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6篇骨折
  • 4篇腰椎滑脱
  • 4篇腰椎滑脱症
  • 4篇疗效
  • 4篇滑脱
  • 4篇滑脱症
  • 4篇钢板
  • 3篇钉棒系统
  • 3篇融合器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钉
  • 3篇椎弓根钉棒
  • 3篇椎弓根钉棒系...
  • 3篇肱骨
  • 3篇肱骨外科
  • 3篇肱骨外科颈
  • 3篇肱骨外科颈骨...
  • 3篇外科

机构

  • 12篇福建中医药大...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7篇刘春华
  • 10篇徐杰
  • 9篇周仕国
  • 6篇林院
  • 5篇陈长贤
  • 4篇罗奋棋
  • 4篇王汉龙
  • 4篇柯晓斌
  • 3篇黄惠梅
  • 2篇刘联群
  • 2篇吴志强
  • 1篇翁文水
  • 1篇俞云龙
  • 1篇郑武
  • 1篇郑武
  • 1篇王钦奋
  • 1篇林克凤
  • 1篇黄霄云
  • 1篇田东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及Depuy脊柱内固定系统。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的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3~24个月随访。术前与术后2周,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腰椎生理前凸角、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达97%。所有患者滑脱节段全部融合,内固定材料位置、形态正常,无松动、移位等征象,无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固定方法切实可行,能提供理想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提高脊柱的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周仕国徐杰刘春华
关键词:椎弓根钉棒系统CAGE融合器腰椎滑脱症
全膝关节置换:股内侧肌下与内侧髌旁入路的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目前国内全膝关节置换以内侧髌旁入路为主,创伤大、恢复慢,而经股内侧肌下入路更符合正常解剖,能完整保留伸膝装置,临床对于二者的相关比较研究极少。目的:对比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55例(70膝)膝关节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股内侧肌下入路组26例(35膝)和内侧髌旁入路组29例(35膝),分别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疼痛度、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假体力线对位以及并发症情况。所有假体均选用Johnson&Johnson公司旋转平台的Sigma型假体。结果与结论:55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假体松动或移位等并发症。所有假体均获得正确的力线对位。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患者置换手术时间大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0),而切口长度、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置换后3d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均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早期疗效显著优于经内侧髌旁入路,而2种入路在假体力线对位方面无差异。
徐杰刘春华周仕国林院
关键词: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伸膝装置早期疗效
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及H反射的检测、常规针极检测。结果 48例中35例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异常率73%。被检测的周围神经中共检查381条神经(双下肢胫神经93、腓总神经96、腓浅神经96、腓肠神经96),异常率达21%(81/381)。肌电图检查48例中,23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48%,共检查肌肉532块,肌肉异常91块,肌肉异常率17%,提示L_5、S1根神经源性损害7例患者占百分比15%(7/48),L_5神经根损害占23%(11/48),L_(4、5)神经根损害17%(8/48),L4、5、S_1神经根损害19%(9/48),L_(3、4、5)神经根损害6%(3/48),L_(3、4、5)、S1神经根损害6%(3/48),S1神经根损害2%(1/48)。F波潜伏期的异常率与腰椎神经根的部位密切相关,当根性损害主要累及L4、L_5神经部位时,F波传导异常率较高73%(35/48)。H反射潜伏期的异常率与骶1神经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48例患者中,23例患者H反射未引出,异常率达48%(23/4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的功能状态,还可以确定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3]。
柳三凤王汉龙翁文水柯晓斌刘春华刘联群陈长贤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电生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病
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区与盘源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区(HIZ)与盘源性下腰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7-10出现腰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上HIZ的30例下盘源性腰痛患者,14例MRI 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A组),16例MRI T1加权像上呈低或等信号(B组)。30例均行X线片及CT检查,结合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观察HIZ的真实性质,并分析HIZ与下腰痛的相关性。结果 B组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腰椎间盘退变,均行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显示纤维环破,并且疼痛复制阳性。A组在CT扫描后发现局限性高信号区为后方纤维环钙化或骨化。腰椎间盘MRI T2加权像上HIZ与下腰痛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χ~2=4.570,P=0.030)。结论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与盘源性下腰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盘源性腰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刘春华陈长贤吴志强王汉龙赖展龙柯晓斌张永清郑春锋
关键词:盘源性下腰痛T2加权像
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重建,股骨端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胫骨端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选择自体半腱肌、半膜肌肌腱作为移植物,于对抗下拉紧固定。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一期愈合,均未出现感染、移植肌腱断裂、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Lysholm评分为(54.0±6.1)分,术后为(87.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P<0.01)。本组中优18例,良3例。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自体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具有操作简单、移植物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周仕国徐杰刘春华
关键词:关节镜自体肌腱交叉韧带重建
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的ASI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0个月。ASIA评分:术前为(48.15±17.23)分,术后3周为(61.42±17.34)分,末次随访为(64.11±16.93)分;术后3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融合节段3-12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影像学复查显示减压充分、内固定位置良好。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均无cage移位、沉陷及钢板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周仕国徐杰刘春华林克凤王钦奋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颈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
胫骨Rosai-Dorfman病一例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报道1例胫骨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9月收治1例56岁RDD女性患者,因右膝关节反复疼痛1年入院。影像学检查示右胫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界可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为27 mm/1 h,C反应蛋白正常。初步诊断为右胫骨上段肿瘤。在局麻联合静脉全麻下行右胫骨上段肿瘤活检,彻底刮出病灶周围破坏骨质。结果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胫骨上段RDD。术后1周,右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自觉无活动受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从术前7分改善至2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00°提高至115°。患者获随访14个月,无复发。结论原发胫骨RDD除疼痛外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后预后良好。
刘春华徐杰黄惠梅周仕国林院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被引量:12
2012年
2008年3月-2011年1月,我科根据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采用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周仕国刘春华徐杰黄惠梅
关键词:入路后外侧三踝骨折
过伸复位下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下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早期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测量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前后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36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36个月。本组平均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量(300±25)ml,术后引流量(200±30)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血管损伤,无椎弓根钉棒松动、移位、断裂以及复位丢失等相关并发症。术后1周、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矫正程度、椎管正中失状径及椎管面积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过伸复位下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早期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创伤小、良好骨块复位、固定牢靠、椎管容积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柯晓斌刘春华陈长贤王汉龙赖展龙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过伸复位内固定
应用MIPO技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植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治疗复杂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
徐杰刘春华周仕国林院罗奋棋郑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