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少东

作品数:34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病毒
  • 12篇艾滋病
  • 10篇抗病毒
  • 10篇抗病毒治疗
  • 10篇病毒治疗
  • 9篇肝炎
  • 9篇丙型
  • 8篇丙型肝炎
  • 6篇影响因素
  • 5篇镇卫生院
  • 5篇卫生院
  • 5篇乡镇卫生
  • 5篇乡镇卫生院
  • 4篇卫生室
  • 4篇门诊处方
  • 4篇艾滋病病人
  • 4篇处方
  • 4篇村卫生室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机构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凉山彝族自治...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鞍山市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作者

  • 33篇叶少东
  • 8篇赵凤敏
  • 8篇崔颖
  • 8篇刘中夫
  • 6篇丁国伟
  • 6篇庞琳
  • 5篇俞海亮
  • 4篇吴久玲
  • 4篇黑发欣
  • 4篇巫琦
  • 4篇郭素芳
  • 4篇杨丽
  • 4篇王蕾
  • 4篇王蕾
  • 4篇杨丽
  • 3篇刘乃鹏
  • 3篇张洪波
  • 3篇王启兴
  • 3篇龚煜汉
  • 3篇李健

传媒

  • 9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三届非政府...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6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及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乡 (镇)卫生院发挥其功能提出政策建议。方法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了中、东、西部7省20...
崔颖王蕾叶少东阎升光方鹏骞杨丽巫琦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凉山州成人艾滋病病人服用复方新诺明的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AIDS)病人服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方法在凉山州抽取3个县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AIDS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复方新诺明使用情况、相关认知及医疗服务现况等,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13名病人,年龄中位数为37岁(IQR:32-42岁),以男性(69.98%)、彝族(86.68%)、农民(86.20%)为主。有21.55%(89/413)的调查对象报告服用过复方新诺明;医生推荐[比值比(OR)=578.2,95%可信区间(CI):121.6-5841.8]、上过学(OR=6.9,95%CI:1.9-25.2)、病人感知到用药的益处(OR=4.0,95%CI:1.3-12.0)是促进复方新诺明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凉山州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的使用率较低,应鼓励医生向病人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的益处和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病人对复方新诺明益处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病人病死率。
俞海亮龚煜汉马烨张彤东吉木子石宋本莉苗逢雨张石则叶少东王启兴刘中夫
关键词:复方新诺明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影响因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分析
崔颖杨丽王蕾叶少东于佳阎升光赵凤敏
11家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报告程序和提高病例报告数据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省的部分市、县级医院,对其2013年第1季度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1家医院,2013年第1季度共报告丙肝病例302例,漏报177例,总漏报率37.0%,其中市级医院漏报率为42.1%,县级医院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P=0.05)。在报告的302例丙肝病例中,不符合丙肝诊断标准的有36例,总误报率为11.9%,其中市级医院误报率为22.8%,县级医院为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1,P<0.0001)。结论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普遍较差,在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较严重的漏报和误报问题,应对医务人员加强丙肝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丙肝病例报告程序,提高报告数据质量。
崔妹娟庞琳黑发欣叶少东王晓春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例报告数据质量
2017-2019年哨点医院丙型肝炎基线特征及治疗现况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诊断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例的诊断类型、疾病进展及治疗等情况。方法在全国部分地区的二、三级医院设立监测哨点,对在哨点医院2017-2019年连续3年就诊中传染病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调查,了解其一般人口学特征、丙肝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及治疗等情况。采用χ2检验及χ2趋势检验对其诊断、治疗等情况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调查丙肝病例16241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7538例(占46.41%),确诊丙肝病例8703例(占53.59%);确诊病例中,急性60例(占0.69%),慢性8643例(占99.31%)。3年间肝病相关科室诊断病例的占比由62.23%下降至40.01%,而非肝病的内科及外科病例占比由不足30%提升至接近60%。二级医院确诊病例比例(26.27%)显著低于三级医院(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833,P<0.001),不同地区确诊比例也存在差异(P值均<0.001)。FIB-4>3.25的病例占35.78%,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趋势明显(χ2趋势=1159.624,P<0.001)。抗病毒治疗比例平均不足10%,二级医院抗病毒治疗比例极低(2.13%);但单纯保肝治疗的比例从2017年的30.40%下降到2019年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丙肝筛查发现力度逐年增加,但仅半数左右病例可以确诊,二级医院确诊能力尤其不足。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为慢性丙肝病例,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超过1/3,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丙肝抗病毒治疗比例低,二级医院远低于三级医院。亟需提高医患双方对丙肝的重视,加强丙肝确诊能力,提高丙肝抗病毒治疗覆盖面。
丁国伟庞琳王晓春叶少东黑发欣
