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刚

作品数:17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骨折
  • 3篇腰椎后
  • 3篇腰椎后路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后路
  • 2篇端部
  • 2篇断骨
  • 2篇腰椎退行性
  • 2篇腰椎退行性疾...
  • 2篇增龄
  • 2篇增龄性
  • 2篇置入
  • 2篇融合手术
  • 2篇退行性
  • 2篇退行性疾病
  • 2篇髋臼
  • 2篇螺栓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7篇侯刚
  • 11篇姚辉
  • 10篇赵慧清
  • 8篇徐义春
  • 6篇陈建庭
  • 5篇张宇
  • 5篇张育斌
  • 4篇张俊斌
  • 3篇陈明娟
  • 3篇卢华定
  • 3篇钟招明
  • 2篇陈碧英
  • 2篇吕璐璐
  • 1篇王昆
  • 1篇蔡林
  • 1篇戴驭虎
  • 1篇戎利民
  • 1篇王其友
  • 1篇舒涛
  • 1篇何炜

传媒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发育与椎体生理性旋转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椎体生理性旋转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50例因肺部或纵隔内疾病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被证实无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的CT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三个组,各50例,幼儿组年龄为0~3岁,少儿年组为3~11岁,青年组为11~16岁。各组男女比例为1/1。椎体旋转角度的测量采用HO等人提出的角平分线法进行测量。分别对各个年龄组T2~12椎体旋转度进行测量。结果幼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24±1.80)°^(1.72±1.01)°。少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38±0.97)°^(1.18±1.36)°。青年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52±1.23)°^(2.03±1.22)°。在T6节段幼儿组旋转角度明显大于少年组(P<0.01),在T7节段少年组旋转角度明显小于青年组(P=0.03)其余之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正常人椎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旋转。椎体的旋转角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到达成年后椎体旋转角度趋于稳定。
侯刚陈明娟戎利民陈建庭陈昌燕
关键词:椎体CT年龄发育
氧化应激与大鼠增龄性骨量减少关系的初步探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大鼠增龄性骨量减少之间的关系,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6及18月龄Wistar大鼠各20只,按月龄分为幼年、中年、老年3组,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氧化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用双光子骨密度仪测定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值。结果(1)与幼年组、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而幼年组与青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老年组与幼年组、青年组比较,AOPP、MDA含量升高(P<0.01),而幼年组与青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OD活力则显示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各组之间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股骨骨密度与AOPP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640;P<0.01);与MDA含量负相关(r=-0.421;P<0.01),与SOD活力正相关(r=0.483;P<0.01),与NO含量无相关性(r=-0.246;P>0.05)。结论随着大鼠年龄的增加,骨量逐渐减少,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增高,提示氧化应激与大鼠增龄性骨量减少关系密切。
张育斌陈建庭钟招明张宇侯刚
关键词:氧化应激增龄性BMDAOPPMDA
一种脊柱旋转测量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脊柱侧凸椎体旋转畸形的测量方法。方法以3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T片为研究对象,选取顶椎过双侧横突最大径线平面,测量横突的长度和横突轴线与椎体的交角。用新方法和Ho法分别测量椎体旋转角度,新方法为分别过双侧横突最外侧引2条与椎体外缘相切的线,2条切线形成1个交角,该角的角平分线与矢状面的交角即定义为椎体的旋转角。结果 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P=0.56)。使用新方法测量30例患者椎体旋转角,测量者内部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测量者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且稳定性高的脊柱旋转测量方法。
侯刚陈建庭张宇张育斌李致涵陈明娟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摄影测量法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异体骨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与异体骨植骨联合跟骨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4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于跟骨体部残留的缺损处进行植骨,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分为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和异体骨组。其中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22~52(34.46±7.33)岁;SandersⅡ型8例,Ⅲ型11例,Ⅳ型9例。异体骨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4~55(36.40±7.93)岁;Sanders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B觟hler角变化情况,并采用Maryland评分对术后12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并获得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各自B觟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骨组术后5例出现伤口并发症,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组2例发生切口边缘坏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8,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使用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方法效果良好,与异体骨相比,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应用于跟骨骨折效果相当,但无排斥反应,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许文斌徐义春姚辉侯刚赵慧清吕璐璐
关键词:跟骨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一种带阻挡螺栓的髓内钉及其瞄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阻挡螺栓的髓内钉及其瞄准系统,属于髓内钉技术领域,包括主杆、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通孔、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滑槽,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设置在主杆的近端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设置在主杆的...
赵慧清徐义春侯刚姚辉张俊斌许文斌刘凯华桑园
一种带阻挡螺栓的髓内钉及其瞄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阻挡螺栓的髓内钉及其瞄准系统,属于髓内钉技术领域,包括主杆、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通孔、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滑槽,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设置在主杆的近端部,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设置在主杆的...
赵慧清徐义春侯刚姚辉张俊斌许文斌刘凯华桑园
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8例获得6~32个月随访,骨折X线愈合时间平均14.2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4—97分。无骨折不愈合、感染、内固定松动等。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能有效地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
卢华定侯刚赵慧清姚辉王昆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
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计算机导航对于提高髋臼置入精度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计算机导航对于提高髋臼置入精确度的意义。[方法]2008年7月~2009年10月对56例髋关节病变患者(均为单侧髋)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使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组26例26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14.3)岁,未使用计算机的传统小切口手术组30例30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12.9)岁。比较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及髋臼假体角度,分析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计算机导航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Harri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别。手术切口导航组(4.9±0.65)cm,明显小于传统组(8.0±0.8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术中失血量为(373.9±124.55)ml,术后引流量(488.9±225.36)ml,明显小于传统组术中失血(513.7±121.92)ml及术后引流(628.7±193.9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术后所测前倾角为(15.5±2.2)°,外展角为(41.0±1.6),传统组分别为(19.4±2.5)°和(45.5±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导航组术后所测数值更集中于术前所设定的理想值(术前设定理想的前倾角为15°,外展角40°)。导航组术后1例发生大转子骨折无移位,传统组术后1例发生假体下骨折,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计算机导航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并提高髋臼的置入精度。
姚辉卢华定侯刚赵慧清吕璐璐
关键词:小切口关节成形术髋臼
计算机辅助置入髋臼假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计算机辅助置入髋臼假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从计算机导航软件中获取术中显示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并于术后骨盆平片上测算髋臼假体角度。结果术后1例假体下骨折,1例大粗隆骨折但无移位。平均切口长度(4.9±0.7)cm,手术时间(78.0±28.4)min,术中失血量(378.5±137.4)ml,术后引流量(551.6±257.1)ml。术中导航系统显示的前倾角与术后影像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展角差异则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导航显示的髋臼杯方位全部位于Lewinnek安全区,术后影像所测显示有25例83%位于Lewinnek安全区,其余5例前倾角均位于安全区,而外展角则超出安全区。结论术中导航系统显示的前倾角有着较高的可靠性,而外展角的可靠性则较差。导航辅助置入髋臼假体前倾角的准确性较高,而外展角准确性则稍差。
姚辉蔡林卢华定侯刚赵慧清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臼
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高龄患者主要特指80岁及以上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高龄患者多数症状重,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围术期心肺功能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成功地开展手术治疗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的关键。本院对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
姚辉徐义春侯刚陈碧英戴驭虎
关键词:高龄腰椎退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