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华华

作品数:62 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脑损伤
  • 14篇护理
  • 13篇细胞
  • 13篇颅脑
  • 13篇颅脑损伤
  • 12篇重型
  • 12篇重型颅脑
  • 12篇重型颅脑损伤
  • 11篇教学
  • 10篇肠内
  • 10篇肠内营养
  • 8篇免疫
  • 8篇巨噬细胞
  • 8篇创伤
  • 5篇益生菌
  • 5篇课程
  • 4篇单核
  • 4篇循证
  • 4篇乳酸杆菌
  • 4篇救护

机构

  • 5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60篇尹华华
  • 27篇朱京慈
  • 16篇李巍
  • 12篇舒勤
  • 11篇李磊
  • 10篇周明芳
  • 9篇蒋静
  • 8篇王仙园
  • 6篇谢彩霞
  • 6篇夏浩
  • 5篇周敏
  • 5篇于晓燕
  • 5篇陈蓓婧
  • 4篇顾长国
  • 3篇胡承香
  • 3篇徐祥
  • 3篇谭静
  • 3篇程晓刚
  • 2篇蔡王婷
  • 2篇周娟

传媒

  • 9篇护理研究(上...
  • 6篇解放军护理杂...
  • 4篇中华现代护理...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护理研究(中...
  • 3篇护理研究(下...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上海护理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TNF-α和IL-6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P组)。EEN组于伤后24h~48h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开始营养支持;EENP组在EEN组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前14d添加了益生菌制剂(金双歧)。在肠内营养支持前、第4天、第8天和第15天分别收集外周血测定TNF-α、IL-6并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同时以健康成年人30例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单次采集血标本做正常参考值。[结果]营养支持0d,EEN组和EENP组外周血促炎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EEN组和EEN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8d,EENP组TNF-α显著低于EEN组(P<0.05);营养支持15d,EENP组TNF-α和IL-6均低于EEN组(P<0.05),但与C组相比,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整个研究期间两组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促炎因子TNF-α和IL-6过度释放,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一定程度减少TNF-α和IL-6的产生。
谢彩霞朱京慈温贤秀石荷叶尹华华蔡王婷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白细胞介素-6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身体约束的循证护理实践被引量:25
2013年
身体约束常作为一种医疗辅助措施用来维护患者安全及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02年统计,医院住院患者中身体约束率约为3.4%~21.0%(平均10.0%),约束时间为2.7~4.5d;长期照护机构中(如老人院)的患者约束率约为12%-47%(平均27%),1年随访显示,约束时间为1~350d,其中一项研究报道显示,平均约束天数高达86.5d,32%的患者至少每个月有20d被约束。
尹华华胡雁
关键词:身体约束循证护理
LPS对小鼠肺组织及RAW264.7细胞Akt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调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体内外对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LPS攻击RAW264.7细胞,检测不同时相点细胞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小鼠腹腔注射LPS6h后检测肺组织Akt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不同剂量LPS攻击RAW264.7细胞,细胞Akt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磷酸化水平增加。而内毒素血症小鼠肺组织Akt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磷酸化水平减低。结论LPS在体内外对Akt蛋白磷酸化作用不同,体外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但在内毒素血症小鼠体内出现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异常减低。
尹华华夏浩程晓刚朱京慈闫红刘道城李磊
关键词:AKT磷酸化内毒素血症
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清及内毒素对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清及内毒素对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NF-κB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24小时后用创伤或正常血清、创伤或正常血清+内毒素(LPS)刺激该细胞6小时。本研究分4组:20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为正常血清组,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1、3、7天外周血清为创伤血清组,同时设正常血清+内毒素组,创伤血清+内毒素组。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的活性。结果各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检测结果:创伤血清组、正常血清+LPS组和创伤血清+LPS组均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P<0.01),创伤血清+LPS组也显著高于创伤血清组和正常血清+LPS组(P<0.01)。创伤血清组和创伤血清+内毒素组伤后1天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明显增高,伤后3天达高峰,伤后7天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创伤后并发器官损害病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显著高于无器官损害者,其死亡率也较高。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清及内毒素刺激可明显增强巨噬细胞NF-κB活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可早期预测严重多发伤后的脏器功能不全或MODS。
夏浩顾红光尹华华徐祥胡承香梁华平
关键词:创伤内毒素荧光素酶巨噬细胞
