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钦

作品数:16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关节
  • 7篇骨折
  • 5篇手术
  • 5篇疗效
  • 5篇股骨
  • 4篇关节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头坏死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临床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坏死
  • 2篇证候

机构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6篇张书钦
  • 11篇付立新
  • 10篇崔彦江
  • 8篇李新
  • 3篇陈卫衡
  • 2篇刘吉鹏
  • 2篇杨克强
  • 1篇王胜
  • 1篇邹海鹏
  • 1篇于海洋
  • 1篇郑晨颖
  • 1篇陈江
  • 1篇汪晓燕
  • 1篇宋剑南
  • 1篇张帆
  • 1篇何海军
  • 1篇李晋玉
  • 1篇王荣田
  • 1篇林娜
  • 1篇贾育松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活风辛汤结合微针通经法对背肌筋膜炎患者腰背功能、疼痛及腰部静动态肌耐力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独活风辛汤结合微针通经法对背肌筋膜炎患者腰背功能、疼痛及腰部静动态肌耐力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25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8)和对照组(n=127),对照组进行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风辛汤及微针通经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视觉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腰部静动态肌耐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8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体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RMDQ、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风辛汤结合微针通经法治疗背肌筋膜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背功能,缓解疼痛,提高腰部静动态肌耐力,疗效显著。
张书钦付立新刘志超马子龙崔彦江李新
关键词:背肌筋膜炎
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经临床与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91例。其中男32例,女59例;年龄21~60岁,平均(34.83±9.57)岁;单侧17例,双侧74例;激素性48例,酒精性35例,原因不明8例;病程2~12个月。分析其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总结、归纳其变化特点并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影像表现相鉴别。结果:91例股骨头坏死形态中均可见T1WI像上股骨头负重区线样低信号,T2WI像上为高信号的"双线征",但形态各有特点,线条样为36例(39.56%),椭圆形28例(30.77%),地图形14例(15.38%),楔形13例(14.29%)。类骨坏死疾病包括原发性髋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炎、股骨头骨骺炎(扁平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脊性髋关节炎、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髓水肿等,其X线也具有囊变、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形等与股骨头坏死类似的表现,但MRI的表现则有各自的特点。结论:掌握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有利于与髋关节类骨坏死疾病相鉴别,早期明确诊断,制定不同的治疗措施。
刘吉鹏张书钦陈卫衡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联合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运用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运用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依据影像学检查,对骨折进行Bryan-Morrey分型:Ⅰ型4例,Ⅲ型8例,Ⅳ型6例,最后分析术后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状态。结果通过术后随访,依据X线片发现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在8.9 w。最后一次随访,患者未有疼痛和关节不稳定的情况,并且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平均120°左右,前臂旋转活动度达到平均135°左右。最后测评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16例优,2例良。而Bryan-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为16例优,2例良。结论 Herbert钉与铰链式外固定架联合进行治疗肱骨小头骨折非常有效,并且患者早期开展相应的功能锻炼能够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及预防关节僵硬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出现。
崔彦江付立新马子龙张书钦
关键词: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
686髋股骨头坏死中、西医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股骨头无菌性炎症、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临床以疼痛、跛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致残率极高,疗效差,严...
张书钦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证候特点
文献传递
新型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的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B组应用双螺钉系统固定。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7%、B总有效率为93%,A组患者内固定满意率为80%,B组为91%,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B 2组患者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折不愈合例数以及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手术时间略短于A组;A组内固定失败例数为6例,B组为1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 a以及2 a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双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确切,而且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较低,特别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崔彦江付立新张书钦李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空心加压螺钉并发症
ApoAI、B基因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证候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B(ApoAI、B)基因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NONFH)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143例NO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进行ApoAI基因启动子-75bp位点、内含子+83bp位点,ApoB基因EcoRI、XbaI的多态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ApoB基因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3’-VNTR);对NONFH患者按痰瘀阻络、经脉痹阻和肝肾亏虚3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用SAS软件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在NONFH证候分型出现频率。结果:ApoAI启动子-75bp基因位点,经脉痹阻证和肝肾亏虚证的A/A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亏虚证的G/A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痰瘀阻络证和经脉痹阻证(P<0.05),而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经脉痹阻证(P<0.05);等位基因比较中,经脉痹阻证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ApoAI启动子-内含子中,与痰瘀阻络相比,经脉痹阻证组的G/G-C/C、G/A-C/C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降低(P<0.05);肝肾亏虚证组G/A-C/C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肝肾亏虚证组G/A-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经脉痹阻证组。ApoB基因XbaI基因型中,经脉痹阻证组X+X-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X+、X-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ApoAI基因内含子+83bp位点、ApoB基因EcoRI基因型、3’-VNTR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各证型及对照组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poAI基因启动子-75bp位点多态性、启动子——内含子位点多态性及ApoB基因XbaI基因型与NONFH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ApoAI基因内含子+83bp位点、ApoB基因EcoRI、3’-VNTR多态性可能与NONFH的证候发生、发展无相关关系。
陈卫衡张书钦林娜汪晓燕宋剑南王胜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证候
Oxford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双中心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观察Oxford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replacement,UKR)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一科和东直门医院骨伤一科行UKR或TKA的100例内侧KOA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单髁组50例和全膝组50例。比较UKR和TKA手术出血、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与1年后膝关节屈曲度、VAS评分、HS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KR手术出血量少于TKA,UKR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TKA(P<0.05);UKR术后1周至1年膝关节屈曲度和HSS评分高于TKA,UKR术后VAS评分低于TKA(P<0.05);UKR临床疗效优良率术后1周至6月高于TKA(P<0.05),而术后1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R和TKA术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内侧KOA的患者TKA和UKR都是可行的治疗方案,术后一周至一年时间内UKR对于疼痛缓解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刘志超付立新崔彦江杨克强苗巍张书钦李新马子龙贾育松李晋玉郑晨颖张帆刘楚吟袁巧妹邸学士康盛乾陈江
关键词: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
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术治疗 Ⅲ、Ⅳ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术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即先行后踝骨骨折块固定,然后再行内外踝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即先行内外踝固定,然后对后踝进行手法闭合复位,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Phil-lips踝关节功能评分及骨骼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6.319,t=9.653,P<0.01);实验组愈合优良率(92.47%)明显优于对照组(78.49%)(χ2=10.755,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6.936,P<0.01).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术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且患者的踝关节、后足功能恢复更好.
崔彦江付立新马子龙张书钦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不同干预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
:探讨止血带松开时机和引流管夹闭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 方法:对70例单膝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比较围手术期术中关闭伤口前松开止血带及术后夹闭引流管后6h的出血量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例数,观察二者...
付立新张书钦崔彦江李新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止血带引流管
手术与手法保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探讨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同时与手法复位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踝关节骨折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手术组和手法组,手术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法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96%,手法组总有效率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手法组住院时间为(10.23±2.68)d,术后组为(7.78±6.87)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手法组发生骨质疏松5例,关节僵硬6例,手术组患者骨质疏松1例,关节僵硬1例,螺钉断裂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及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足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手法复位同样具有优点,在具体的治疗中,应该综合多种情况合理选用治疗方式。
崔彦江付立新张书钦李新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可吸收螺钉手法复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