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为青

作品数:2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肿瘤
  • 8篇基因
  • 8篇靶向
  • 7篇腺癌
  • 7篇多肽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噬菌体
  • 6篇噬菌体肽库
  • 6篇肽库
  • 6篇菌体
  • 5篇靶向性
  • 4篇蛋白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共培养
  • 4篇肿瘤靶向
  • 4篇肿瘤靶向性
  • 4篇细胞浆
  • 4篇细胞肿瘤

机构

  • 1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3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7篇刘为青
  • 14篇董坚
  • 8篇陈明清
  • 8篇杨军
  • 6篇高嫦娥
  • 6篇洪敏
  • 5篇董坚
  • 4篇缪延栋
  • 4篇刘流
  • 4篇张克健
  • 4篇李文亮
  • 4篇王志强
  • 3篇耿计伟
  • 3篇李臣
  • 3篇周华华
  • 3篇熊秋霞
  • 2篇张楠
  • 2篇李秋恬
  • 2篇文政琦
  • 1篇袁明龙

传媒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细胞治疗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意义和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方式,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体细胞治疗作为生物治疗中的重要技术与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疗形式。本文就国内外体细胞治疗的发展及其与化疗、微创介入、肿瘤靶向药物结合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做一评述。
洪敏刘为青董坚
关键词:体细胞治疗肿瘤生物治疗树突状细胞
BALB/c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建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建立BALB/c小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方法以BALB/c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腹腔脾脏内(分为保脾组和切脾组)、直肠粘膜内注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0.2ml(浓度为1×107 ml),观察小鼠平均生存期、成瘤情况、肝转移率、肝脏转移肿瘤大小和其他脏器的转移情况。结果这3种方法均能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切脾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28±5)d,肝转移率为100%,均有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保脾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30±5)d,肝转移率为95%,均有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直肠黏膜内注射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20±5)d,肝转移率为30%,无肺、胃、膈肌转移及腹水形成。结论保脾组和切脾组比直肠黏膜注射组的成瘤率、转移率更高,小鼠平均生存期较长,同时也增加了其他脏器的肿瘤转移率,建模更稳定,观察期能更好地完成各项指标的评价。
王跃刘为青陈明清张楠田晰晰
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肿瘤模型
APC、MYH及AXIN2基因突变检测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胚系突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中已收集的云南省遗传性大肠癌标本库中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 A P)家系标本进行F A P常见致突变基因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的筛查,对APC基因筛查为阴性的标本则进一步行MYH(Mut Y Homologue)基因及轴抑制蛋白(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基因检测,探讨FAP家系患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方法:利用已建立的云南省遗传性大肠癌标本库中家系标本进行DNA的提取,PCR特异性扩增APC基因所有外显子和启动子区域,分析APC基因及其启动子是否存在点突变;对于APC基因筛查未见突变者,继续行MYH和AXIN2基因全外显子检测.结果:在所选的5个FAP家系成员的DNA中,1个家系中的1例患者检测出A P C基因新的突变(100025_100028het_dup AGAA),其余4个家系患者未检测到APC基因致病性突变;而对于APC基因突变阴性者进行的MYH基因突变筛查中,其中一个家系中的1例患者发现了新的突变(11198_11200het_del TGT);而在AXIN2基因检测中,检出4个同义突变,其中,同义突变c.2062C>T(p.L688L)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结论:相较于国内外同类研究报道,云南省FAP家系成员APC基因突变检出率较低,针对MYH及AXIN2基因检测同时也应作为FAP致病基因筛查的靶点.
杨军刘为青李文亮陈诚珠珠王志强董坚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
乳腺癌特异性多肽介导的HSV-TK/GCV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杀伤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特异性转导多肽PI介导的HSV-TK/GCV抗瘤系统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靶向杀伤作用。方法:以PCR从质粒pORF-HSV-TK中扩增目的基因PI-TK,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pET-28a(+)-PI-TK载体,转化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PI-TK融合蛋白,利用His-Tag对其进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PI-TK融合蛋白。将不同质量浓度的PI-TK融合蛋白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联合更昔洛韦(ganci-clovier,GCV)作用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获得纯化的PI-TK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PI-TK融合蛋白表达正确。单独PI-TK融合蛋白不影响MDA-MB-231细胞的形态和增殖,但PI-TK融合蛋白联合GCV能剂量依赖性靶向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200μg/ml PI-TK+10 mg/LGCV作用的抑制率达(68.9±7.57)%;PI-TK联合GCV抑制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152.64μg/ml。上述各作用对MDA-MB-435细胞均无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多肽PI介导的HSV-TK/GCV抗瘤系统可靶向杀伤MDA-MB-231细胞。
