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权利
  • 2篇法官
  • 2篇法官制度
  • 1篇独立审判
  • 1篇选任
  • 1篇选任资格
  • 1篇意思自治
  • 1篇意志自由
  • 1篇银行
  • 1篇银行立法
  • 1篇银行业
  • 1篇银行业危机
  • 1篇中国近代银行
  • 1篇中华民国
  • 1篇中华民国宪法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法律
  • 1篇社会主义法律...
  • 1篇审判
  • 1篇审判制度

机构

  • 7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7篇马志刚
  • 2篇郭成伟
  • 2篇王启富

传媒

  • 2篇政法论坛
  • 2篇研究生法学
  • 1篇中央政法管理...
  • 1篇比较法研究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代中国法官制度被引量:1
1999年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传教士、商人和洋幕宾在中国开始了广泛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宣传;西方领事裁判权亦首次在中国司法中唤起了司法官独立审判的新原则的觉醒。中国本土出现了司法官必须独立审判的呼声。严复认为:"所谓三权分立,而刑权之法庭无上者,法官裁判曲直时,非国中他权所得侵害而已,"在中国,由于官职分司不明,难有持平之狱。康有为也认为:"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
马志刚
关键词:大法官法官制度司法官审判制度中华民国宪法法官独立审判
近代中西文化启蒙及法制建设之比较被引量:13
2001年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形成发展 ,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从世界法律发展史来看 ,文化启蒙与法制建设又是必然相互关联的问题。无论近代的中国还是西方 ,大凡文化启蒙运动必起因于对于传统的反思或批判 ,其结果 ,往往会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法制建设的兴盛。在此过程中 ,学者们基于其社会关怀而倡导的法治理念和道德观念亦往往成为变革中的政治制度及法律制度的精神向导。所以 ,考察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与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 ,并从中发现中西文化启蒙与法制建设相互关联的历史规律 ,同时辨明西方与中国近代化路径之异同 ,就成了当今中国法学者们应予以探讨的一个命题。
郭成伟马志刚
关键词:文化启蒙法制建设文化历史继承性
近代中国法官制度
2002年
马志刚
关键词:法官制度选任资格晚清时期
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
文章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乃文章绪论,介绍了选题原意、立论依据及论述路径。在相当 程度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了作者及作者导师的创作灵感。在任何社会的任何时候, 即使是在一个国家的战争时期(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抗...
马志刚
关键词:银行立法
文献传递
历史境遇与法系构建:中国的回应被引量:6
2000年
法文化传统的取舍在中国法律近代化中已有合理结论,而法律移植作为法治构建和运行的必然选择已成为历史定论。二者合乎逻辑的契合,才能创制法律的本土化,并使新构建的法律符合中国的国情状况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而使法律辉映出应有的权威性效力而成为制度事实。历史的理性回应是,必须消除法律的虚无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影响,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构建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郭成伟马志刚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律本土化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权利的法律结构分析被引量:17
1999年
王启富马志刚
关键词:意思自治权利界限主体资格权利人意志自由权利推定
权利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69
1999年
权利冲突的存在导致权利成本的提高和权利效益的降低。权利成本和权利效益成反比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权利交易的程序和结果之中。权利交易主要表现为产权交易,非财产性权利则是不可交易的;但是权利成本和权利效益的反比关系依然可表现为非财产性权利的主观效应。研究权利成本中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关系,对研究权利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王启富马志刚
关键词:权利冲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