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松娘

作品数:15 被引量:16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5篇干细胞
  • 4篇霍奇金
  • 4篇非霍奇金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3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动员
  • 2篇预后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增殖
  • 2篇人粒细胞
  • 2篇人粒细胞集落...
  • 2篇三磷酸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肿瘤...
  • 4篇北京市肿瘤防...
  • 4篇北京肿瘤医院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5篇孟松娘
  • 7篇郑文
  • 7篇朱军
  • 5篇勇威本
  • 3篇吕桂芝
  • 3篇谢嵘
  • 3篇张运涛
  • 3篇杨玉琴
  • 3篇王小沛
  • 3篇邸立军
  • 3篇任军
  • 3篇黄晓红
  • 3篇张春荣
  • 3篇余靖
  • 3篇高敏
  • 3篇宋国红
  • 3篇张运涛
  • 2篇周心娜
  • 2篇祝毓琳
  • 2篇王小利

传媒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霍奇金淋巴瘤核仁组成区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 Ag NOR)染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的分级及与良性淋巴结病变鉴别的意义。方法 应用 Ag NOR染色技术检测良性淋巴结病 15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 66例。结果 Ag NOR计数均值 ( x)和标准差 ( s)分别为 :良性淋巴结病 1.85±0 .50 ,低度恶性 NHL 2 .50± 0 .78,中度 NHL 3.95± 2 .0 7,高度 NHL 5.4 7± 2 .4 2 ,T细胞 NHL4 .2 7± 2 .62 ,B细胞 NHL 4 .4 0± 2 .4 2。 Ag NOR均数良性淋巴结病与低度 NHL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但与中度和高度 NHL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0 1) ;低度 NHL、中度 NHL及高度 NHL相互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5) ;T细胞 NHL与 B细胞 NHL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本研究说明 Ag NOR检测对区分 NHL 恶性度 。
勇威本孟松娘张运涛郑文卫燕朱军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核仁组成区AGNOR染色
三磷酸腺苷对胃癌细胞Na~+-K~+-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被引量:6
1995年
三磷酸腺苷对胃癌细胞Na ̄+-K ̄+-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吕桂芝,林仲翔,孟松娘,高燕,周立新,徐光炜三磷酸腺苷(ATP)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本实验应用电镜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了ATP抑制人胃...
吕桂芝林仲翔孟松娘高燕周立新徐光炜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酶C-MYC基因表达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5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大剂量化疗(HD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淋巴瘤的临床体会,探究安全合理的动员和预处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9例接受HDT联合ASCT治疗的淋巴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例患者采集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预处理后接受ASCT并成功恢复造血。随访1~88个月(中位数26.3个月),47例患者无病生存1~88个月(中位数28.5个月),10例在移植后2~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移植后16个月死于深部霉菌感染,1例移植后9个月死于爆发性肝炎。结论:HDT联合ASCT与常规化疗有机结合可能是治疗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小沛郑文孟松娘朱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行紫杉醇动员的26例乳腺癌患者,紫杉醇(PTX,1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 h)化疗后,白细胞降至1.0×109/L左右时使用rhG-CSF5μg/(kg.d)动员至采集结束。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采集前各类血细胞数,术后分期以及既往化疗等因素对采集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CD34+细胞数的影响。结果白细胞计数于紫杉醇化疗后中位7d降至1.0×109/L左右,皮下注射rhG-CSF中位4d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总MNC平均(7.89±1.45)×108/kg,采集总CD34+细胞平均(4.88±1.54)×106/kg。年龄与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相关。而其他因素对MNC及CD34+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TX(1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h)联合rhG-CSF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动员的有效安全方案。患者年龄显著影响CD34+细胞的采集数量。
祝毓琳邵彬余靖邸立军宋国红张洁梁旭车利姜晗昉贾军尤缈宁张春荣孟松娘杨玉琴高敏黄晓红谢嵘王小利周心娜任军
关键词:紫杉醇CD34+细胞动员
环腺苷酸和整合素在三磷酸腺苷作用下对人胃癌细胞系去恶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研究环腺苷酸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整合素( integrinα 3)在三磷酸腺苷 (adenosin triphosphate, ATP)作用下对人胃癌细胞系( MGC- 803)恶性表型的去恶化作用。方法:应用 ATP作用于人胃癌细胞,①每日计数细胞计算抑制率和绘制生长曲线; ②软琼脂集落形成法检查集落形成能力; ③放免测定法和电镜细胞化学方法检查 cAMP-磷酸二酯酶( cAMP- phosphodiesterase, cAMP- PDEase)活性的改变; ④放免测定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cAMP水平的变化;⑤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和纽蛋白的表达。结果:① ATP抑制 MGC- 803细胞的增殖和在软琼脂内形成集落的能力,以及 cAMP- PDEase活性; ② ATP提高 MGC- 803细胞内 cAMP水平和增强细胞的整合素和粘着斑-纽蛋白的表达。结论: ATP抑制 MGC- 803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 cAMP、整合素和纽蛋白在 ATP对 MGC- 803细胞的恶性表型去恶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调节作用。
周立新吕桂芝孟松娘林仲翔李吉友
