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斌

作品数:111 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20篇免疫
  • 19篇多发
  • 19篇多发性
  • 18篇多发性硬化
  • 1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1篇无力
  • 10篇重症肌无力
  • 10篇肌无力
  • 9篇综合征
  • 8篇趋化
  • 8篇趋化因子
  • 8篇淋巴
  • 8篇脊髓炎
  • 7篇小鼠
  • 7篇脑脊髓
  • 7篇肌炎
  • 7篇反应性
  • 6篇神经炎
  • 6篇脑脊髓炎

机构

  • 97篇中南大学
  • 4篇常德市第一人...
  • 3篇东莞市石龙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卡罗林斯卡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湖南省安乡县...
  • 1篇湘雅常德医院

作者

  • 97篇周文斌
  • 64篇肖波
  • 31篇李静
  • 29篇杨欢
  • 15篇谢光洁
  • 13篇吴志国
  • 11篇王玉忠
  • 9篇张宁
  • 9篇周颖
  • 7篇黄国祥
  • 7篇梁静慧
  • 7篇阳柏凤
  • 6篇杨晓苏
  • 6篇王瑞
  • 6篇文延斌
  • 6篇崔玉真
  • 6篇冯莉
  • 5篇颜津津
  • 5篇安坤
  • 5篇胡珏

