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欢

作品数:52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体育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2篇运动员
  • 27篇赛艇
  • 25篇赛艇运动
  • 25篇赛艇运动员
  • 12篇男子
  • 10篇低氧
  • 9篇低氧训练
  • 8篇有氧运动
  • 8篇肥胖
  • 7篇免疫
  • 7篇免疫应答
  • 7篇男子赛艇运动...
  • 7篇超重
  • 6篇优秀赛艇运动...
  • 6篇游泳
  • 6篇游泳运动
  • 6篇游泳运动员
  • 6篇有氧运动能力
  • 6篇长时间
  • 5篇优秀男子

机构

  • 29篇上海体育学院
  • 28篇上海体育科学...
  • 22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国家体育总局
  • 4篇西安体育学院
  • 3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作者

  • 52篇高欢
  • 30篇高炳宏
  • 11篇冯连世
  • 4篇王刚
  • 4篇路瑛丽
  • 4篇徐建方
  • 4篇张漓
  • 3篇陈文鹤
  • 3篇孟志军
  • 2篇丁树哲
  • 2篇李之俊
  • 2篇张昊楠
  • 2篇王道
  • 2篇梁世雷
  • 2篇李涛
  • 1篇王蕾
  • 1篇赵德峰
  • 1篇王玺
  • 1篇张漓
  • 1篇郭炜

