳菁刘世忠张倩媚刘楠韩瑞宏
关键词: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观赏特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