传媒

  • 16篇中国神经免疫...
  • 9篇卒中与神经疾...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现代免疫学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国外医学(神...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q33区段CD28/IC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疾病易感性及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2q33区段CD28及ICOS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遗传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来白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MS组)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检测扩增产物CD28及ICOS基因的多态性。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学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表达水平。结果 MS组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7%vs10.9%),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O%vs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问无明显联合效应。ICOS-2394多态位点TT基因型与原发进展型(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继发进展型(SP)-MS发病无关。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S急性期患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M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COS.2394位点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其中TT基因型与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SP-MS发病无关,提示该基因为MS的易感基因。CD28基因多态性与MS患病无关。
崔玉真罗成宏苏斌儒肖波周文斌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聚合酶链反应
Siglec-1,TLR4在EAN中的动态表达及长春西汀对其的影响
目的 Siglec-1主要表达在哺乳动物巨噬细胞表面,有助于唾液酸化的病原体识别、抗原呈递及淋巴细胞活化增殖。TLR4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长春西汀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国外研究表明,长春...
王霜晴周文斌肖波南瑜瑜高雪
文献传递
急性泛植物神经神经病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泛植物神经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2例患者病史、植物神经受损表现、神经电生理学及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 ,有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固定心率及其他广泛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结论 了解急性泛植物神经神经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与治疗。
黄晓勇肖波周文斌江泓李静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
地塞米松对多发性硬化细胞因子的影响
2000年
目的: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减少T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或增加白细胞介素-10(IL-10)的产生将会达到治疗MS的目的。通过计数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一10,检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地塞米松(Dex)影响下的IFN-γ和IL-10的分泌细胞水平。方法: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暴露于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索抗原髓鞘碱性蛋白进行体外短时间培养,然后用Dex作对比试验,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IL-10和IFN-γ分泌细胞,同时检测其它神经病组(OND)及健康对照组。结果:显示MS患者IFN-γ分泌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Dex使MS患者IFN-γ分泌细胞减少,对IL-10分泌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MS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Dex能抑制MS Th1类细胞因子IFN-γ,恢复其两类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而对MS患者产生治疗作用。
朱世津周文斌汤新年杨欢肖波谢光洁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地塞米松干扰素IL-10
雌激素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CNS慢性脱髓鞘疾病,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研究MS的理想动物模型。目前已证实雌激素在MS和EAE中可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抗原呈递等各方面发挥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但雌激素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仍待探讨。
王瑞周文斌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LR9 mRNA在实验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观察TLR9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大鼠的坐骨神经、脾脏、外周血、淋巴结的动态表达,探讨TLR9与EAN的发病关系,为临床寻找新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将36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抗原注射组(EAN组:n=4,4,4,4),完全弗氏佐剂组(CFA组:n=4,4,4,4),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4),EAN组用抗原乳剂(100μg P0 180~199,100μl完全弗氏佐剂,100μl生理盐水)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后大鼠的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分别在第7天、第16天、第24天,第33天处死动物,取坐骨神经根、脾脏、外周血和淋巴结,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Weil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利用RT-PCR检测TLR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AN大鼠在发病16 d时症状达高峰,第33天时好转,TLR9 mRNA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前后各时间点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TLR9在EAN的起始及效应阶段有着重要作用。
邓永宁徐宁安王玉忠黄国祥吴敏唐海源周文斌
关键词:TLR抗原提呈细胞
神经免疫疾病教学中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被引量:3
2007年
神经病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桥梁课和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如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教好神经病学的关键。我科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强化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这一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杨欢周文斌肖波杨晓苏胡波
关键词:基础学科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
树突状细胞负载Tα146-162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负载电鳗乙酰胆碱受体(TAChR)免疫优势肽段α146-162(Tα146-162)的不成熟髓源树突状细胞(iMDC),即Tα146-162-iMD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Tα146-162-iMDC组、iMDC组、对照组、正常组,每组6只。Tα146-162-iMDC组、iMDC组和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TAChR抗原乳剂(作为第0天)。第7天,Tα146-162-iMDC组皮下注射Tα146-162-iMDC,iMDC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对照iMDC和磷酸盐缓冲液(PBS)。正常组小鼠不做干预。第14天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另外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和EAMG组。每只小鼠在第0、30、60天皮下注射抗原乳剂诱导EAMG。预防组每次免疫后3d皮下注射Tα146-162-iMDC,对照组皮下注射PBS。观察发病情况并进行肌力评分。第90天结束观察。(3)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结果(1)Tα146-162-iMDC组、iMDC组、对照组和正常组T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值(放射性荧光闪烁计数)分别为3314·1±571·3、7717·5±1283·4、8608·6±1458·9、922·9±109·3,与iMDC组和对照组相比,Tα146-162-iMDC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P<0·01)。(2)预防组和EAMG组临床评分分别为(0·33±0·65)、(1·46±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和EAMG组发病率分别为3/12(25%)和9/12(75%)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防组和EAMG组TAChR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值分别为3347·6±556·9、9416·2±1546·5,预防组显著低于EAMG组(P<0·01)。(4)预防组和EAMG组淋巴细胞在TAChR刺激下分泌IFN-γ分别为(117·6±18·5)、(363·1±63·2)pg/ml,分泌IL-6为(49·7±9·9)、(90·6±13·6)pg/ml;与EAMG组相比,预防组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IFN-γ、IL-6分泌显著减少(P<0·01)。结论Tα146-162-iMDC能抑制TAChR预致敏T细胞免疫�
胡珏杨欢肖波黄颉李水仙李静周文斌
关键词:树突细胞免疫耐受
外源性TGF-β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小鼠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TGF-β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小鼠TLR4和MD-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MOG35-55免疫C57BL/6J小鼠建立EAE模型,多时间点皮下注射TGF-β1作为干预,RT-PCR检测实验小鼠脑中TLR4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MD-2的水平。结果:与EAE组相比,TGF-β1组在发病初期TLR4和MD-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高峰期TLR4表达增高(P<0.05),MD-2表达无差异(P>0.05);慢性期TLR4和MD-2表达均降低(P<0.05,P<0.05)。结论:外源性TGF-β1可能通过上调TLR4的表达而影响EAE小鼠的病情。
Hhoonisha Ramkalawan王玉忠杨燕芳张薇周文斌杨科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
CD28/CTLA-4:B7在EAN发病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治疗作用7-1、B7-2.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小鼠建立EAN模型,雷公藤多甙灌胃治疗,观察动物发病情况及病理特点,通过流式细胞计技术检测小鼠...
肖波李静杨欢谢光洁周文斌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