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康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CO
  • 2篇氧吸附
  • 2篇自燃
  • 2篇煤自燃
  • 2篇
  • 1篇上覆煤层
  • 1篇注氮
  • 1篇综放
  • 1篇综放面
  • 1篇综合防灭火
  • 1篇吸附能
  • 1篇量子化学
  • 1篇量子化学方法
  • 1篇煤层
  • 1篇煤矿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模拟计算
  • 1篇回收
  • 1篇活性基团

机构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瓦斯灾害监控...

作者

  • 6篇吴康华
  • 3篇翟小伟
  • 2篇邓军
  • 2篇李培煊
  • 1篇张辛亥
  • 1篇李涛
  • 1篇张燕妮
  • 1篇王楠
  • 1篇张嬿妮
  • 1篇徐俊
  • 1篇李金亮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矿安全
  • 1篇陕西煤炭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O在煤体表面的物理吸附特性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文章以CO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选取B3LYP/6-311G基组,模拟研究CO在煤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特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O能够在煤体表面发生物理吸附,CO在羧基上吸附时,释放的吸附能约为151.17kJ/mol,说明吸附作用较强;而CO在煤表面其他位置吸附,吸附能为负值,说明CO需要从外界吸收部分能量才能发生吸附,即CO能够在氧化程度比较高或者高温区域附近的煤体表面吸附能力较强。
邓军吴康华翟小伟张嬿妮李培煊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煤低温氧化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下沟煤矿8#煤层煤样经过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氧化的产物中,各官能团的组成及变化,研究了煤中部分官能团随氧化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据此推测了煤低温氧化的反应历程。
李涛张辛亥吴康华王楠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的煤氧吸附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但是煤在开采和堆放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自燃。煤体自燃,其实质是煤氧复合、反应放热。因此,研究煤氧吸附特性,有助于深入研究煤氧复合微观反应机理与实质,从而为煤自燃的预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吴康华
关键词:煤自燃活性基团模拟计算吸附能
文献传递
模拟研究CO对煤氧吸附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选取CO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应用Gaussian 03W软件,基于B3LYP/6-311G水平,模拟研究CO对煤氧吸附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O2在甲基上的吸附能约为208.47 kJ/mol,CO在甲基上的吸附能约为-129.84 kJ/mol,CO对O2在甲基上的吸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煤自燃过程有延缓效果。
邓军吴康华翟小伟张燕妮李培煊
关键词:
枣泉煤矿12206综放面回收期间煤自燃治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12206综放工作面回收期间煤自然发火的特点,制订了预防为主、安全可靠的综合治理措施。采用工作面支架后部和老空区胶体隔离、深部采空区大流量注胶、注水降温的主要措施,同时辅以连续式封闭注氮,为启封后支架回收创造了条件。在工作面启封后局部高温点的处理中,采用以注水、注胶为主的综合处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CO气体的超限,保证了工作面的顺利回收。
陈志中翟小伟刘明星吴康华
关键词:回收综合防灭火煤自燃
上覆煤层房柱式采空区高浓度CO威胁的综合措施防治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龙华煤矿上覆煤层房柱式采空区高浓度CO威胁,首先采用充填封堵切断CO来源,然后注氮气降低CO浓度,最后采用局部正压通风防治CO涌出。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将上覆煤层房柱式采空区CO浓度由0.6%降至最低0.000046%,且回采过程中本煤层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未超过0.000024%。
徐俊李金亮吴康华
关键词:上覆煤层注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