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祖华

作品数:160 被引量:448H指数:10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历史地理
  • 32篇政治法律
  • 23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3篇文学

主题

  • 50篇民族
  • 29篇中华民族
  • 29篇主义
  • 25篇民族复兴
  • 19篇文化
  • 17篇中国共产党
  • 17篇共产党
  • 17篇国共
  • 16篇话语
  • 14篇自由主义
  • 11篇中华民族复兴
  • 11篇保守主义
  • 10篇民国
  • 10篇民主
  • 9篇中国共产党人
  • 9篇民性
  • 8篇社会
  • 8篇思潮
  • 7篇知识分子
  • 7篇中共

机构

  • 128篇鲁东大学
  • 29篇烟台师范学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烟台职业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电视台

作者

  • 159篇俞祖华
  • 46篇赵慧峰
  • 3篇胡瑞琴
  • 2篇耿茂华
  • 2篇刘虹
  • 2篇于作敏
  • 1篇郑大华
  • 1篇程慧荣
  • 1篇刘兰昌
  • 1篇梁方健
  • 1篇耿云志
  • 1篇王海鹏
  • 1篇赵慧
  • 1篇于军
  • 1篇齐超
  • 1篇董琼
  • 1篇王淑霞

传媒

  • 18篇鲁东大学学报...
  • 14篇河北学刊
  • 13篇东岳论丛
  • 7篇人文杂志
  • 7篇烟台大学学报...
  • 5篇学术月刊
  • 5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中州学刊
  • 4篇山东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烟台师范学院...
  • 3篇晋阳学刊
  • 3篇史学月刊
  • 3篇聊城大学学报...
  • 3篇“自由主义与...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新华文摘
  • 2篇齐鲁学刊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档案与建设

年份

  • 4篇2024
  • 15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知识分子对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不同设计——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为重点被引量:1
2013年
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三位知识领袖为重点,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国家建设思想做了比较分析。指出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是其政治共识,也是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新儒学三大知识群体的"共同观念"。但他们的国家建设思想也有区别:三人早年都曾向往西方宪政,向往西方现代国家制度,但胡适一直坚持以实现宪政为国家建设的目标,而陈独秀对宪政民主经历了从向往到否定、再到重新肯定的复杂变化,梁漱溟在20年代中期后对宪政运动采取了冷漠以对的态度,并别出心裁设计了"非宪政化的民主制";他们对现代国家建设的路径有着不同的思考,陈独秀主张革命建国,胡适、梁漱溟都主张和平建国,不过胡适主张"宪政随时随处都可以开始",而梁漱溟则认为"宪政可以为远图而非所谓急务";胡适、梁漱溟和陈独秀分别从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入手,选择了"救国须从救出你自己下手"、"为国家建设社会"、"从他们手中抢夺来政权"三个路径。
俞祖华
关键词:建国思想
近代国际视野下基于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正>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从中世纪进入近代的标志,也是"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的天朝秩序崩溃与被纳入全球化视野的节点。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本土意识的泯灭、消失,反而有助于从国际视野的高度更好...
俞祖华
文献传递
李大钊改造国民性思想述论被引量:5
2003年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有着重要影响。他从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入手 ,开始关注、思考国民性问题 ,着重针砭了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族意识不相适应的国民心理阴暗面 ,考察了国民性弱点的病源 ,还进一步探寻了理想的人性、理想的国民性结构 ,并不断寻求能够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新文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 ,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作为新文化阵营中主张“调和”论的思想家和以马克思主义观察国民性问题的先驱者 ,其国民性观具有独特的价值。
俞祖华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理想人性文化改造
“少年中国”·“睡狮猛醒”·“老根新芽”: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文化意象被引量:6
2016年
中华民族是饱经历史沧桑的、生生不息的命运共同体。近代哲人习惯于以生命肌体的角度去体认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把她看成具有顽强生命力、具有充沛文化血脉的社会有机体。他们还把民族复兴看成是"再生"、"复活",看成再现朝气蓬勃的生命气象,看成生命体的重新自我修复,并以人生意象"少年中国"、"青春中国",动物意象"东方睡狮"、"凤凰涅槃",植物意象"老树新芽"等,比喻古老中国的"旧邦新命"、中华民族的涅槃重生。
俞祖华
关键词:少年中国民族复兴
现代性构建与现代三大文化思潮
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思潮为: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近代史上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都是包含着现代性思想元素的“现代”而非“前现代”的政治文化思潮,它们只是在近代这一“前现代化”、“现代化”、“反现代化”与“后...
俞祖华赵慧峰
关键词:文化思潮构建主义文化转型
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正>保守主义,作为近代史上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鼎立的政治与思想文化流派,一直备受海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学术界由对激进主义的热切关注, 到对保守主义的温情回眸,更多的学人着力于探索近代史上...
赵慧峰俞祖华
文献传递
“二七”纪念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纪念文本为中心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概念,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话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分别在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延安时期发挥了宣传作用,传播了伟大的“二七”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了特定的历史使命。《向导》的“二七”纪念体现着“二七”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一致性,《红色中华》的“二七”纪念体现着“二七”精神与苏区精神的内在一致性,《新中华报》的“二七”纪念体现着“二七”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内在一致性。
卢鹏俞祖华
关键词:中共中央机关报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与传播被引量:1
2023年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转折年代。觉醒年代的先驱者尤其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内部旧式革命与外部新式革命的思考,促成了中共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从“中产阶级主其事”的“中等社会革命”“法国式革命”到以民众为主力的“国民革命”“俄罗斯式革命”;从反对清王朝的政治革命到“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再从“反对孔教”的思想革命发展到反帝反军阀的政治革命的两次转向;从民主主义革命话语到“即行社会主义”话语,进而认识到现阶段“仅能行向国民革命”即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话语传播则从启蒙者的“革命”精英话语转向“到民间去”的大众传播。
俞祖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立革命话语文化革命社会革命
毛泽东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2023年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革命时期的扫清障碍、建设时期的早期探索、改革时期的初步确立与新时代的推进拓展四个阶段,其中,毛泽东领导了革命时期的扫清现代化两大障碍与建设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与事业的拓荒者、先行者与奠基者。他终其一生心系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他主张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旧式民主革命与苏联革命模式,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现代化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他在革命时期主张以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以革命解放生产力;新中国初期主张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推动国家工业化,以革命促进生产力;在晚年为革命与建设的关系所困扰,幻想以“抓革命促生产”并导致了严重失误。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从“国家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二化”,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三化”,再到定型为四个现代化的过程,这表明他对后来二十大报告所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显著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探索。
俞祖华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式现代化新民主主义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轫——龚自珍个性解放思想述评被引量:5
2002年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可以追溯到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他倡导“心力”论 ,促使近代先驱者重视人心变革、思想启蒙 ;他对社会风气尤其是士林风气的批判 ,是国民劣根性解剖的思想灵感之一 ;他对封建政教摧残人性、人才的揭露 ,对探寻国民性病源有启发作用 ;他开启了自我批判的时代 ,开创了民族反省的一代风气。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与国民性改造思潮虽有区别 ,但视其为后者的发轫、最初源头 ,却并不牵强。
俞祖华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