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永生

作品数:215 被引量:659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8篇低氧
  • 78篇慢性
  • 76篇动脉
  • 66篇肺动脉
  • 51篇肺动脉高压
  • 46篇慢性低氧
  • 38篇高二氧化碳
  • 35篇血管
  • 34篇APELIN
  • 27篇低氧性
  • 26篇低氧高二氧化...
  • 24篇低氧性肺动脉
  • 24篇低氧性肺动脉...
  • 24篇慢性低氧高二...
  • 23篇尾加压素
  • 23篇加压素
  • 21篇肺血
  • 21篇肺血管
  • 19篇心室
  • 18篇血压

机构

  • 194篇温州医学院
  • 35篇温州医学院附...
  • 31篇温州医学院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金华市中心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2篇邹平县人民医...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哈尔滨体育学...

作者

  • 215篇龚永生
  • 131篇范小芳
  • 106篇胡良冈
  • 41篇毛孙忠
  • 27篇吴小脉
  • 26篇黄虹
  • 25篇郑绿珍
  • 25篇杨鹏麟
  • 22篇李继武
  • 19篇蒋仲荪
  • 17篇黄萍
  • 17篇陈少贤
  • 17篇唐朝枢
  • 15篇骆健峰
  • 14篇王良兴
  • 13篇周永海
  • 13篇蔡晓红
  • 13篇郭益民
  • 11篇洪林
  • 10篇张存雪

