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岳红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3篇护理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白血病患儿
  • 3篇病患
  • 2篇单次
  • 2篇小剂量
  • 2篇疾病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壁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作用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婴幼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马岳红
  • 3篇卢新天
  • 3篇刘均娥
  • 3篇华瑛
  • 3篇肖倩
  • 3篇赵卫红
  • 3篇郑晓蕾
  • 3篇韩静
  • 2篇孙青
  • 1篇刘玲
  • 1篇卢炜
  • 1篇杜军保
  • 1篇卢薇薇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单次小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提升血小板作用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单次小剂量(0.4g/kg)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提升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至安全范围(≥30×109/L)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8-04-01—2011-04-01收治初发ITP患儿62例,其中2008-04-01—2009-10-01收治的30例为激素组,初始接受常规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2009-10-02—2011-04-01就诊的32例为IVIG组,初始接受0.4g/(kg·d)IVIG治疗1~5d,每天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升至安全范围则规范停用。比较两组治疗第1、3、5天时血小板升至安全范围比例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前,激素组和IVIG组血小板中位值分别是10×109/L和6×109/L。治疗1d后两组血小板升至安全范围的比例分别是3.33%和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7~42个月后激素组和IVIG组分别有3.45%和3.23%血小板未升至正常(≥100×109/L)。所有患儿均无颅内出血发生及死亡。结论单次小剂量IVIG可使近半数初治ITP患儿血小板升至≥30×109/L相对安全范围,明显高于常规剂量醋酸泼尼松疗效。
赵卫红华瑛卢新天马岳红孙青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
剥夺睡眠在婴幼儿肾穿刺活检术术前的护理干预
2013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术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1月10例婴幼儿肾穿刺活检术术前的护理干预。[结果]10例患儿应用剥夺睡眠的方法顺利完成肾穿刺活检术,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在进行肾穿刺活检术术前给予分阶段、可操作、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应用剥夺睡眠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术中患儿的配合度及肾穿的成功率。
马岳红
关键词:剥夺睡眠婴幼儿肾穿刺活检术术前护理
母亲与白血病患儿疾病沟通状况的描述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母亲与白血病患儿之间的疾病沟通情况,以帮助护士和患儿家长选择恰当的时机和信息与患儿进行疾病沟通。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访谈问卷对18名白血病患儿的母亲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患儿母亲在病情告知方面,主要有患病初期和中期告知及至今仍未正面沟通3种情况,与患几沟通的疾病信息有正面信息、治疗相关信息、注意事项和负面信息。结论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患儿年龄是影响疾病沟通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和家长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病程选择合适的疾病告知时机和沟通的信息,同时护士应该根据患儿对疾病的知晓情况做好与患儿的沟通。
韩静刘均娥郑晓蕾马岳红肖倩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母亲
淋巴系恶性肿瘤患儿5g/m^2氨甲蝶呤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5g/m2持续24h输注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获得模型参数群体值,用该模型分析HDMTX排泄延迟患儿的药动学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5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病房的51例淋巴系恶性肿瘤患儿,所有患儿接受HDMTX5g/m2持续输注24h,共194疗程。在输注的不同时间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MTX血药浓度,应用NONMEM软件建立HDMTX5g/m2持续24h输注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估算患儿MTX代谢参数的群体值,并运用模型分析排泄延迟患儿药动学参数特点。结果 HDMTX5g/m2持续输注24h在淋巴恶性肿瘤患儿体内符合二室一级消除模型,全身清除率CL1=5.61×[1-0.0183×(Age-8.3)+0.00683×(WBC-7.12)]L(/h·m2),室间清除率CL2=0.239L(/h·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1=12.1×[1+0.0369×(BUN-3.52)]L/m2,周围室表观分布容积V2=2.83×(1+0.00102×(PLT-254.6))L/m2。分布相常数α平均值为0.469(0.14~1.96)L/h,消除相常数β平均值为0.104(0.02~0.3)L/h。分布相半衰期t1/2α平均值为1.654(0.35~5.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平均值为8.827(2.29~28.56)h,经过7个分布相半衰期之后药物进入消除相。排泄延迟组的CL2和V2均明显大于无排泄延迟组。结论患儿外周血WBC对CL1、血浆BUN对V1、PLT对V2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影响。在HDMTX5g/m2持续输注过程中,发生排泄延迟组药物其药物更多分布于周围室。根据建立的群体药物代谢学模型可以推测不同时间的MTX浓度,来更好地指导解救,降低排泄延迟时毒副作用的发生。
刘玲华瑛赵卫红卢新天马岳红卢薇薇杜军保卢炜
关键词:大剂量氨甲蝶呤群体药动学
儿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为改善肿瘤患儿的长期存活率,一些化疗方案通过延长化疗药物持续静滴时间,以提高化疗强度。为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简称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液...
马岳红
文献传递
单次小剂量IVIg提升血小板作用的前瞻性观察
目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半是自限性的,激素或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等一线治疗药物并不能影响其病程的自然恢复。所以,对于ITP患儿,特别是初次发生的患儿,治疗的目标是把血小板提升到一个可避免颅内出...
赵卫红华瑛卢新天马岳红孙青
白血病患儿对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获知途径的质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疾病缓解期的白血病患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以帮助护士和患儿家长选择恰当内容和途径与患儿沟通疾病信息。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25例白血病患儿的陪住家长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患儿对其所患疾病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途径与其心理成熟度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和家长应根据患儿的年龄、患病时间长短及患儿思维水平选择告知疾病信息的内容,并且根据患儿的心理成熟度为其提供获得信息的途径。
韩静刘均娥肖倩郑晓蕾马岳红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疾病信息
白血病患儿对护士的期望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对护士的期望,以帮助护士更好地护理住院期间的白血病患儿。[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访谈问卷对29例白血病患儿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白血病患儿对护士的期望包括3方面:技术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结论]白血病患儿对护士有一定的期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运用较强的操作技能取得患儿的信任;给予患儿情感支持,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同时提供恰当的信息支持,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韩静刘均娥马岳红郑晓蕾肖倩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护士
1例PICC与血管壁完全粘连的护理
2009年
患儿男性,5岁,2006年7月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型,前体B细胞型,临床标危,诱导治疗2周后完全缓解,此后经巩固治疗、髓外白血病预防、再诱导治疗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并定期强化。在诱导治疗期间于7月11日经家长签字同意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
马岳红
关键词:PICC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