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凤田

作品数:263 被引量:808H指数:11
供职机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72篇生物学
  • 31篇文化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0篇细胞
  • 46篇教学
  • 40篇生物化学
  • 28篇蛋白
  • 28篇基因
  • 22篇肿瘤
  • 22篇克隆
  • 21篇噬菌体
  • 21篇淋巴
  • 21篇菌体
  • 21篇分子
  • 18篇活性
  • 18篇分子生物学
  • 17篇原核表达
  • 16篇生物学
  • 16篇淋巴细胞
  • 13篇凋亡
  • 12篇B淋巴细胞
  • 11篇细胞刺激
  • 11篇B淋巴细胞刺...

机构

  • 24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生物化学与分...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匹兹堡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94...
  • 2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63篇何凤田
  • 52篇李蓉芬
  • 42篇彭家和
  • 41篇连继勤
  • 39篇黄刚
  • 32篇张艳
  • 31篇龚薇
  • 31篇高会广
  • 25篇张立
  • 24篇江渝
  • 23篇杨朝辉
  • 18篇钟小林
  • 18篇郑英如
  • 16篇曾益军
  • 15篇陈姗
  • 15篇戴双双
  • 14篇朱锡华
  • 14篇吉清
  • 12篇娄桂予
  • 12篇李渝萍

传媒

  • 5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9篇免疫学杂志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篇生命的化学
  • 9篇医学分子生物...
  • 8篇中国生物化学...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6篇重庆医学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医学教育探索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23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17篇2008
  • 6篇2007
  • 20篇2006
  • 21篇2005
  • 21篇2004
  • 17篇2003
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2年
自从第一个单克隆抗体产生以来,单抗已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治上。为了克服传统的鼠源性单抗存在的弊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包括对鼠源性单抗的改造、人源性单抗的研制及对抗体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造,尤其是以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核糖体展示技术和转基因/转染色体小鼠技术为代表的人源性单抗制备技术的研制最为瞩目。本文就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陈永锋胡建林何凤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
一种抗恶性淋巴瘤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恶性淋巴瘤融合蛋白,其包含人激活蛋白-1的抑制剂SARI和人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突变蛋白msBAFF,其中msBAFF是人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217-224位氨基酸被2个甘氨酸取代后的突变体。本...
何凤田张立杨朝辉
文献传递
The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iver X receptor-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baff expression
Background:B cell activation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 is a member of TNF family and an importa...
黄艳黄刚曾益军何凤田
文献传递
TO901317抑制叉头盒蛋白M1表达并影响HepG2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特异性激动剂TO901317对HepG2细胞中叉头盒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的表达及对HepG2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TO901317(终浓度分别为0.5、5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并用CCK-8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的TO901317(终浓度0.5、5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 h后,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G1期细胞数占间期所有细胞数的百分比为(52.98±2.53)%、0.5μmol/L TO901317处理组为(61.32±2.36)%、5μmol/LTO901317处理组为(70.40±4.65)%,表明TO901317能够剂量依赖性诱导HepG2细胞G1期阻滞(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D(450)为(1.53±0.07)、0.5μmol/L TO901317处理组为(1.25±0.09)、5μmol/L TO901317处理组为(1.06±0.06),表明TO901317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P<0.05)。结论肝X受体诱导HepG2细胞的G1期阻滞,并且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其原因之一可能由于抑制了细胞周期蛋白关键调节因子FOXM1的表达。
胡长江张艳黄刚张立申晓冬高敏何谐曾益军何凤田
关键词:HEPG2细胞
自主实验设计在七年制教学中的尝试被引量:1
2003年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将来运用较多的工具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基本生化技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为了加强对医学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连续 2年在七年制的实验教学中试行了以自主实验设计取代以往单纯的操作考试的实验考核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陈姗何凤田李蓉芬周建新彭家和江渝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素质教育
人类bc1-2 cDNA在哺乳类细胞中的表达及反义bcl-2对U93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该文借助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s-bc1-2 cDNA转染于三种哺乳类细胞,建立了组成性稳定表达bc1-2的细胞模型,观察了模型细胞生长特性及对某些致凋亡因素的抵抗作用;进一步利用反义bc1-2 ODN与bc1-2表达细胞U...
何凤田
关键词:BC1-2逆转录病毒载体U937细胞系白细胞抗原
人APRIL_(105-25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04年
目的 :克隆并表达人可溶性增殖诱导配体 (sAPRIL ,即人APRIL10 5 2 50 ) ,为探索其在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以及促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从GENBANK中查找人APRIL蛋白 (编号 :0 75 88)序列 ,取其部分胞外 (APRIL10 5 2 50 )序列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扁桃体总RNA中扩增出人APRIL10 5 2 50 基因 ,测序后将克隆载体经酶切并构建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纯化蛋白。结果 :经克隆测序后进行同源比较 ,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即为人APRIL10 5 2 50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达 43 6% ,获得纯化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与表达、纯化了人APRIL10 5 2 50 基因 。
戴双双何凤田张艳李蓉芬杨朝辉彭家和
关键词:基因克隆测序纯化扁桃体表达量
肝X受体对内皮素-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生成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广泛参与各类炎症反应过程,并且与肺部炎性损伤的关系十分密切。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是一个具有...
高敏曾益军钟丹申晓东张立许志臻彭家和何凤田
文献传递
改进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军医学员的综合素质被引量:3
2009年
培养高综合素质的军队高级医学人才是军医大学的主要任务,作者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前调研、课堂教化及课外引导,充分掌握生物化学教学在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将综合素质培养融合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李渝萍戴双双张艳赵力陈彬连继勤何凤田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盐酸青藤碱诱导EA.hy926细胞自噬及其在抗炎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提取物盐酸青藤碱诱导人内皮细胞EA.hy926自噬的机制及其在抗炎中发挥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别以终浓度为50、100μg/mL的盐酸青藤碱处理12h后的EA.hy926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ERK2、磷酸化ERK2及炎症细胞因子HMGB1表达变化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吖啶橙染色的经盐酸青藤碱诱导后EA.hy926细胞酸性小体变化情况。结果经终浓度为50、100μg/mL的盐酸青藤碱处理EA.hy926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100μg/mL的盐酸青藤碱可使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0.67±0.05)及ERK2的磷酸化水平(1.08±0.05)上调(P<0.05),ERK抑制剂U0126可使LC3Ⅱ表达下调(P<0.05)及EA.hy926细胞中酸性小体减少;盐酸青藤碱可抑制EA.hy926中LPS诱导的HMGB1表达,自噬抑制剂氯喹可逆转该细胞中盐酸青藤碱对LPS诱导HMGB1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盐酸青藤碱可通过ERK通路诱导EA.hy926细胞自噬,该自噬过程是盐酸青藤碱下调炎症细胞因子HMGB1进而发挥抗炎活性的机制之一。
杨亭倪振洪龚薇何凤田
关键词:盐酸青藤碱自噬HMGB1ERK抗炎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