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

作品数:5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2篇文学
  • 9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文学
  • 5篇小说
  • 4篇院校
  • 4篇本科
  • 4篇本科院校
  • 3篇叙事
  • 3篇教学
  • 3篇苍茫
  • 2篇地域文化
  • 2篇新建本科
  • 2篇新建本科院校
  • 2篇艺术
  • 2篇应用型本科
  • 2篇应用型本科院...
  • 2篇语言
  • 2篇题材
  • 2篇倪焕之
  • 2篇女性
  • 2篇文化
  • 2篇文艺

机构

  • 40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40篇吴云
  • 2篇王雪平
  • 1篇燕善敏
  • 1篇胡志强
  • 1篇李定春
  • 1篇杜成超
  • 1篇宋煜
  • 1篇顾陈耀
  • 1篇杨根喜
  • 1篇薛以伟
  • 1篇刘建
  • 1篇张洁
  • 1篇宋煜

传媒

  • 5篇文化创新比较...
  • 4篇戏剧之家
  • 3篇安康学院学报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电影评介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高教学刊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淮海文汇
  • 1篇徐州教育学院...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色文学”概念演变史
2022年
在诞生至今的百年历程中,“红色文学”概念时隐时现。1921年产生了用来指代苏俄革命文学的赤色文学;1929—1937年文学家与国民政府用红色或赤色文学批评或打压宣传共产主义的作品;1937年斯诺用红色戏剧称赞苏区戏剧;1958—1966年红色文艺被用来指代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文艺,红色歌谣等则被用来指代苏区文学;1978—1996年红色歌谣等继续指代苏区文学,但明显被边缘化;1996年红色经典横空出世,随后涌现出红色小说、红色散文、红色影视文学等诸多相关概念,其涵义却莫衷一是。“红色文学”应为彰显红色精神的文学作品,有由广到狭的四种不同内涵。
吴云
关键词:红色文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层级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使学生切实提高文学修养、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必要进行层级教学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以文学作品解读为主、文学史为辅,新发表文学作品解读与经典作品解读相结合的二元板块式教学内容;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讲、演、评为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以阅读、文献整理、课件制作、讲评、小论文等为主的多元作业模式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全程立体式考核方式。
吴云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是求善的”——张新科访谈录被引量:1
2019年
张新科认为文学是求善的,歌颂善良、赞扬美好、主持正义是他的文学功能观。他主张文学介入现实,作者要将思想蕴含于艺术之中,通过艺术来表现思想。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强调典型人物要能够折射特定时代的特征。他的长篇小说多为主旋律文学,采用双线结构,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弘扬正能量;而中短篇小说则通过单线结构表达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理工背景和海归学者的身份赋予张新科文学与科学结合、实地调研、国际视野等创作密码,使其迅速从文学新人蝶变成了著名作家。
吴云
关键词:主旋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论《苍茫大地》中的异域书写
2020年
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苍茫大地》讲述了革命先烈许子鹤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与其他革命历史小说相比,异域书写是该作的显著特征之一。泰国的华富里、德国的哥廷根、前苏联的莫斯科和海参崴分别被小说建构成华侨的他乡、自由思想的启蒙圣地、共产主义之都以及革命传奇的起点四个形象。《苍茫大地》中的异域书写通过对陌生化手法的巧妙使用,在丰富人物形象的同时,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突破了红色小说局限于中国大陆的缺陷,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使红色小说的写作具有了国际视野。
蒋赟吴云
葛亮《朱雀》中的文化知识硬伤探析
2021年
备受赞誉的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中存在大量错误的历史认知、使用不当或用错的词语以及偏颇的其他知识等硬伤,它们既来源于作家自身的精英心态,也与快餐化文学生产、捧场式文学评论、跟风式文学接受等社会现象密不可分。为减少小说中的知识硬伤,建议作家祛除精英心态,以虔敬、谨慎之心写作,出版社要切实担当起审校职责,评论家与作家以及作家与作家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评论时做到真诚、善意、实事求是,读者则要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拒绝以次充好的作品。
吴云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成绩突出的新建本科院校具有目标长远、思路明确,学科错位、服务需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攀强联外、平台坚实,师资卓越、模式创新等共同特征,其做法值得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以及联合培养水平不高院校的借鉴与贯彻。
吴云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个人——论《李秀成自述》中的“李秀成”形象
2011年
《李秀成自述》是一个存在虚构的叙事作品,其中的"李秀成"是接近却并不等同于真实历史人物李秀成的人物形象。这个"李秀成"的一生可分为"安分守贫"的"穷民"、"愚懞""迷"从的教徒、"骑在虎背,不得不由"的"佐乱"之将、认死求活的"失国"之囚四个阶段。他不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革命者,也不是罪恶滔天的匪徒,既不高尚,也不卑鄙,而是一个迷信、盲从、无知、本分、认真、善良、才华出众而又怕死的普通人。他参与了历史,但那是历史选择了他,他只是被动地遵从"天命"而已,是一个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个人。
吴云
关键词:《李秀成自述》
论雎宁大鼓中的人物形象及民间思想
2013年
睢宁大鼓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凄婉痴情的林黛玉、勇敢叛逆的陈妙常、美貌聪慧的貂蝉女、冲破厄运的姜子牙、求贤若渴的嘉庆帝、愚昧守旧的张大发、嗜酒如命的刘大楞等,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迥异的性格,经历着异样的人生。睢宁大鼓是睢宁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故事都蕴含着睢宁人纯朴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孝道思想、同情弱者的思想、重情重义的思想、热爱家乡的思想。
王雪平刘建吴云
将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文学中心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
2019年
徐州文学成就卓然,具备打造淮海经济区文学中心的基础。为将徐州打造成真正的区域文学中心,笔者建议徐州市通过实施文学高峰培育计划、文学精英提升计划、文学雏鹰培养计划、文学宣传提效计划、文学史料存档计划、文学阵地升级计划、文学群体促成计划、文学研究促进计划等八大计划,进一步繁荣徐州文学,同时通过成立淮海作协联盟、开展淮海作家活动、设立淮海文学奖、构建淮海文学史料库、创立淮海文学研究院、开展淮海文学宣传、整合淮海文学阵地等七项举措带动区域文学的整体发展。
吴云
雍容与“性灵”的“苏味”——苏州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艾雯散文
2019年
台湾著名散文家艾雯是离散流寓的苏州贵族小姐,14年惬意的苏州生活使她对苏州充满了贵族式的爱意和留恋。她的苏州题材散文塑造了苏州雍容闲适的前现代城市形象,悠逸的市民、怡情的饮食、特出的服饰、性灵的文艺、永恒的至景、隽永的风俗等书写使其成为苏州贵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堪称文学版的民国初、中期苏州民俗风物志。她将苏州贵族文化的精髓转化为散文美学和艺术技巧,创造了小而精巧、淡而高雅、质而实绮、广而率性、柔而有骨、变而守旧的"性灵"散文,在境外以独特的"苏味"艺术展现了苏州文化的卓然魅力。但苏州贵族小姐的身份成就了艾雯,也限制了她的思想和眼光,使其散文始终局限于闺秀散文之中。
吴云
关键词:散文地域文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