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江平

作品数:99 被引量:621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立项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农村
  • 32篇饮用
  • 31篇饮用水
  • 25篇卫生调查
  • 20篇污染
  • 13篇供水
  • 9篇水质
  • 8篇膳食
  • 8篇环境卫生
  • 8篇集中式供水
  • 7篇镉污染
  • 7篇卫生监测
  • 7篇健康
  • 7篇广西城乡
  • 7篇城乡
  • 6篇饮水
  • 6篇饮用水水质
  • 6篇营养
  • 6篇总硬度
  • 6篇环境镉污染

机构

  • 98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贺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池市疾病预...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武鸣县疾病预...

作者

  • 98篇黄江平
  • 77篇黎勇
  • 76篇钟格梅
  • 65篇唐振柱
  • 40篇李裕利
  • 37篇刘展华
  • 34篇黄林
  • 29篇韦日荣
  • 20篇李裕生
  • 17篇黎智
  • 16篇梁林涵
  • 16篇黄兆勇
  • 14篇农惠婷
  • 14篇陈莉
  • 12篇方志峰
  • 12篇韩彦彬
  • 12篇杨娟
  • 12篇阮青
  • 12篇陈兴乐
  • 9篇赵鹏

传媒

  • 29篇应用预防医学
  • 18篇环境与健康杂...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广西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效果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对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分析,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应应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应急工作中采取的诸多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应急处置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卫生部门共对污染波及范围内的4家市政供水单位、2家城市自备水厂、27所学校、202个农村分散式水井、97个备用水源(水井)、100辆储水车辆等的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风险评估,采集监测各类供水水样4 131件,及时发现饮用水存在的健康风险,并采取了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了龙江河及其下游柳江河段沿江两岸居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同时,还发现卫生应急检测能力不足、市政供水无备用水源、应急状态下的标准适用等问题。
钟格梅唐振柱赵鹏黄林林玫黄江平
关键词:水污染卫生调查
2011—2013年广西农田土壤砷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广西农田土壤砷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1—2013年对广西29个县(区)共580个村农田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 740件,62.07%的土壤砷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土壤坤含量范围为0.54~1 212 mg/kg,平均值为19.67 mg/kg,中位数为11.7 mg/kg,众数为10.6 mg/kg,砷的点位超标率为18.62%,最高超标39.4倍。土壤砷重度污染占0.63%,中度污染占1.90%,轻度污染占4.08%,轻微污染占12.01%。结论广西农田土壤砷含量的超标应引起关注。
黎勇钟格梅黄江平韦日荣李裕利
关键词:农田土壤
广西农村户厕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现状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居民户厕及粪便处理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2013年7—9月,选择广西29个县580个行政村、8 394户农村居民进行户厕及粪便处理情况调查。结果广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1年的55.51%上升到2013年的67.21%,非卫生厕所率从2011年的32.18%下降至2013年的21.43%,无厕户则从2011年的6.75%下降至2013年的4.78%。在各种类型无害化卫生厕所中,以三格化粪池式厕所(58.43%~67.57%)和沼气池式厕所(29.14%~35.43%)为主。到2013年,69.11%的农户采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对粪便进行处理,17.74%采用土掩埋后施肥或高温堆肥方法处理,13.15%的农户未对粪便进行任何处理。结论广西农村户厕建设增加迅速,但政府仍需加强政策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钟格梅唐振柱郑承杰李明江黎勇黄江平韦日荣黄林许露曦
关键词:农村户厕卫生调查
广西乡镇水厂供水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乡镇水厂供水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在广西85个涉及农村的县(市、区)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乡镇水厂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采集水样时间分别在枯水期的3月和丰水期的7或8月。采样和检验方法均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结果 2009年广西乡镇水厂供水方式为完全处理的占30.30%,为仅消毒处理的占9.90%,为单纯沉淀过滤处理的占24.24%,为未处理的占35.56%,供水人口比例则分别为47.70%、9.86%、16.36%和26.71%。配备了消毒设备的水厂占45.25%,无消毒设备的水厂占54.75%。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37.47%和34.55%,丰水期则分别仅为25.26%和21.26%。在各项检测指标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最低,成为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结论净化消毒设施匮乏及相关工艺和管理措施落后是造成广西乡镇供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其供水卫生安全。
钟格梅唐振柱黎勇刘展华黄江平李裕利
关键词:供水卫生影响因素
1959~2002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1959-2002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及其意义。方法分析1959、1982、1992、2002广西4次营养调查资料,评价膳食结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相关慢病的变化趋势。结果1959-2002年广西居民摄入动物类食品逐年增加,植物类食品缓慢减少。畜、禽、肉、油脂、水果增加较快,奶、蛋、水产豆类不足,谷薯类缓慢下降。城市居民鱼虾、蛋、奶、蔬菜、水果年增长率比农村居民高。农村居民畜禽肉年增长率比城市居民高,谷类年下降率比城市居民大,1993-2002年蔬菜递减较快。来自脂肪的能量已占总能量的31.3%。营养不良呈逐年下降趋势,营养过剩慢病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居民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营养过剩慢病患病率则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广西城乡居民已进入了膳食营养结构急剧变迁的关键时期,城乡发展不平衡,有明显的由低脂膳食向高脂膳食转变的趋势。
陈兴乐唐振柱陈正清林霞张惠君韩彦彬黄兆勇杨娟阮青陈钦艳方志峰陈莉黄江平刘仲霞李玉英梁裕玉尹进禄
