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琦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吸虫
  • 7篇吸虫
  • 6篇日本血吸虫
  • 4篇童虫
  • 3篇表膜
  • 2篇日本血吸虫童...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展示
  • 2篇噬菌体展示技...
  • 2篇吡喹酮
  • 2篇免疫
  • 2篇结合多肽
  • 2篇菌体
  • 2篇抗体
  • 2篇多肽
  • 1篇短肽
  • 1篇血吸虫病
  • 1篇血吸虫病防治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效果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3篇湖南中医药高...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作者

  • 7篇魏琦
  • 6篇曾庆仁
  • 4篇刘碧源
  • 4篇蔡力汀
  • 4篇刘彦
  • 3篇邹艳
  • 3篇杨胜辉
  • 2篇丘继哲
  • 2篇张顺科
  • 2篇周军
  • 2篇兰玲梅
  • 2篇李立新
  • 1篇余平
  • 1篇陈欲晓
  • 1篇张祖萍
  • 1篇李艳琴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成药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结合多肽的亲和筛选与初步鉴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筛选噬菌体十二肽库中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童虫表膜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鉴定。方法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与日本血吸虫活童虫靶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结合,经3轮吸附-洗脱-扩增,从末次回收的结合噬菌体中随机挑取20个克隆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 ,选取出现次数最多的噬菌体克隆作为目标噬菌体,免疫组化检测目的噬菌体,并回输到已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体内,2.5h后处死小鼠,回收肝脏和日本血吸虫童虫,分别洗脱与肝脏和童虫结合的噬菌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轮筛选后,噬菌体回收率从第1轮的0.77×10-8到第3轮的0.75×10-5,说明噬菌体得到了有效富集。DNA测序结果表明,20个噬菌体克隆中的15个克隆呈现QHPRIRKOOOOO序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表达该序列的噬菌体能与童虫表膜有效结合;体内回输试验证实,该噬菌体能有效地靶向结合于体内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结论筛选获得的短肽QHPRIRKOOOOO能有效地靶向结合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膜。
魏琦刘彦曾庆仁陈欲晓周军刘碧源邹艳杨胜辉蔡力汀李立新兰玲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童虫噬菌体展示技术表膜
黄芪对血吸虫发育及感染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黄芪对日本血吸虫(Sj)生长发育与其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取黄芪注射液,在体内用0.25g/d和0.5 g/d两个剂量分别给Sj感染昆明鼠饮服50 d后,观察小鼠体内Sj生长发育情况,并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抗卵和抗成虫抗体、IL-6和IL-10水平。结果:对Sj的影响:体内试验结果,与感染对照组比,低量黄芪组、高量黄芪组、低量黄芪+半量吡喹酮(PZQ)以及半量PZQ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9.2%、30.3%、43.2%和35.8%,雌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10.49%、10.57%、33.61%和22.76%,雄虫体长度减少率分别为8.40%、15.33%、32.5%和28.52%,肝卵减少率分别为31.1%、36.0%、47.4%和46.9%。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与感染对照组比,两黄芪组鼠血清中抗SEA抗体水平和IL-6水平降低均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对Sj童虫具有一定抗虫作用,并对感染小鼠可下调抗卵抗体、促炎因子的应答水平,上调抗炎因子表达。
邹艳丘继哲魏琦曾庆仁刘碧源蔡力汀张顺科张祖萍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体IL-6IL-10
黄芪复合剂抗血吸虫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黄芪、南瓜子仁和槟榔单一与联用抗血吸虫的效果差异。方法实验设感染对照、感染后1~10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8~17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15~24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28~37d用复合中药、感染后1~10d单用黄芪组、感染后1~10d单用南瓜子、感染后1~10d用南瓜子+槟榔、感染后36d用300mg/kg·d的吡喹酮(PZQ)等9个组,观察以黄芪为主药所组成的中药复合剂对感染小鼠体内不同发育期虫体作用的差异。结果与平行的感染对照组相比,复合中药用于血吸虫感染后1~10d组、8~17d组和15~24d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6.21%、26.74%和39.04%,肝卵减少率分别为58.6%、32.2%和4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值可见明显减小。在感染后28~37d复合中药组、感染后1~10d单用黄芪、单用南瓜子组和南瓜子+槟榔合用组与平行的感染对照组比较,减虫率和肝卵减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芪、南瓜子和槟榔组合对发育中的血吸虫具有较好的抗虫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黄芪或南瓜子和槟榔组合的抗虫作用。
邹艳丘继哲曾庆仁蔡力汀刘碧源魏琦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杀虫效果
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表膜结合多肽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目的:从噬菌体十二肽库中筛选出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表膜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研究血吸虫病的治疗提供靶向分子。   方法: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与Sj活童虫靶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结合...
