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漓

作品数:130 被引量:5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文化科学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肥胖
  • 19篇低氧训练
  • 18篇运动员
  • 18篇基因
  • 12篇肥胖大鼠
  • 11篇基因表达
  • 10篇有氧运动
  • 9篇低氧
  • 9篇脂肪
  • 8篇腓肠肌
  • 8篇高脂
  • 8篇高脂饮食
  • 8篇L-ARG
  • 7篇动物
  • 7篇动物实验
  • 7篇腓肠
  • 7篇骨骼肌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血管

机构

  • 75篇国家体育总局...
  • 48篇国家体育总局
  • 24篇北京体育大学
  • 7篇上海体育学院
  • 6篇江西师范大学
  • 5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浙江体育职业...
  • 3篇上海体育科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马萨诸塞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首都体育学院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130篇张漓
  • 68篇冯连世
  • 65篇徐建方
  • 54篇路瑛丽
  • 15篇何子红
  • 12篇封文平
  • 12篇王雪冰
  • 12篇赵杰修
  • 11篇宗丕芳
  • 10篇胡扬
  • 6篇聂晶
  • 6篇房国梁
  • 5篇洪平
  • 4篇黄奕华
  • 4篇詹文华
  • 4篇周超彦
  • 4篇陈志辉
  • 4篇何裕隆
  • 4篇蔡世荣
  • 4篇安楠

