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作敏
- 作品数:2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重新认识晚清基督教民——兼评义和团运动中“打杀”教民现象被引量:3
- 2005年
- 少数教民依恃洋教仗势为恶,为非作歹,激起教案,严重损害了教民的整体形象。然而,就多数教民而言,其来源或为精神失据,需要寻找精神安慰,或生活无着,为贫病饥寒所迫的社会弱势团体;其入教动机或是虔诚的信教者,或是“吃教”、“恃教”者。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少数痞匪教民恃教欺人,教士和官府对此加以袒护有一定关系。但在义和团运动中,多数教民是爱国的、善良的,他们被误杀是值得同情的。义和团“打杀”教民,有失于盲目仇杀,与小生产者的狭隘性有关,不过主要因素为封建顽固势力排外仇教政策的带头“示范”作用与受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
- 于作敏
- 关键词:晚清基督教教民教案义和团运动
- 理论的创新与创新的理论被引量:1
- 2004年
- 江泽民围绕理论创新问题提出了理论创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等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创新理论成果,十六大报告是理论创新的最新篇章。
- 于作敏
- 关键词:十六大报告
- 西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以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产生为例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西学东渐"的发生,以学术分科为特色的现代学术知识体系被引入中国,图书馆学在现代知识分科体系中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同时在社会功能的定位上,由于受西方公共图书馆观念的影响,凸显了其教育化、公共性的一面。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东渐"、输入中国,大致经历了规模东瀛、取法泰西与致力本土化三个阶段。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不仅重视借鉴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以奠定"中国图书馆学"的科学性基础,还注意吸取西方图书馆学中的技术、方法运用于本土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形成中国特色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方法与应用技术。无论是学科基本理论层面,还是学科应用层面,中国图书馆学的创立都是经过了从借鉴西方(包括以日本为中介)到实现本土化这么一条路径。
- 于作敏
- 关键词:图书馆学清末民初
- 李大钊与北京大学图书馆
- 2004年
-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于1918年1月接替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主持馆政历时5年。1817年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主持校务后致力推行改革,改革的内容就包括将藏书楼改为图书馆。1917年底,李大钊接到已就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章士钊来信,
- 于作敏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藏书楼
- 关于全民阅读的几点思考
- 2018年
- 全民阅读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每个家族家庭、每个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师生要做全民阅读的表率;要阅读马列、国学与西学经典,阅读理论、学术前沿著作,阅读或关注年度热门新书,阅读与所学专业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或感兴趣的书籍;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实践,阅读与思考、写作,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促进全民阅读健康发展。
- 于作敏俞祖华
-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国学经典读书
- 略谈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 2005年
-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既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既要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还要在培育学习型个人,建设学习型学校,发展学习型小区、学习型城市中发挥作用,确立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化社会中的文化中心、学术中心、学习中心的地位。
- 于作敏
- 关键词: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个人
- 国学传承与民国前期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被引量:1
- 2020年
- 1925年梁启超提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启动了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图书馆学的进程,在中国学术本土化中走在了前列。他从“读者”与“读物”两个角度论证了构建中国图书馆学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本土化之路,不能简单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指出推进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发展,需要传承中国古代图书整理、图书管理的知识、思想与方法,传承藏书学、校雠学的知识系统,使国学、本土资源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源头。认为无论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的”图书馆学都需要借鉴、传承国学中的相关资源。
- 于作敏赵慧峰
- 关键词:图书馆学学术转型本土化校雠学
- 国际化与本土化:清末民初现代学术转型中的双向追求——以“中国图书馆学”的建立为重点被引量:2
- 2019年
- 清末民初,是混而不分的传统学术形态向分科日趋细化的现代学术形态实现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国际化与本土化成为中国学人在实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中同步并趋的双向追求。学术转型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同步并趋、国际借鉴与历史传承兼顾并重,是中西融合、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念在学术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学术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制的国际化,学术观念、学术方法的国际化,学术名词、学术话语的国际化,从具体学科来说,图书馆学的建立是"西学东渐"之背景下引入西方学术分科观念、现代知识分类体系的产物。近代学人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学术本土化倾向,如图书馆学从建立之初就启动了本土化进程,体现为"三个注重",即注重适应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注重适应中国目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理中国固有的目录学、校雠学等本土学术资源。
- 于作敏
- 关键词:清末民初学术转型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
- 追寻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历程——略评《中华民族精神新论》
- 2005年
- 于作敏
- 关键词:民族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国力文化传统
- 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
- 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要传播耶稣基督的福音于中土,其传教工作的最大困难,源于基督教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是“洋教”,因而遇到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本土文化意识的挑战。西方传教士很快意识到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中国文化...
- 于作敏
- 关键词:传教士儒学观明清之际晚清中国文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