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宝国

作品数:56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19篇白血
  • 19篇白血病
  • 16篇急性
  • 10篇淋巴
  • 10篇骨髓
  • 9篇粒细胞
  • 9篇基因
  • 8篇甲基化
  • 7篇血浆
  • 7篇血浆置换
  • 7篇早幼粒细胞
  • 6篇粒细胞白血病
  • 5篇酸钠
  • 5篇淋巴瘤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淋巴细胞白血...
  • 5篇基因甲基化
  • 5篇急性白血
  • 5篇急性白血病

机构

  • 25篇福建省漳州市...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4篇漳州市医院
  • 1篇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56篇叶宝国
  • 24篇游慧萍
  • 22篇林聪猛
  • 11篇林福安
  • 11篇沈建箴
  • 10篇杨素美
  • 9篇游旭闽
  • 8篇范丽萍
  • 8篇周艳贞
  • 7篇林骥
  • 6篇马旭东
  • 6篇周华蓉
  • 5篇陈宏浦
  • 4篇沈松菲
  • 4篇吴文乔
  • 4篇傅海英
  • 3篇郑凤苹
  • 3篇郭孟贤
  • 3篇吴荣娟
  • 3篇沈绿瑛

传媒

  • 15篇白血病.淋巴...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白血病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15例
本文报告1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DIC患者采用微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15例中男性12例,女性3例,中位数年龄29岁(14-54岁),全部病例采用RA诱导,RA口服60-80mg/日,直到完全缓...
游慧萍叶宝国林骥马旭东游旭闽
文献传递
巢式MSP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甲基化状态被引量:14
2007年
为了研究p16基因甲基化和缺失与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在成人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MSP)分析了82例各种亚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初诊或复发不同阶段p16基因的甲基化和缺失状态,并且在基因组硫化修饰PCR后克隆测序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8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p16基因甲基化的出现率为39.0%,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为41.4%,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为33.3%;初治AL患者为36.6%,而复发患者则为54.5%。82例AL患者中有6例p16基因缺失,缺失率为7.3%,在AML、ALL患者中分别为1.7%和20.8%。16例健康自愿者或非恶性血液病患者p16基因则未发生甲基化或缺失。结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甲基化比p16基因纯合缺失更具有意义;p16基因表达异常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范丽萍沈建箴叶宝国林福安傅海英周华蓉沈松菲喻爱芳
关键词:P16基因基因甲基化急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患者,女,21岁,以反复脱发、面部红斑1年伴发热,头痛20天入院。患者1年来反复脱发,面部红斑日照加剧。曾住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激素为主治疗好转。8个月前停药。5个月前症状加重伴下肢浮肿,尿少,又自服强的松(45mg/日)1个月病情好转。又停药。加天前开始不规则发热,头痛剧烈,
游慧萍叶宝国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狼疮并发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激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Ara-C治疗难治性白血病
2000年
目的 :应用去甲氧柔霉素 ( IDA)联合 Ara- C组成的 IA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观察其疗效。方法 :IDA5 mg/ d~ 10 mg/ d ivgtt连续 3 d,Ara- C10 0 mg/ d~ 2 0 0 mg/ d ivgtt连续 5 d为一疗程。结果 :5例难治性白血病 (急淋 4例 ,急非淋 1例 ) ,采用 IA方案治疗 1个~ 2个疗程后 ,完全缓解 3例 ,部分缓解 2例。结论 :应用 IA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取得较好疗效 ,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 ,粒细胞减少 ,未发现心、肝。
游慧萍叶宝国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ARA-C白血病
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对肿瘤细胞株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状态的检测被引量:11
2007年