关键词:营养调查平衡膳食宝塔营养不良营养相关慢性病
广西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建立我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体系,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和评估农村饮水安全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的基本要素,于2005~2010年连续6年,通过加强体系能力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方案、标准或规范,对广西农村各种供水类型和水源类型的饮用水进行科学布点,每年分别于丰、枯水期进行采样和检测,逐步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建立监测数据报告及反馈制度。结果 2005~2010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从2005年的20个县(市、区)逐步扩大至2010年的107个县(市、区),1 000多名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接受了技术培训,开展农村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能力得到极大增强。至2010年,已在全自治区所有107个涉及农村的县设立3 170个各种供水类型水质监测点开展水质卫生监测工作,较2005年的344个增加了2 826个,年采集和检测水样从2005年的576份上升到2010年的10 854份,检测指标则从2005年的9 792项次,上升到2010年的211 653项次,监测数据全部采用网络直报管理,并形成了良好的监测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较全面地掌握了全自治区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内的农村饮水卫生现状以及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广西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已基本建立,有了完善的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监测工作在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方面已初见成效。
钟格梅唐振柱李书钟刘展华郑承杰黎勇黄江平李明江李裕利
关键词:饮用水农村卫生调查
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形势分析及其防制策略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探讨饮水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关系,为保障学校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制策略。 方法:对2005年广西3市10县100所寄宿学校饮水卫生和介水疾病调...
唐振柱钟格梅刘展华杨虹黄江平陈莉黎勇李裕利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饮水卫生微生物污染防制策略
文献传递
一起广西某生活饮用水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调查某城郊饮用水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原因。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CJ/T206-2005、GB5749-85相应项目进行调查、检测和评价。结果在该自来水厂水源水(水面下0.2m)、进厂水(取水点深6m)、出厂水各取1份水样检测,色度15~100度,浑浊度0.72~17度,水质有微弱异味和弱腥味,铁0.11~2.60mg/L,锰0.02~0.57mg/L,氯化物4.29~4.56mg/L,氨氮0.09~0.17mg/L,硫酸盐1.14mg/L。取水源水面下3.5m水样按规范常规项目全分析,除游离余氯外均符合规范要求。结论饮用水水质浑浊变味可能是由于枯水期水源水库水量减少,水体自净和复氧能力不足,水源取水点上游1000m内网箱养鱼,来自饲料等有机物厌氧分解,取水点过于接近水库底部所至。
刘展华李裕生李裕利黄江平黎勇龚文华
关键词:污染水源水网箱养鱼
西南某地环境氟暴露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动态监测西南某地某铝业周边居民氟暴露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政府及企业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在西南某地选择1家铝综合性冶炼企业,将其周边的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将距离较远的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8~12岁儿童及18~70岁居民尿液,检测样本氟含量、肌酐、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N-乙酸氨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同时对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选择氟斑牙儿童及部分正常儿童采集血液,检测血氟含量。结果污染区儿童和成人尿氟几何均值分别为0.41和0.53 mg/L,未超过国家有关标准限值,但污染区成人尿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区(0.36mg/L),污染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0.38%)明显高于对照区(2.53%),污染区儿童及成人的尿NAG水平(1.60和2.05 mg/L)均小于对照区(2.40和3.90 mg/L);成人及儿童的尿氟水平与尿NA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氟斑牙组的血氟水平(0.033μg/mL)大于正常组(0.026μg/mL),且血氟水平与尿NA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该地区居民高氟暴露已产生健康效应,应持续关注该地区居民尿氟负荷增加及儿童氟斑牙高患病率问题,动态监测该地区外环境氟水平及居民健康。
罗兰英宁锐军钟格梅黄林廖敏刘军许露曦陆皓泉黄江平王芬芬
关键词:氟暴露
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后人群铊暴露状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3年后沿岸某村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以及居民重金属铊含量水平,评估当地居民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选择2013年发生铊污染事件的某河流沿岸某村作为污染区,选择该河流污染段上游沿岸的1个自然村作为对照区。采集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及(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井水、土壤、食物及尿液铊含量水平。结果污染区井水铊含量(M=0.290μg/L)高于对照区(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1,P<0.01),污染区井水铊合格率(24.6%)低于对照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1);污染区土壤铊含量(M=0.755 mg/kg)高于对照区(M=0.595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污染区食物铊含量(M=1.861μg/kg)高于对照区(M=0.250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P<0.01);污染区人群尿铊含量(G=0.70μg/g肌酐)与对照区(G=0.67μg/g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结论污染区人群存在一定水平的铊暴露,但人群尿铊水平与对照区人群水平相当。
许露曦林思宇蒋慧黄林黄江平黎林王汝艳韦日荣黎勇钟格梅廖健
关键词:铊污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