魏琦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噬菌体展示技术靶向性
文献传递
不同免疫途径对Sj童虫细胞型免疫原诱生的保护性效果及抗体应答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研究小鼠经不同途径接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原代细胞(primary juvenile worm cells,pJCs)后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寻找其合适的免疫途径。方法将pJCs经皮下或静脉注射途径免疫昆明小鼠,间隔2w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4w,与对照组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尾蚴30±2尾/鼠,比较三组小鼠的肝脏虫卵数及虫卵肉芽肿的大小、成虫数、虫体大小。同时在第2、3次免疫前及攻击感染前1d,小鼠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pJCs-IgG水平。结果 pJCs免疫小鼠后,与PBS对照组比,静脉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8.53%、肝卵减少率为54.54%、虫体平均重量减少率为29.62%(P<0.01)、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少率为36.8%,而皮下免疫组分别为41.28%、43.19%、23.08%、31.2%。IgG抗体水平也是静脉注射组高(PBS组,P<0.01;皮下注射组,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原通过皮下和静脉注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力,其中静脉注射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最强,提示通过静脉注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是可行有效的免疫途径。
刘碧源曾庆仁余平李艳琴魏琦杨胜辉刘彦张顺科蔡力汀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一种有特异靶向并具抗血吸虫作用的虫体膜结合短肽ZL-4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特异靶向性并具抗血吸虫作用的活虫体膜结合短肽及其应用。研究采用噬菌体12肽库从血吸虫脱尾活童虫表膜上筛选出的肽段ZL-4,通过多技术鉴定反复证明:该ZL-4多肽分子对血吸虫活童虫和或活成虫的膜结合率高;...
曾庆仁刘彦魏琦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表膜特异结合肽重组质粒ZLW/pEGFP-C2体外转染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表膜特异结合肽合成基因(ZLW)构建的ZLW/pEGFP-C2重组质粒体外转染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效率,了解其抗虫作用。方法用0.75%二甲基亚砜(DMSO)和高浓度质粒浸泡法,使用重组质粒ZLW/pEGFP-C2转染机械转化的日本血吸虫脱尾童虫,以瞬时表达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在倒置荧光镜下观察虫体。抽提转染后培养48h虫体的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ZLW基因和EGFP基因在虫体内的表达情况。于转染后培养24、48、72和96h,用美蓝染色法鉴别虫体存活情况,并计数。以上试验均设空质粒组和Tris-HCl缓冲盐溶液(TBS)对照组。结果镜下观察结果显示,转染率约为10%,其EGFP主要分布于虫体皮层,以口、腹吸盘最为明显;空质粒转染组虫体腹吸盘处略带绿色荧光。RT-PCR结果显示,ZLW/pEGFP-C2转染组虫体的扩增产物大小约为259bp,测序结果与ZLW序列一致。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EGFP基因在童虫体内表达。抗虫效果显示,转染后24h和48h,ZLW/pEGFP-C2转染组童虫死亡率(14.0%,48.8%)与空质粒组(15.9%,45.7%)和TBS对照组(16.9%,50.3%)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72h,ZLW/pEGFP-C2转染组死亡率(92.7%)高于空质粒组(73.2%)和TBS对照组(76.8%)(P<0.01);转染后96 h,ZLW/pEGFP-C2转染组童虫死亡率达100%。结论 DMSO作用的高浓度质粒浸泡法可将重组质粒ZLW/pEGFP-C2引入日本血吸虫童虫体内,并获得表达。
刘彦曾庆仁杨胜辉魏琦周军李立新兰玲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