本研究分析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株的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状态,阐明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n-MSP)分析20种恶性肿瘤细胞株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或细胞株的p15基因甲基化及缺失状态,并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的细胞中,Molt-4、Raji、KG1、CA46、SW480、NCE、SMMC-7221、NCI-H446细胞为部分甲基化,hn-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敏感性可达到1×10-5。正常人单个核细胞、HL-60、HeLa、HepG2、293、SGC7901、U266、CEM细胞则为p15非甲基化,而K562、NB4、GMC、Jurkat似乎显现p15基因缺失或突变。结论:p15基因甲基化或缺失在多种肿瘤,特别在恶性血液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对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hn-MS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林福安叶宝国沈建箴周华蓉傅海英范丽萍
关键词:P15INK4B基因甲基化基因缺失
47例骨髓穿刺干抽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1994年
作者分析该院发生的47例骨髓穿刺干抽的临床及病理改变,47例干抽占同期1319例骨髓穿刺的3.6%。根据骨髓细胞的密度和间质纤维增殖的程度,把干抽的原因分为4类:高细胞伴间质细胞增多19例(42.2%);间质细胞增多14例(1.1%);高细胞8例(17.8%)及低细胞4例(8.9%)。主要疾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0%),慢性白血病(14.9%),骨髓转移癌(10.6%),再障(6.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6.4%)。27例白血病占47例干抽的57.4%,其干抽原因与间质细胞增多和(或)高细胞性有关;骨髓转移癌的干抽与继发骨髓纤维化有关;再障的干抽与骨髓细胞显著减少有关。
叶宝国游慧萍林骥杨素美周艳贞吴文乔
关键词:病理分析骨髓
全髓白血病一例
1990年
现将我院发现一例包括粒系、单核系、红系和巨核系增生的全髓白血病报告如下:林某,男,23岁。以头昏疲乏2个月,伴胸骨疼1个月,发热1周于1988年6月1日住院。T38.4℃,P115次/分、贫血貌、皮肤无紫癜、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3cm,中度硬,睥未及。Hb 79g/L,WBC 41×109/L,分类:原粒4%,早幼粒5%,中幼粒1%,中性分叶12%,淋巴12%,原单5%,幼单54%,单核7%,POX阳性5%(幼稚细胞),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C3均在正常范围。
游慧萍杨素美叶宝国
关键词:胸骨压痛幼稚细胞分叶免疫球蛋白巨核细胞肾功能
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15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hn—MSP)的特性并了解p15基因甲基化和缺失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运用hn—MSP方法和基因组硫化修饰PCR(BSP)后直接测序方法,分析在25例初诊或复发不同阶段ALL患者以及部分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p15基因的甲基化和缺失状态,以10名健康者或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以Molt-4细胞株为阳性对照,以对照组单个核细胞为阴性对照,分析hn-MSP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n-MSP产物克隆测序结果与BSP结果一致,hn—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敏感性可达到1×10-5。25例ALL患者p15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68.0%(17例);25例ALL患者中3例p15基因外显子1缺失。对照组p15基因无甲基化或缺失。结论p15基因甲基化状态在ALL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hn—MSP对分析p15基因甲基化状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林福安叶宝国沈建箴林聪猛范丽萍周华蓉傅海英
关键词:甲基化基因缺失MOLT-4细胞株
光滑念珠菌两性霉素B耐药株的体外诱导及其耐药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体外诱导光滑念珠菌两性霉素B(AMB)耐药株,检测耐药株耐药基因CYP51A、CYP51B、CDR1、CDR2、MDR1、MDR2、Yap1、Sho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AMB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先以MTT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光滑念珠菌对AMB的敏感性,再用AMB体外诱导其耐药株,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野生株与耐药株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光滑念珠菌野生株有CYP51A、CYP51B、CDR1、CDR2、MDR1、MDR2、Yap1、Sho1基因低水平表达,而耐药株CYP51A、CYP51B、CDR1、CDR2、MDR1、MDR2、Yap1、Sho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野生株与耐药株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光滑念珠菌对AMB耐药与CYP51A、CYP51B、CDR1、CDR2、MDR1、MDR2、Yap1、Sho1基因过度表达有关,AMB可诱导麦角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外排泵基因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过表达,从而产生耐药性。
黄金梅叶宝国沈建箴吴淡森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两性霉素B耐药
以皮肤浸润为复发症状的APL3例被引量:2
2002年
沈绿瑛叶宝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皮肤浸润APL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