传媒

  • 33篇温州医学院学...
  • 18篇中国病理生理...
  • 18篇中国应用生理...
  • 6篇浙江医学
  • 4篇中国微循环
  • 4篇生理学报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实验动物与比...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国外医学(生...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生理学会...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7篇2010
  • 15篇2009
  • 29篇2008
  • 28篇2007
  • 17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23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0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振荡呼吸机
1995年
介绍采用单片机与直线电机而研制的高频振荡呼吸机,经动物实验证明,性能良好并具有实用价值,为高频振荡呼吸机在我国的开发应用,探索出一条新路。
胡良冈龚永生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单片机呼吸机
一氧化氮对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血管尾加压素Ⅱ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L-精氨酸(NO/L-Arg)系统和尾加压素Ⅱ(UⅡ)在大鼠慢性缺氧(O2)高二氧化碳(CO2)肺动脉高压病理过程的作用及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缺O2高CO2加生理盐水4周组(B组)、慢性缺O2高CO2加L-Arg脂质体4周组(C组)、慢性缺O2高CO2加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4周组(D组)。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小动脉UⅡ和UⅡmRNA、UⅡ受体(UT)mRNA的表达,并观察肺小动脉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S)重量比值[RV/(LV+S)]:B组高于A组(均P<0.05);C组低于B组(均P<0.01);D组两指标不仅高于A组(P<0.01和<0.05),且mPAP也高于B组(P<0.01)。(2)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和中膜厚度(PAMT):B组显著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而D组WA/TA也显著高于A组。(3)肺小动脉UⅡ、UⅡmRNA、UT mRNA表达:同A组比较,B组、D组各指标都显著增高(均P<0.01);C组UⅡ、UⅡmRNA的表达较B组明显下调(P<0.01),同A组比较,其UⅡ表达下调但UTmRNA表达增加(均P<0.01);D组UⅡ表达较B组低,而UT mRNA表达较B组高(均P<0.01)。结论:慢性缺O2高CO2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可能与UⅡ的异常表达增加有关,而外源性NO可能有抑制UⅡ的作用。
吴小脉范小芳黄虹骆健峰毛孙忠胡良冈龚永生
关键词:一氧化氮缺氧
经皮电刺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004年
采用单片机系统进行智能化检测,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分析给出最佳的电刺激参数,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适当的电刺激信号。对22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7名,好转2名,无效3名,有效率77.27%。显示这是一种有效的、有临床价值的,低费用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仪器。
胡良冈徐晓梅王良兴王胜初龚永生范小芳胡震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皮电刺激单片机睡眠医学
尾加压素II及其受体UT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的表达
2004年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及其受体UT在慢性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的表达。方法 SD大鼠 2 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 (正常对照 )和低氧高二氧化碳 4周 (HH)组 ,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 (mPAP) ,右心室游离壁 (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 (LV+S)的重量比 ;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UⅡ含量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心肌小动脉UⅡ蛋白的表达 ;组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心肌小动脉UⅡmRNA和UⅡ受体 (UT)mRNA的表达。结果  ( 1 )HH组mPAP和RV/LV +S比正常对照组分别高 5 2 .0 %与 2 5 .4% (P均 <0 .0 1 )。 ( 2 )HH组血浆U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高 (P >0 .0 5 )。 ( 3)免疫组化显示HH组心肌细胞UⅡ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心肌小动脉UⅡ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 4 )组织原位杂交可见HH组的心肌细胞UⅡmRNA表达阳性率和心肌小动脉UⅡ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 )。 ( 5 )组织原位杂交可见HH组的心肌细胞UTmRNA表达阳性率和心肌小动脉UT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 ,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均<0 .0 1 )。结论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右室肥大形成过程中 ,心肌小动脉和心肌细胞的UⅡ及其受体UT?
龚永生黄虹范小芳胡良冈骆健峰吴小脉
关键词:尾加压素低氧慢性高碳酸血肺性
“六段式”教学法在机能设计性实验中的实践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机能实验教学既是对一个人的思维方法、动手能力的全面检验与锻炼,又是对本门课程理论教学的总结和升华。适应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实行强化素质教育的"精讲、示例、设问、点拨、研讨、评析"6个环节衔接的新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加以实践,推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方向发展。
刘重斌闵顺琴龚永生郭益民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葛根素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后两组大鼠采用两肾一夹方法(2K1C)制成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LV±dp/dtmax),测定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电子显微镜观测心肌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CAP、LVEDP以及LVM/BW分别升高36.58%(P<0.05)、333.8%(P<0.01)和20.24%(P<0.01),而LV+dp/dtmax则降低85.35%(P<0.05)。两组大鼠LV-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组大鼠LVEDP、LVM/BW以及LV-dp/dtmax分别降低65.24%(P<0.05)、13.12%(P<0.05)和96.28%(P<0.01),LV+dp/dtmax则升高179.18%(P<0.01)。两组大鼠m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心室肌丝松散,部分溶解断裂,闰盘增宽;基膜下轻度水肿;细胞核固缩现象易见。正常组和葛根素组未见。结论葛根素可以逆转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
金戈杨鹏麟龚永生范小芳庄红
关键词:葛根素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氧化损伤中自噬和凋亡过程的时间顺序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损伤中自噬和凋亡发生的时间顺序。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 mmol/L H2O2作用(6 h、12 h、24 h)组。应用MTT法检测H2O2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生存率的影响;MDC染色检测自噬空泡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eclin 1和胞浆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H2O2作用下,U25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H2O2作用后,6 h时U251细胞自噬空泡明显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明显增加,12 h、24 h细胞自噬水平逐渐增强;而6h时未见细胞凋亡率明显变化及cyt c由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12 h、24 h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胞浆中cyt c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氧化损伤能够诱导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并且自噬发生于凋亡之前。
孔晓霞张宏宇陈然范小芳龚永生
关键词:过氧化氢U251细胞自噬凋亡
间歇式高频振荡呼吸机
1997年
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持续性高频通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对流动力学的影响不低于常规机械通气。为能更好地维持动脉血气水平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变化,我们研制出间歇式高频振荡呼吸机,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间歇式高频振荡呼吸机能更好地维持动脉血气水平和改善血液动力学变化。
胡良冈李上共龚永生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
低氧对大鼠血浆与心肺组织intermed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低氧二周对大鼠血浆与心肺组织中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intermedin/adrenomedullin2(IMD/ ADM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低氧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右心室与肺组织匀浆中IMD/ADM2及其横向同源物-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RT-PCR法检测右心室与肺组织中IMD/ADM2及ADM mRNA水平。结果:①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低氧组大鼠血浆中IMD/ADM2与ADM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低氧组大鼠右心室与肺组织中AD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IMD/ADM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④低氧组大鼠右心室与肺组织中IMD/ADM2和ADM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的早中期阶段,血浆、右心室与肺组织中IMD/ADM2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龚永生张丽郭益民胡良冈毛孙忠范小芳黄萍洪林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低氧
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认知及相关脑区CREB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幼鼠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取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2周(2IH)、4周组(4IH),对照2周(2C)、4周组(4C),建立IH幼鼠模型,低氧结束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观察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超微结构变化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幼鼠的记忆错误次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均P<0.05);IH各组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均出现早期凋亡和变性,尤以4IH组最为明显,对照组则基本正常;与相应对照组相比,2IH、4IH组幼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CREB mRNA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以4IH组最低(均P<0.01),差异显著,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诱导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还下调CREB的基因转录和抑制CREB蛋白磷酸化,抑制记忆相关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
蔡晓红张存雪周永海倪丽艳龚永生张焕改李美丽宣妙燕俞晨艺
关键词:慢性间歇低氧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神经元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