关键词:胃癌MGC-803环腺苷酸三磷酸腺苷整合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138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合随访资料 ,对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87.7%侵犯淋巴结 ,6 0 .1%有结外侵犯 ,全组 5年生存率为 4 1.3%。多因素分析表明 ,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DLBC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国际预后指数 (IPI)计分低危组 5年生存率为 6 1.9% ,低中危组为 4 4 .3% ,高中危组为 2 0 .2 % ,高危组为 9.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伴结外侵犯者 ,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5年生存率为 5 5 .6 % ,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DLBC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外侵犯病例应采取手术和化疗联合治疗。
杨渤彦勇威本朱军郑文张运涛王小沛孟松娘
关键词:DLBCL预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存率化疗
中药R_3(补骨脂抽提剂)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_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被引量:97
1997年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具多药耐药(Multidxugresistance,MDR)表型。补膏脂抽提剂R3(粉剂)的无细胞毒浓度1:90(2mg/ml)、1:60(3mg/ml)及1:30(6mg/ml),可增加MCF7adr对可霉素(Adriamycin,ADM)的敏感性10.4倍、292倍及730倍。1:90R3+异搏定(Vera-Pamil,VPL)10μM使MCF7adr对CAM敏感性由10.4倍增至122倍。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显示R3可明显增加MCF7adr细胞内Rh0-123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结果示R3可完全抑制卜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是时间依赖性,48小时后MCF7adr细胞Pgp表达完全消失。故提示Ra可能通过抑制Pgp功能,增加ADM在MCF7adr细胞中浓度调控MCF7adr的耐药性。
刘叙仪孟松娘杨敬贤王萍
关键词:多药耐药阿霉素逆转
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NH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3例NHL患者和 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 (对照组 )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结果  10例对照组中PCNA表达以淋巴滤泡中心为主 ,均为低度阳性。 5 3例NHL患者PCNA表达全部为阳性 ,但强度明显不同。低度恶性组PCNA表达均为 (+ )~ (+ + ) ,无 (+ + + )者 ,中、高度恶性组均为 (+ + )~ (+ + + ) ,且 (+ + + )占 42 .2 %(19/4 5例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显示 ,PCNA(+ + )组生存率明显高于PCNA(+ + + )组 (P <0 .0 1)。
卫燕勇威本朱军张运涛郑文孟松娘刘静贤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增殖细胞核抗原预后
紫杉醇(泰素)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TXL)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恶性实体瘤患者动员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10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入组,第1d给予化疗动员TXL175mg7m2~190mg7m2,在白细胞1.0×1097L左右时联合rhG-CSF5mg7Kg动员,分早晚2次皮下注射至采集结束,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MNC),每日采集1次,共2次,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给予化疗TXL中位8d后白细胞降至1.0×1097L左右,皮下注射G-CSF中位4d,即化疗动员TXL中位12d后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共采集20次。TXL动员获MNC6.12×1087Kg,CD34+细胞中位数7.05×1067Kg(1.89~11.84×1067Kg)。单次采集获得CD34+细胞大于2.0×1067Kg占总采集次70%;占总例数90%。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动员、采集全过程,相关不良反应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TXL联合G-CSF是恶性实体瘤患者动员采集自体干细胞的有效安全方案。
黄晓红余靖邸立军宋国红张春荣孟松娘杨玉琴高敏谢嵘任军
关键词:泰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2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淋巴瘤疗效的体外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方法以Daudi细胞系作为淋巴瘤靶细胞,用^51Cr释放法分别检测1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13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抗体(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结果与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观察IL-2能否增强PBMNC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L-2活化前后PBMNC的细胞表型变化。结果淋巴瘤患者的PBMNC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均较健康成人显著降低[效靶比为20:1时特异性细胞杀伤率分别为(5.80±1.16)%、(14.32±1.50)%和(14.29±1.68)%、(24.14±1.53)%];其下降水平与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关(r=0.781,P〈0.05)。患者的PBMNC在体外经IL-2活化后,其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效应较未经IL-2活化组明显增强[分别为(15.43±2.62)%、(35.79±2.58)%和(5.80±1.16)%、(14.32±1.50)%,t=3.35,P=0.003和t=7.17,P〈0.001]。结论通过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PBMNC功能的体外分析,有助于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IL-2体外可明显增强患者PBMNC的直接杀伤作用和利妥昔单抗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张文霞郭军林保和孟松娘王小沛谢彦郑文张运涛朱军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白细胞介素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