关键词: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禄丰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实施后其处方用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对策,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用药行为。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结果调查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处方中,包含3~6种药品的比例分别为79.8%和76.9%,农村卫生室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比例(分别为81%和32.5%)高于乡镇卫生院使用的比例(分别为77.3%和20.2%)。参加合作医疗病人门诊处方中含3~6种药品的比例均高于非参合病人,且其处方中药品费用和治疗总费用也高于非参合病人。结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现象,应通过规范供方服务行为和购药渠道和改革现行的村医报酬支付机制等措施,以改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不合理,不安全用药状况。
崔颖杨丽王蕾叶少东阎升光于佳赵凤敏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处方
世界银行贷款卫生九项目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预防与控制项目简介
1998年根据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和国家艾滋病防治的需要,中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500万美元,在中央及山西、福建、广西、新疆四省(自治区)实施艾滋病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即世界银行卫生九项目。目的是增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叶少东
关键词:艾滋病非政府组织
文献传递
2015-2021年我国丙型肝炎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WHO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以来我国丙肝病例报告与哨点监测情况,为下一步推进我国消除丙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艾滋病哨点和丙肝人群哨点监测数据以及丙肝医院哨点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2021年新报告丙肝病例人口学特征、不同监测人群历年抗-HCV阳性比例,以及2017-2021年医院哨点监测人群抗-HCV检测人数、抗-HCV阳性比例、HCV核酸检测比例和抗病毒治疗比例等。结果2015-2021年全国历年报告丙肝病例数均在20万以上,40岁以上年龄组丙肝病例数占比超过75.00%,职业主要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在所有监测人群中,吸毒者抗-HCV阳性比例最高,由2015年的35.85%降低到2021年的25.30%。医院就诊人群的抗-HCV阳性比例由2017年的1.97%降至2021年的1.67%,新报告病例HCV核酸检测比例由55.13%提高至66.34%,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比例由9.42%提高至14.30%。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愿景后,我国丙肝核酸检测、抗病毒治疗等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实施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奠定了基础,但是丙肝诊断发现、抗病毒治疗等核心指标距消除目标差距较大,亟需全面落实消除丙肝各项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
李健庞琳李东民丁国伟叶少东葛琳汤后林刘中夫周宇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5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伊犁州3个乡级(喀尔墩乡、塔什库勒克乡和愉群翁乡)艾滋病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于2015年5月,由从事艾滋病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对象招募,纳入研究场所内18岁及以上、既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问卷调查者,共443例。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不符合逻辑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12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ART认知和ART依从性情况、参加"恰依"活动(当地流行的一种民间聚会活动)、家人告知、吸烟和饮酒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采用χ^2检验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12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1±8.0)岁,范围为19~67岁;男性占60.9%(251例),女性占39.1%(161例);依从ART者占75.0%(309例),其生存质量得分的P50(P25,P75)为56.31(50.55,59.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ART依从率[70.1%(176例)]低于女性[82.6%(133例)](χ^2= 8.16,P=0.005);有抑郁状况者ART依从率[78.0%(54例)]高于无抑郁状况者[63.5%(255例)](χ^2=7.52,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质量得分较高者依从ART的可能性较高(OR=1.06,95%CI:1.02~1.09);饮酒和告知家人HIV感染状况者依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较低(OR=0.26,95%CI:0.13~0.53;OR=0.31,95%CI:0.13~0.72);与无业者相比,职业为工人者依从ART
王威刘伟陈涛刘乃鹏郑迎军叶少东张月王学敏王桂珍张洪波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治疗依从性抗病毒治疗
项目干预措施对村级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价
2007年
目的:对项目地区村级卫生机构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评价项目干预措施对村医用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PPS抽样法确定调查的乡、村,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在样本村卫生室随机抽取30张处方,运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村卫生室药物统购率、有口服补液盐比例明显高于2001年;村卫生室在治疗感冒和腹泻时使用处方的比例明显上升;村卫生室抗生素、激素以及注射用药的使用比例均较2001年有明显降低。结论:项目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地区村级卫生机构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使用,规范了村医的用药行为,为我国农村地区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崔颖杨丽王蕾巫琦叶少东田晓波阎生光
关键词:合理用药村卫生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