传媒

  • 39篇中国运动医学...
  • 12篇体育科学
  • 11篇中国体育科技
  • 6篇2010年中...
  • 4篇2015第十...
  • 4篇2014年中...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浙江省第十四...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八届全国体...
  • 1篇第六届全国体...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第七届全国体...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第九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6篇2013
  • 13篇2012
  • 9篇2011
  • 15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C936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iHiLo后心功能变化的关联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C936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iHiLo后心功能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62名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性进行为期30天高住高练低训(HiHiLo),每日在低氧房(O2浓度为14.8%~14.3%,海拔约2800~3000米)休息10小时,每周进行3次75%VO2max强度的低氧训练(O2浓度为15.4%~14.8%,海拔约2500~2800米),运动时间为30mim/次,其余时间在常氧环境下训练。使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试HiHiLo前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采用PCR-RFLP法分析VEGF基因C936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VEGF基因C936T多态性与HiHiLo后的LVM、LVMI、SV以及SI的变化有关联。其中,CC基因型LVM、LVMI、SV及SI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结论:中国北方汉族男性VEGF基因C936T多态性的CC基因型者在HiHiLo训练后产生了更好的心脏适应性变化,可以作为预测HiHiLo后部分心功能(SV、SI)变化的分子遗传学标记。
聂晶胡扬衣龙燕张漓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住高练低训心功能
花样游泳项目早期过度训练和身体恢复研究
目的:通过对国家花样游泳队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监测,了解运动员的恢复情况,从中总结花样游泳项目早期过度训练的表现特点,并提出恢复方法,以促进运动员的身体恢复.方法:本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对集训期国家队运动员每周一早7:0...
徐建方路瑛丽张漓
关键词:花样游泳身体恢复
中等与高强度有氧运动对超重或肥胖中老年人血脂及瘦素的影响
研究目的:我国超重或肥胖中老年人常伴有血脂异常的现象,这会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长期科学的运动能改善身体成分,降低血脂。但目前针对运动降脂的具体原因尚无一致...
兰霄宇张漓
关键词:超重或肥胖中老年人血脂瘦素
低氧耐力运动对肥胖大鼠血糖和肝糖原水平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通过探讨低氧及耐力运动对单纯营养性肥胖机体血糖及肝糖原水平的影响,为采用低氧耐力运动手段减控体重提供理论依据及应用参考。研究方法:将130只单纯营养性肥胖大鼠分为13个组,测定了常氧耐力运动、单纯低氧居住...
张漓路瑛丽徐建方冯连世
文献传递
采用血液内皮素-1监控高原训练运动员低氧习服状况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血液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变化规律,探索用血液ET-1/NO预测高原训练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ssociation-Study研究方法,测定15名大学生游泳运动员21天高原训练前后最佳专项成绩,以及高原训练前1周,抵达高原第2、8、15天,下高原后第3天晨起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ET-1、NO、肌酸激酶(CK)、血尿酸(BU)、皮质醇、睾酮。计算高原第2天各指标的变化率(%)与高原训练前后专项成绩变化率的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最大且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的指标作为分组指标,比较高原第2天与高原训练前该指标的变化,将受试者分成该指标升高组和下降组,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1)高原训练前、中、后血清CK平均值最高163.9 U/L,BU平均值最高5.13 mmol/L;(2)上高原后第2天晨起测得的血清ET-1变化率与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专项成绩的变化率显著负相关(r=-0.782,P=0.001);高原第2天血清睾酮变化率与高原训练成绩变化率显著正相关(r=0.577,P=0.024);(3)将受试者依高原第2天血清ET-1升高或下降分两组,发现高原训练期间:ET-1下降组血清ET-1显著低于高原训练前,第2、8、15天下降幅度分别为35.7%、16.1%和55.0%;NO则与高原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血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升高幅度分别为2.7%-3.7%、1.3%-1.7%;血清睾酮在高原训练第2天显著升高,升幅39.5%,第8、15天逐渐下降,与高原训练前后的水平无显著差异。ET-1升高组高原第2天血清ET-1、NO显著升高,升幅分别达到82.4%和59.0%,高原第8和15天则逐渐下降,与高原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略有升高,升高幅度分别为3.5%-3.9%、1.6%-2.2%;血清睾酮在高原训练第2天无明显变化,第8、15天分别升高49.1%和65.7%,显著高于高原训练前水平。结论:运动员上高原后次日晨�
张漓徐建方路瑛丽周超彦冯连世韩照岐
关键词:内皮素1一氧化氮低氧习服
低氧训练对高脂饮食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的时序性影响
目的:观察低氧训练对高脂饮食肥胖大鼠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表达的时序性变化,试图探讨低氧训练对肝脏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SD肥胖大鼠160只,2周适应性训练后筛选130只,随机...
王金昊冯连世路瑛丽王雪冰张漓徐建方
关键词:低氧训练高脂饮食
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对大鼠血脂及腓肠肌脂肪酸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从血脂和脂肪酸氧化的角度研究高住高练和高住低练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经适应性训练筛选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双盲法分成低住低练组(LoLo)、高住高练组(HiHi)和高住低练组(HiLo)。采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运动强度为常氧下35m/min、低氧下30m/min,1h/d,6d/周,持续训练4周。最后一次训练后恢复24h取血和腓肠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4项,ELISA法检测血清脂蛋白酯酶(LPL)、瘦素(Leptin)、脂联素(AD),荧光定量PCR测试腓肠肌PPARα和CPT-1 mRNA表达。结果:高住高练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较低住低练组显著下降(P<0.05),LPL、AD水平显著升高(P<0.01);腓肠肌PPARαmRNA和CPT-1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高住低练组大鼠血清HDL较低住低练组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CP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变化。高住高练组大鼠血清HDL较高住低练组显著升高(P<0.05);LPL、AD水平和腓肠肌CPT-1 mRNA显著升高(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高住高练调节血脂变化的作用优于常氧训练,可能与提高血清LPL水平有关,高住高练较常氧训练更能促进腓肠肌脂肪酸氧化,可能与提高血清AD和腓肠肌PPARαmRNA、CPT-1 mRNA表达关系密切;(2)高住低练较常氧训练对血脂代谢无有利影响,对腓肠肌脂肪酸氧化起抑制作用;(3)高住高练对血清HDL影响优于高住低练,可能与提高血清LPL有关,高住高练较高住低练更能促进腓肠肌脂肪酸氧化,可能与提高血清AD和腓肠肌CPT-1mRNA表达关系密切。
