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神经根
  • 2篇神经根病
  • 2篇体感
  • 2篇肋间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1篇胸段
  • 1篇再出血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神经刺激
  • 1篇舒张
  • 1篇舒张压
  • 1篇体感诱发电位
  • 1篇躯体
  • 1篇躯体感觉
  • 1篇躯体感觉诱发...
  • 1篇痫性发作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吕卫红
  • 2篇焦俊杰
  • 2篇潘永华
  • 2篇陈天风
  • 2篇周立春
  • 2篇胡文立
  • 2篇刘艳伟
  • 2篇许兰萍
  • 1篇吴玥

传媒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分析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追踪调查 9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追踪年限平均 2 .2年 ,分析出血组和再次出血组病人的血压和其他临床特点。结果 再次出血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出血组 ,P<0 .0 1。再次出血组的收缩压亦高于出血组 ,P<0 .0 5。舒张压≥ 95mm Hg和收缩压≥ 2 0 0 mm Hg是再次高血压脑出血的直接相关因素。结论 高舒张压和高收缩压均与再次脑出血有关 。
胡文立刘艳伟吕卫红焦俊杰陈天风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舒张压再出血
中风后痫性发作及癫痫的再发因素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风 ,以试图揭示中风后痫性发作的再发因素。方法 对 415 2例住院的中风病人的所有曾经有过第 1次痫性发作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176例有痫性发作 (4.2 4% )。其中缺血性中风后痫性发作为 78例 ,出血性中风发作者为 98例。皮质病变 137例 ,占 77.84%。早期发作者 12 9例 ,晚期发作者为 47例。 136例 (77.2 7% )观察了 2年以上的病史 ,其中 5 6例发生了第 2次痫性发作。对于晚发者有 39例复发 ,早发者为 17例 ,(P<0 .0 1)。 5 6例复发者中 15例为单纯发作 ,41例为复杂发作。结论 出血性中风 ,枕叶、颞叶病变 ,大面积 (两叶以上 )脑梗塞 ,大量脑出血 (>40ml)及晚期发作者易发生痫性发作的复发。中风后癫痫应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 ;早期发作复发者少 ,1月后如不再发作可暂不予抗痫治疗 ,如出现第 2次发作应正规抗痫治疗。枕叶病变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关。
胡文立刘艳伟焦俊杰吕卫红陈天风
关键词:痫性发作癫痫中风
老年糖尿病患者肋间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 (ISEP)对评价老年糖尿病 (DM)患者躯干神经功能障碍的价值 ,并分析引起ISEP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5 2例正常人 ,35例老年DM病人在双侧第3、5、7、9肋间隙刺激 ,皮层C1、C2 记录ISEP ,同时进行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位、耳蜗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 ,并分析与血液生化检查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 :老年DM病人ISEP异常 2 6例 ,异常率 7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ISEP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呈正相关 (r=0 2 43~ 0 90 5 ,P =0 0 1~ 0 0 5 )。结论 :ISEP可客观评价胸部神经根病 ,可作为糖尿病病人胸段神经根病、肋间神经痛等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许兰萍潘永华吕卫红吴王月周立春
关键词:神经根病体感诱发电位肋间神经肌电图
胸段脊神经根病患者肋间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观察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应用肋间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ISEP)评价胸段神经根病的价值。方法 对 5 2名正常人、8例胸段脊神经根病患者 3、5、7、9肋间刺激 ,皮层 C1 、C2 记录 ISEP。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 2名正常人 ISEP潜伏期和侧间差检测值与性别、身高、体重无明显相关。病人组病侧 P1 、N2 明显延长 ,振幅减低。结论  ISEP可客观地评价胸部神经根病 ,是胸段神经根病、肋间神经痛等疾病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许兰萍吕卫红潘永华吴玥周立春
关键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肌电图神经根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