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小伟

作品数:217 被引量:723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专利
  • 9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矿业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5篇自燃
  • 62篇煤自燃
  • 33篇采空
  • 33篇采空区
  • 25篇空区
  • 23篇工作面
  • 23篇防灭火
  • 22篇煤矿
  • 17篇火灾
  • 16篇煤层
  • 15篇矿井
  • 14篇井下
  • 13篇阻化
  • 13篇煤体
  • 11篇自燃特性
  • 10篇自然发火
  • 10篇煤岩
  • 10篇火区
  • 9篇风巷
  • 9篇采空区煤自燃

机构

  • 213篇西安科技大学
  • 43篇教育部
  • 9篇神华宁夏煤业...
  • 5篇兖州煤业股份...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慕尼黑工业大...
  • 1篇华宁煤集团
  • 1篇西弗吉尼亚大...
  • 1篇徐州矿务集团...
  • 1篇陕西煤业化工...
  • 1篇鄂尔多斯市营...
  • 1篇中煤能源研究...
  • 1篇宁夏清洁发展...
  • 1篇内蒙古裕兴矿...
  • 1篇陕西能源凉水...
  • 1篇全技术有限公...
  • 1篇徐州安云矿业...

作者

  • 217篇翟小伟
  • 83篇邓军
  • 59篇王凯
  • 59篇文虎
  • 39篇王伟峰
  • 25篇张嬿妮
  • 24篇马砺
  • 21篇肖旸
  • 18篇刘文永
  • 18篇金永飞
  • 17篇陈晓坤
  • 15篇郭军
  • 15篇王彩萍
  • 13篇罗振敏
  • 13篇许延辉
  • 13篇马腾
  • 11篇程方明
  • 10篇张辛亥
  • 10篇王振平
  • 10篇费金彪

传媒

  • 25篇煤矿安全
  • 11篇煤炭工程
  • 11篇西安科技大学...
  • 9篇煤炭科学技术
  • 8篇陕西煤炭
  • 5篇矿业安全与环...
  • 5篇煤炭学报
  • 4篇神华科技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中国安全生产...
  • 2篇煤矿开采
  • 2篇第十九届全国...
  • 2篇第22届全国...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交通企业管理
  • 1篇山东煤炭科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工矿自动化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16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5篇2019
  • 27篇2018
  • 20篇2017
  • 16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2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载铜固体吸附特性的CO消除试验
2021年
一氧化碳(CO)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主要危害气体之一,为了降低在工作面上隅角的CO浓度,开展了碳一工业中活性炭(AC)与分子筛(NaY)吸附剂对CO吸附效果的研究。通过BET比表面积测试法和X射线衍射法分别对负载氯化亚铜的分子筛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物相分析进行表征,运用自行搭建的试验台对宏观吸附效果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和活性炭负载氯化亚铜后,总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都减小,这会使两种吸附剂的微孔数量增多,吸附能力变强,相比活性炭,无论是否负载氯化亚铜,分子筛更有利于吸附。在静态试验中,负载氯化亚铜的分子筛消除CO的效果最好,消除率达到61.17%。通过动态试验发现风速及吸附剂质量对吸附率均有一定影响,其中风速为1.0 m/s、吸附剂质量为600 g时,CO的消除效果最优。
翟小伟翟小伟侯钦元
关键词:一氧化碳分子筛
一种用于煤岩自燃氧化特性分析的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岩自燃氧化特性分析的分析仪及分析方法,属于煤岩分析技术领域。分析仪包括外壳、框架、快速开合系统、加热温控系统、温度采集系统、稳定注入系统、样品反应容器、管线、色谱分析系统。分析方法为:空压机通过管线...
王亚超罗振敏翟小伟郭军王伟峰肖旸张嬿妮程方明
文献传递
一种阻化剂溶液制取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化剂溶液制取器,包括用于溶解条形阻化剂块以形成阻化剂溶液的制取装置、用于将水通入所述制取装置的水管和用于将所述阻化剂溶液喷出的喷射头,所述制取装置的进口端与水管相连接,所述制取装置的出口端与喷射头相连接...
翟小伟王凯文虎葛晖刘文永郭军
文献传递
柴家沟矿1106联络巷浮煤自燃综合治理技术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根据1106联络巷闭内煤自燃火灾的发展特点及矿井地质条件,分析了煤自燃火灾发生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发火因素确定了治理思路,制定了以降温和堵漏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成功的运用了一次成孔钻进技术、巷道膨胀充填技术及高分子胶体灭火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对联络巷道内的火灾进行了彻底的控制,杜绝了火区有害气体向南翼总回风的扩散,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翟小伟王庆芳文虎段又珉
关键词:煤自燃
一种矿井下胶带运输巷火灾检测防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下胶带运输巷火灾检测防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和多个火灾检测控制单元,火灾检测控制单元包括分设在胶带运输巷两帮的火灾烟气感知装置和细水雾灭火降温装置;细水雾灭火降温装置包括两个分设在胶带运输巷两帮的供...
张铎刘春文虎王振平翟小伟邓军杨学山郑泽坤刘茂霞
防治采空区深部煤自燃的胶体隔离控制技术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降低开采过程中煤自燃带来的次生灾害,针对采空区深部煤自燃的特点,应用危险源隔离控制原理,提出了对采空区深部煤自燃进行胶体隔离的控制技术,主要研究了胶体材料的灭火机理、胶体性能特点以及胶体隔离技术的施工工艺,最后将该技术应用于柴家沟矿ZF42105工作面和孟巴矿1110工作面的火区治理中,结果显示启封后工作面上隅角CO体积分数均低于2.4×10-5,说明胶体隔离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采空区的漏风量,阻止采空区高温点向工作面方向发展,保证工作面的生产不受采空区深部煤自燃的威胁。
翟小伟文虎马威
关键词:煤自燃采空区复合胶体
一种松散煤体中CO渗流实验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松散煤体中CO渗流实验装置,包括有恒温控制箱及CO渗流单元,恒温控制箱外设置有液压供油系统及CO供气瓶;CO供气瓶通过进气管与恒温控制箱内的CO渗流单元连接;恒温控制箱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及压...
张铎杨学山王伟峰文虎翟小伟邓军
文献传递
一种煤岩蠕变过程中自燃特性测试用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岩蠕变过程中自燃特性测试用实验装置,包括盛煤容器、用于向所述盛煤容器内的煤样施加静态压力的施压机构、用于向盛煤容器输入空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充气系统以及用于采集盛煤容器输出气体的气体采集装置,盛煤容...
翟小伟来兴平邓军马砺张辛亥陈晓坤肖旸许延辉王亚超
文献传递
综放面回采期间过旧巷的胶体防灭火技术被引量:13
2005年
磁窑堡二矿试验综放面所采二煤层为高韧性特厚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短,回采期间过旧巷(Y14胶带巷和Y14轨道巷)采取了胶体防灭火技术,利用多功能注胶防灭火系统,采用以沙土为基料的复合胶体和凝胶为防灭火材料,通过向旧巷布置注胶钻孔压注胶体,建立胶体隔离带以实施防灭火工程,有效地封堵了旧巷漏风,消除了煤自燃隐患,保障了综放面的安全生产。
肖旸翟小伟邓军
关键词:综放面高韧性自然发火期胶体防灭火技术煤矿
一种基于重力热管调控的煤田火区热能转化分析系统
本发明属于热能测试与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热管调控的煤田火区热能转化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温度的升温控制模块、插入煤田火区模拟模块内部的热能提取模块、与热能提取模块相连接的温差发电模块以...
肖旸钟凯琪李青蔚芦星翟小伟邓军任立峰白广余尹岚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