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阳

作品数:15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交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交通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抗凝
  • 6篇血栓
  • 6篇血栓形成
  • 5篇凝血
  • 5篇静脉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
  • 5篇静脉血栓形成
  • 4篇蛋白
  • 4篇深静脉
  • 4篇深静脉血栓
  • 4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下肢深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纤溶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抗凝蛋白

机构

  • 14篇山东省交通医...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作者

  • 14篇高阳
  • 7篇芦璐
  • 2篇葛汝村
  • 2篇芦琳
  • 1篇薛明华
  • 1篇张甦颖
  • 1篇侯明
  • 1篇杨玉然
  • 1篇王德景
  • 1篇刘新凤
  • 1篇田鹏

传媒

  • 2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肾动脉血栓及栓塞经肾动脉溶栓4例分析
2000年
解华本薛明华王德景高阳
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
2003年
蔡志春高阳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病例
抗凝蛋白缺陷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探讨中国人群LDVT的主要发病机制。方法应用ACL Puturn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100例LDVF患者(包括73例初发和27例复发病例)和100例健康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 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存在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为13%(13例),其次是PC缺陷,为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为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人群LDVT患者PS、PC、AT缺陷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中国人静脉血栓易栓症的病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高阳芦璐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蛋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抗凝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发病机制,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在LDVT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ACL Putum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LDVT患者100例(初发、复发患者各73、27例)和健康者100例的AT、PS、PC活性及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100例LDVT患者中,25例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占13%(13例),其次是PC缺陷,占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占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
高阳田鹏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血酶类蛋白S蛋白C
住院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医院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以期提高输血患者诊治水平。方法对医院2008-2013年需要输血治疗的2 9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HIV1/2阳性8例,阳性率为0.27%;抗-TP阳性35例,阳性率为1.19%;HBsAg阳性229例,阳性率为7.80%;抗-HCV阳性37例,阳性率为1.26%;抗-TP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1/2、抗-TP、抗-HCVHBsAg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血者输血前各项感染性指标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5.08%升至2012年的16.53%,抗-HIV1/2与抗-TP近两年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输血前进行抗-HIV1/2、抗-TP、HBsAg及抗-HCV感染性指标检测一方面可在输血前确认受血者是否存在上述感染,避免输血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对感染患者采取必要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控制感染与交叉感染。
高阳芦璐刘新凤
关键词:输血前抗-TPHBSAG抗-HCV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MPT)与微柱凝胶法(MGT)在交叉配血、血液样本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山东省交通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386例临床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PT与MGT对输血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筛查结果呈阳性者,采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观察MPT与MGT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交叉配血结果及其假阳性原因,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统计学比较MPT与MGT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总阳性率、假阳性率、不规则抗体筛查灵敏度。本研究获得山东省交通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同意,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MPT交叉配血检测时间为(12.1±2.6)min,显著短于MGT的(33.7±3.1)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83,P〈0.001)。②以谱细胞鉴定结果为“金标准”,采用MPT与MGT进行交叉配血检测结果显示,二者主侧阳性率、总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T检测次侧阳性率为0.14%(2/1386),显著低于MGT的0.65%(9/13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34)。③MPT、MGT对于血液样本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8.95%(15/19)与100.00%(19/1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34)。结论MGT不规则抗体筛查灵敏度较MPT高,但MGT交叉配血检测时间较MPT短。临床输血检测时,可采用这2种方法相结合,降低交叉配血检测时间,同时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高阳芦璐王德景
关键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MSC)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中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为合理选择及构建符合临床需求的组织细胞系在基因水平上寻求理论依据.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SD大鼠MSC进行原代培养,根据培养体系不同,将其分为两组:①诱导分化组(6例),采用含浓度为1×10-8mol/L地塞米松,浓度为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及浓度为50 mg/L维生素C的诱导性DMEM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培养;②对照组(6例),采用DMEM培养基进行同步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分化组与对照组MSC的形态特征,并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情况.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技术选出诱导分化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的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 ①分离MSC进行原代培养.培养72 h后,MSC开始增殖,细胞形态多呈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细胞形态.继续培养6~7 d后,细胞逐渐形成散在的细胞集落,多呈成纤维细胞形态.培养10~12 d后,MSC集落间相互融合成单层细胞.②MSC传代培养,诱导分化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速度缓慢,细胞形态多呈梭形或多角形,且逐渐向成骨细胞转变;培养10~12 d后,密集的细胞间出现较多散在的致密圆形透光性差的钙化结节;钙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片状棕染,茜素红染色呈显著阳性.对照组细胞增殖迅速,多呈成纤维细胞形态生长,在常规培养14 d后未出现明显钙化结节.③诱导分化组细胞内表达水平发生改变的基因占总有效基因的27.7%,显著高于对照组MSC传代培养中表达水平发生改变的基因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分化组细胞与原代细胞、对照组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较低(R2 =0.524 8,0.495 4),诱导分化组细胞表达水平发生改变的基因数目增多.诱导分化组与对照组MSC表达水平存在>3倍差异的部分已知基因,包�
芦璐葛汝村高阳侯明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微阵列分析成骨细胞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栓状态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不同阶段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方法选择132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其中初次发作89例(初发组),再次发作43例(复发组),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水平。结果初发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31例,发生率34.83%(31/89);复发组HHe患者25例,发生率58.14%(25/43),复发组HHe发生率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6.449,P〈0.05)。初发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4.66±3.13)、(8.12±4.31)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治疗前后血清Hey水平分别为(21.17±4.49)、(17.03±3.55)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治疗前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24±1.3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9、9.496,P〈0.05);复发组治疗前血清Hey水平明显高于初发组(t=13.145,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降低,复发组治疗后血清He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8,P〈0.05)。结论多数脑梗死患者伴有HHe,且脑梗死患者不同阶段血清Hcy水平不同。
芦璐房淑欣高阳
关键词:脑梗塞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栓形成标志物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pretbrombotic state,PTS),并探讨PT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发色底物法、凝固法等检测手段,检测了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血栓素B2(TXB2)含量、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含量和活性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级高血压组及3级高血压组患者血浆TXB2、Fib水平、PAI-1含量及活性、血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而6-K-PGF1α含量、t-PA含量及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PTS,PTS与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芦璐宗俊学高阳
关键词:高血压血栓形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液流变学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止凝血相关因子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进展型脑梗死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进展型脑能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了209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209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低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而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凝集率(PAg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显著高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活性(AT)、抗凝血酶抗原含量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显著低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较高的凝血活性和较低的抗凝和纤溶活性,临床上可以用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水平联合判断进展型脑梗死的预后,指导临床抗凝溶栓治疗。
杨玉然高阳
关键词:进展型脑梗死凝血抗凝纤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