路瑛丽张漓冯连世徐建方王雪冰宗丕芳
关键词:高住低练血脂脂肪酸氧化
递增负荷低氧训练对大鼠股外肌eNOS、HO-1、VEGF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低氧训练对调节大鼠骨骼肌血管生长和舒张相关基因(eNOS、HO-1、VEGF)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训练后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常氧递增训练Ⅰ、Ⅱ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低氧递增训练Ⅰ、Ⅱ组,共8组;所有训练组进行4周水平跑台训练,常氧训练组(35m/min)和低氧训练组(30m/min)采用恒定负荷,1h/d,5d/w,持续4周;4个递增训练组采用递增负荷,1h/d,5d/w,持续4周。低氧组每天在低氧环境(氧浓度13.6%,模拟海拔约3500米)中生活。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股外肌eNOS、HO-1、VEGF mRNA表达。结果:(1)低氧训练组骨骼肌eNOS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常氧训练和低氧安静组显著下降(P<0.05),常氧递增训练Ⅱ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上升(P<0.01),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低氧训练、低氧递增训练Ⅰ组均显著下降(P<0.05)。(2)常氧训练、低氧训练组骨骼肌HO-1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和低氧安静组均显著下降(P<0.05),常氧递增训练I组较常氧训练组显著上升(P<0.05),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低氧训练和低氧递增训练Ⅰ组显著性下降。(3)常氧训练、低氧训练组骨骼肌VEGF mRNA表达较常氧安静组显著上升(P<0.01),低氧递增训练Ⅱ组较常氧递增训练Ⅱ、低氧训练、低氧递增训练Ⅰ组均显著降低。结论:(1)低氧环境长期训练抑制股外肌eNOS mRNA表达;一定强度常氧递增训练促进其表达,低氧递增负荷训练则抑制其表达。(2)4周常氧和低氧训练均抑制股外肌HO-1 mRNA表达;低氧和常氧递增负荷对HO-1的影响与对eNOS一致。(3)常氧训练和低氧训练可促进股外肌VEGF mRNA表达,低氧环境下增加训练负荷抑制其表达。
徐建方冯连世张漓路瑛丽
关键词:低氧训练血管舒张血管生长
男子散打运动员教学比赛前后心率变异性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散打比赛对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影响,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变化与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名男子散打运动员,平均年龄(19.1±1.7)岁。采用OmegaWave Sport Technology System采集比赛当日晨起和教学比赛后10 min内连续5 min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相邻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SD)、相邻R-R间期相差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50)、总功率(TP)、高频率范围内的功率(HF)、低频率范围内的功率(LF)、极低频率范围内的功率(VLF),计算派生指标LF与HF的比值(LF/HF)、标准化高频功率(HFnu)以及标准化低频功率(LFnu);同时检测赛前、赛后1 min和比赛中每个回合结束时的心率;于晨起和赛后检测血乳酸(Bla)、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尿十项指标的变化,并调查运动员的自我感觉疲劳程度。结果:赛后运动员Bla和CK显著升高(P<0.01),所有队员赛后均出现尿蛋白阳性,部分队员出现尿潜血阳性,但血尿素升高值在2 mmol/L以内。赛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SDSD、PNN50及频域指标TP、HF、LF、HFnu、VLF均显著下降(P<0.05),但LFnu显著升高(P<0.05)。比赛每个回合后心率均与VLF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赛后1 min心率与所有反映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指标(SDNN、RMSSD、SDSD、PNN50、TP、HF)变化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CK变化与SDNN、RMSSD、SDSD、TP等的变化以及LF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赛后3min Bla的变化与SDNN、RMSSD、SDSD、PNN50、TP、HF、LF变化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BU、RPE的变化与所有HRV指标的变化均无显著性相关。此外,基线HRV以及赛后HRV指标具有很大的标准差。结论:散打比赛后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均下降,并与反映比赛负荷强度的指标密切相关。
黄彩华归予恒张漓陈琦刘献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散打比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补充左旋精氨酸对耐力训练大鼠股外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耐力训练大鼠股外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了解一氧化氮及其自由基衍生物对耐力训练机体骨骼肌自由基生成和清除的作用。方法:通过适应性训练筛选出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耐力训练组、小剂量+耐力训练组、大剂量+耐力训练组,每组10只。除安静对照组外其他动物进行了4周水平跑台耐力训练,小剂量+耐力训练大鼠和大剂量+耐力训练大鼠分别在每次训练前一小时左右按照40mg/kg体重的剂量和500mg/kg体重的剂量给予L-Arg水溶液灌胃;4周训练后测定各组大鼠股外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1)耐力训练对大鼠安静状态下股外肌CAT活性没有影响;给予小剂量L-Arg能使耐力训练大鼠安静状态下股外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给予大剂量L-Arg反而使CAT活性回升;(2)耐力训练对大鼠安静状态下股外肌SOD活性没有影响,补充L-Arg可使大鼠股外肌SOD活性明显升高(小剂量P<0.01,大剂量P<0.05);(3)耐力训练可使大鼠安静状态下股外肌GST活性显著下降(P<0.01),补充L-Arg则使其下降不明显(P>0.05);(4)耐力训练能够使安静大鼠股外肌MDA和血清CK显著减少(P<0.05),补充L-Arg会增加经过耐力训练的大鼠安静状态下股外肌MDA生成(P<0.01),但血清CK浓度则下降,并且下降趋势随补充L-Arg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在耐力运动中NO能够促进骨骼肌内超氧化物自由基及其衍生物自由基的生成,较高浓度的NO还能够促进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和脂质氢等自由基的生成,对骨骼肌有一定的自由基损伤作用。但其上调血流量的保护作用能够部分抵消其带来的自由基损害作用。
张漓徐建方冯连世封文平
关键词:一氧化氮抗氧化酶左旋精氨酸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