传媒

  • 6篇中国运动医学...
  • 4篇体育科研
  • 4篇中国体育科技
  • 3篇体育科学
  • 2篇西安体育学院...
  • 2篇2017年全...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技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体...
  • 1篇第五届全国青...
  • 1篇第四届(20...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秀男子公开级与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免疫应激特征比较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优秀男子公开级与轻量级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免疫系统应激变化特征。研究对象:国家健将级赛艇运动员16 名,其中公开级和轻量级运动员各8 名,身体健康。本次高原训练是年度冬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训练初期以低强...
高欢高炳宏张昊楠孟志军王玉新
关键词:免疫应答赛艇运动员
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
<正>目的及方法:瘦素是调节脂肪代谢和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瘦素对机体免疫机能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未见到对超过6周的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影响的报道。本研究以20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对象,探讨在海拔2...
高欢高炳宏孟志军
关键词: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生理指标
文献传递
八周高原训练能够显著提高青年赛艇运动员最大摄氧量
研究目的:多数研究认为,高原训练是提高耐力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手段之一。但直接证据较少,在之前的研究中,通常是通过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血液指标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等进行分析,从而推测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后有氧能力得到提高...
孟志军高炳宏高欢李涛戈鹏
关键词:最大摄氧量有氧能力
文献传递
有氧耐力训练结合饮食控制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Android与Gynoid区域脂肪含量的影响
目的:以青少年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四周有氧耐力训练结合饮食控制对android和gynoid区域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世居平原超重或肥胖青少年18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9人),身体健康.实验持续四周,每周运动6天...
高欢冯连世高炳宏徐建方张漓陈文鹤
关键词:有氧耐力训练肥胖超重脂肪分布
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有氧能力是赛艇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也是决定赛艇运动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阶段运动员的血液学指标、6KM测试和六级测试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对优秀赛艇运动员有氧...
王刚高炳宏高欢
文献传递
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以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时间高原训练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8周高原训练的主要内容为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每7天为1个训练周,每个训练周包含2个小周期。分别在高原训练前、高原训练结束后第1周、高原训练结束后第3周进行运动能力、身体成分、身体质量等指标的测试。结果:①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体脂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②下高原后第1周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但专项能力测试中的测功仪2 km成绩(t_(2 km)),递增负荷测试2 mmol·L^(-1)、4 mmol·L^(-1)乳酸对应的功率(W_2、W_4)均未见显著改善;至下高原后第3周,W_2有显著提高的趋势,W_4较高原前显著提高,t_(2 km)亦显著改善。结论:以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的8周长时间高原训练可显著改善赛艇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水平和专项最大运动能力,但不会对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与下高原后第1周比较,下高原后第3周表现出更好的竞技状态。
高欢高炳宏孟志军
关键词:优秀赛艇运动员运动性能最大摄氧量
长时间高原训练对优秀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及血浆瘦素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长时间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免疫机能和血清瘦素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进行持续60天的高原训练(海拔2200 m),训练分为两个大的训练阶段,7天为1个训练周,每个训练周包含2个小周期。内容以中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为主。上高原后第1、4、10、25、38、60天,即每个训练小周期、训练周或大训练阶段调整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前臂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皮质醇,以Beckman COULTER AC T10血球仪测定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以Binding Site AD200光散射光度计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1)与上高原前的(6.55±1.31)×109/L比较,WBC计数在上高原后1天[(5.62±2.26)×109/L]下降14.2%,高原第10天为(6.51±0.97)×109/L,回升至接近高原前水平;高原第25天为(5.24±0.82)×109/L,与高原前、高原第10天比较显著下降(P<0.05)。(2)LY%与WBC计数变化趋势近似,高原第25天[(29.37±5.88)]%大幅下降,与高原前的(40.43±6.64)%和高原第10天的(36.62±6.9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原训练第38天、第60天LY%分别为(32.49±4.92)%、(28.18±3.71)%,均显著低于高原前。(3)上高原1天后,血清IgG[(12.11±2.18)g/L]显著升高(P<0.05);之后,IgG无明显变化;血清IgM和IgA高原训练阶段与高原前比较均无显著改变。(4)整个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清LP均值无显著性改变(变化范围6.12~6.56 ng/ml)。结论:高原训练第25天左右,免疫机能可能下降;经10天调整训练后略有恢复,至上高原后第60天仍低于高原前。长时间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清LP与免疫机能之间的变化关系仍需研究。
高欢高炳宏冯连世孟志军
关键词:免疫机能瘦素白细胞免疫球蛋白
上海地区汉族优秀游泳运动员VDR基因SNP与有氧代谢能力的关联研究
<正>研究目的:本研究调查上海地区优秀游泳运动员 VDR 基因 rs10735810 FOK I 位点 A/G 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并与有氧代谢能力进行关联分析,以期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为今后该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高欢高炳宏丁树哲
文献传递
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女子赛艇运动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研究4周LOLO、HILO、LOHI和HIHILO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LOHI)组和高练高住低练(HIHILO)组,训练对人体白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以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专业训练年限为4 ̄7年。将运动员随机分为4组,每组6人,即对照组-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组(LOHI)和高练高住低训组(HIHILO)组,在每周训练后检测白细胞系3种白细胞计数。结果: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3种白细胞的影响效果不一,HIHILO模式会使粒细胞数下降的幅度较大,HILO训练模式会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下降,而粒细胞数却出现大幅上升,LOHI组3种白细胞计数则无较大变化。
高炳宏高欢陈坚王道
关键词:低氧训练白细胞计数低住高练
低氧预适应结合长时间亚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10 d低氧预适应训练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为新的训练方法在赛艇项目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16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低氧模拟海拔高度为1 200~1 500 m,采用HiLo训练。高原训练高度为1 500 m。分别于低氧训练前、亚高原训练中、下高原后进行测功仪6 km和6级递增负荷测试,记录测试中的总成绩、血乳酸、心率等指标。训练全程每周进行Hb、RBC等指标测试。结果 (1)红细胞系指标变化:与传统高原训练模式不同,和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3 d,Hb下降(P<0.05),RBC和Hct保持稳定(P<0.05),三者在高原训练3 d即升高,并保持到高原训练3周(P<0.01),提示,10 d模拟低氧训练加快了运动员对高原阶段训练的适应。之后Hb在高原训练6周和下高原后2、3周出现两次峰值(P<0.01),RBC、Hct一直保持较高状态到下高原后3周(P<0.01),提示机体氧运输能力得到提高。(2)专项运动能力变化: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下高原后测功仪6 km成绩提高2.34%(P<0.01),即刻心率下降2.66%(P<0.05)。6级测试后发现,与低氧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无氧阈水平下的运动强度增大,乳酸-运动强度曲线发生明显右移。结论(1)10 d低氧预适应干预加快了运动员高原适应;(2)10 d低氧预适应结合8周亚高原训练这一训练模式提高了男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氧运输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
王刚高炳宏高欢
关键词:低氧预适应亚高原训练赛艇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