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建立重型颅脑伤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伤组(A组,三九全营素),肠内营养组(B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组(C组,贝飞达+三九全营素),每组每个时相点6只,测定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浆胃动素(MTL)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假伤组相比,伤后1d,两致伤组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均降低(P〈0.01);伤后3 d,肠内营养组胃排空率仍降低(P〈0.01),益生菌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益生菌组较肠内营养组大鼠胃排空率加快(P〈0.01);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1),但益生菌组小肠推进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伤后7 d,各组间胃排空率和小肠传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伤后1 d,与假伤组比较,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大鼠血浆MTL和CGRP含量均升高,但益生菌组大鼠血浆MTL含量低于肠内营养组;伤后3 d,与假伤组比较,肠内营养大鼠血浆MTL和CGRP含量仍较高(P〈0.01),益生菌组血浆MTL和CGRP含量均低于肠内营养组(P〈0.01,P〈0.05);伤后7 d,3组间血浆MTL和CGR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可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及激素水平的紊乱.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并调控伤后过度增高的MTL和CGRP含量.
周敏尹华华朱京慈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益生菌肠内营养胃肠动力胃肠激素
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内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添k11-%酸杆菌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内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分别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添加乳酸杆菌或合生丸(乳酸杆菌+纤维素)喂养后,检测1,3,7d大鼠胃体、胃窦部黏膜菌群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胃内细菌数量较少;伤后1d,三组致伤大鼠胃内菌群条带明显增多,乳酸杆菌组优势菌群发生变化,敛病菌数量减少。肠内营养组、乳酸杆菌组、合生元组大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各聚一簇,相似性分别为65%、64%、53%,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3d,致伤各组大鼠胃内菌群条带有减少趋势,乳酸杆菌组出现优势菌群变化,三组大鼠DGGE图谱相似性分别为72%、58%、62%,乳酸杆菌组胃内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肠内营养组和合生元组(P〈0.01);伤后7d,三组大鼠胃内菌群条带较少,乳酸杆菌组数量最少,三组大鼠DCCE图谱相似性分别为61%、51%、58%,合生元组胃内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乳酸杆菌组和肠内营养组。结论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内菌群失调有调整作用,且添加乳酸杆菌比合生元的效果好。
周敏朱京慈尹华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有益菌种乳酸菌素
社区健康教育在抗击“非典”中的作用
2004年
陈萍尹华华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
《野战护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5
2010年
王仙园周娟李巍尹华华蒋静周明芳舒勤陈蓓婧
关键词:野战条件护理学科课程建设战伤救护军事医学专业必修课
利用荡板模拟交通工具中的特殊护理操作训练被引量:2
2010年
急救医疗护理等院前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需要在颠簸摇晃的后送工具中对伤病员进行特殊护理操作。而各种灾害紧急救援的护理人员大都来自院内,平时习惯在稳定平面上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突然在晃动的平面上进行护理技术操作通常会造成护士的技术动作变形,导致穿刺失败、无菌区污染及其他严重影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运动中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舰船、飞机)上进行模拟护理操作训练不失为最好的适应性训练,或到一些模拟训练基地的模拟船、模拟飞机上也可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
蒋静李巍尹华华舒勤陈蓓靖王仙园
关键词:特殊护理
生态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大鼠胃黏膜氧化亚氮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生态营养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胃溃疡指数(UI)和胃黏膜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创伤对照组(I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生态营养组(EC组),创伤喂养1 d、3 d、5 d取标本,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黏膜中NO含量,计算溃疡指数(UI)。[结果]EN组创伤喂养3 d5、d UI与I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EC组与I组比较3个时相点UI均明显下降(P<0.01);EC组与EN组比较创伤喂养3 d5、d UI下降明显(P<0.05或P<0.01);EN组、EC组与I组比较除创伤喂养1 d胃黏膜NO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余时相点下降明显(P<0.01或P<0.05);EC组与EN组相比胃黏膜NO浓度直到喂养后第5天才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补充生态营养能减少胃黏膜氧自由基NO的产生,可防治重型颅脑创伤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生。
唐静尹华华朱京慈史忠岚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急性胃黏膜损伤氧化亚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