耿计伟董坚刘为青高嫦娥熊秋霞缪延栋周华华李秋恬李臣
关键词:MDA-MB-231细胞靶向性
乳腺癌基因治疗特异性多肽载体的研究
目的:筛选特异性进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小肽,研究该小肽的细胞靶向性及体外转导活性,探讨其作为肿瘤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行性,为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
刘为青
关键词:噬菌体肽库基因靶向治疗
文献传递
HSV-TK+GFP/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胰腺癌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HSV-TK+GFP/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胰腺癌细胞系MPC体外及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通过RT-PCR从基因组文库中扩增出HSV-TK基因全长CDS序列,并将其与GFP基因定向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SV-TK+GFP.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小鼠胰腺癌细胞株MPC细胞,得到带有HSV-TK和GFP基因的MPC/HSV-TK+GFP细胞,并将其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HSV-TK+GFP导入小鼠胰腺癌细胞株MPC细胞.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当MPC/HSV-TK+GFP细胞数占混合细胞10%时,低浓度(20mg/L)的GCV就可将50%左右的肿瘤细胞杀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GCV可明显抑制MPC/HSV-TK+GFP细胞在昆明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结论:HSV-TK和GFP基因转入小鼠胰腺癌细胞株MPC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HSV-TK+GFP/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小鼠胰腺癌均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刘为青杨军董坚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胰腺癌小鼠
乳腺癌特异性多肽介导生物大分子体内外效应
2012年
探讨乳腺癌特异性多肽PI携带外源性生物大分子靶向抗肿瘤的作用.将分离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PI-EGFP与靶细胞MDA-MB-231体外共培养,探讨融合蛋白与靶细胞的结合能力;将此融合蛋白经尾静脉及肿瘤局部注射入荷瘤裸鼠体内,探讨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程度;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诱导表达、分离纯化、鉴定获得的融合蛋白PI-HSV-TK,将不同浓度的融合蛋白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经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作用后,探讨PI-HSV-tk对细胞的靶向杀伤效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靶细胞内可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经尾静脉及局部注射融合蛋白PI-EGFP后,在不同组织器官可见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在尾静脉注射组的肾脏和肿瘤部位可检测到荧光信号,而局部注射组仅在肿瘤部位可检测到;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I-tk;分离纯化获得高效表达的PI-TK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正确;CCK-8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CV对转导融合蛋白的MDA-MB-231细胞有杀伤作用,IC50值为152.64μg/mL.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多肽能携带生物大分子进入靶细胞,并携带具有杀伤效应的物质,使其发挥靶向治疗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多肽作为靶向性载体奠定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耿计伟高嫦娥刘为青熊秋霞缪延栋周华华董坚
关键词:靶向治疗
以乳腺癌细胞为靶标筛选的二硫环化多肽FITC-PI跨膜转运机制研究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仅对人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肺癌细胞(Calu-1)这两种细胞系具有特异亲和性的11肽,将其进行FITC荧光标记后我们观察到其能够穿膜进入MDA-MB-231和C...
刘为青
关键词:跨膜转导
文献传递
人乳腺癌细胞特异性多肽跨膜转导机制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特异性多肽PI的跨膜转导机制。方法:合成PI肽链,并在其N端进行FITC标记;探讨FITC-PI的跨膜转导与MHC-Ⅰ表达的关系,利用MHC-Ⅰ抗体阻断MDA-MB-231细胞和Calu-1细胞表面MHC-Ⅰ抗原,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基因分析;探讨FITC-PI的跨膜转导是否与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有关,抑制剂制霉菌素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FITC-PI分布情况;探讨FITC-PI跨膜转导是否与2株细胞表面相同的膜蛋白有关系,膜蛋白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2株细胞膜蛋白,双向电泳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MHC-Ⅰ抗体阻断后,2株细胞内仍可见FITC-PI分布,基因位点分析显示2株细胞HLA-A、B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加入制霉菌素后,镜下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FITC-PI分布减少;双向电泳初步分析2株细胞膜蛋白图谱共有11个相同的蛋白点。结论:PI的跨膜转导机制不单一,其一,部分由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机制,其二,可能与2株细胞表面相同的膜蛋白有关系,此研究为将来继续探讨其跨膜转导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缪延栋陈青高嫦娥刘为青熊秋霞耿计伟李秋恬李臣董坚
关键词:细胞穿透肽乳腺癌跨膜转导
旋覆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旋覆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成:每1000ml用量:水朝阳旋覆花提取物10.0~10.5g,1,2丙二醇100~150ml,氯化钠8.5~9.0g,注射用水余量。旋覆花注射液分子式:C<Sub>19</Sub...
董坚陈明清洪敏刘为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