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彦
- 作品数:73 被引量:3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贝氏肌营养不良被误诊为急性心肌炎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1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36岁,因胸闷气急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在外院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自6岁起出现下肢乏力,易跌倒,症状逐渐加重,23岁时注意到上肢肌群及大腿肌群肌肉逐渐萎缩,而小腿肌群肌肉却增大,至32岁时患者完全不能行走并且下肢肌群肌肉也逐渐萎缩,依赖轮椅由别人推行.34岁时不能自行翻身,1个月前,出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伴下肢浮肿。家族中无类似病例。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半卧位,呼吸稍促,营养差,极度消瘦.
- 颜彦王翔飞丁晶聂振宁彭娟葛均波
- 关键词:肌营养不良急性心肌炎急性重症心肌炎误诊胸闷气急下肢乏力
- 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18例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阐述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成扩张型心肌病。方法 对 1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阐述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过程。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积极有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防止其再次发作能延缓病程进展 ,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陈炬顾国清颜彦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病心肌损伤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2D-STE在临床上评估CSF患者左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设定CSF组41例(CSF患者)及对照组59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分别采集存储6个切面观(心尖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左室短轴)的动态二维超声图像,利用软件于各切面观脱机分析CSF组和对照组左室3层心肌(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的分层应变,分别计算出两组左室3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s,GLS)和整体环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s,GCS)以及相应的跨壁应变梯度△GLS、△GCS。结果 CSF组及对照组左室3层心肌(心内膜下层、中层、心外膜下层)GLS和GCS均保持由内向外逐层递减的跨壁梯度特征;CSF组GLS、△GL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心内膜下层GLS和△GLS降低更为显著(P<0.001);CSF组GCS、△GCS减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ROC曲线计算分层应变参数预测CSF左室收缩功能,△GLS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66,P<0.001),当△GLS取截断值为-4.87%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可达66.7%及76.3%。结论 2D-STE可通过评估心肌分层应变识别CSF患者左室3层心肌收缩功能受累的差异(心内膜下层为甚)。心肌纵向应变跨壁梯度△GLS可早期识别CSF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具有临床诊断的应用前景。
- 邢雨蒙史静颜彦李清陈海燕舒先红舒先红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冠状动脉慢血流左室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筛选PSVT患者中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危险因素。了解PSVT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PSVT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PSVT的患者共630例,年龄13-79岁,平均年龄44.2岁,男326例,女304例。其中依据临床记录同时有心房颤动发作的患者编为心房颤动组,其余无临床心房颤动发作的患者为对照组。制订调查表格并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相关资料、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电生理检查中确定的PSVT折返机制、旁道数目等基本的临床和电生理检查资料。利用SPSS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630例调查对象中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56例,均为慢一快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74例。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左房内径大及术前频发房早(在AVRT亚组为心电图表现为显性预激)为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证明,性别为PSVT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临床危险因素。结论PSVT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男性居多,且有相对较大的左房内径。
- 解新星朱文青颜彦周一泉杨艳李敏林佑善葛均波
- 关键词:PSVTAVRT折返机制快型
-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人工压迫止血的对比被引量:15
- 2005年
- 张峰葛均波钱菊英樊冰王齐兵葛雷严卫颜彦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血管闭合器止血
- 载雷帕霉素可降解聚合物涂层支架临床试验一年随访结果被引量:4
- 2006年
- 王翔飞钱菊英王齐兵严卫颜彦樊冰葛雷刘学波葛均波
- 关键词: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随访结果CYPHER支架药物洗脱支架
- 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1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符合①45岁以下;②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③既往无心绞痛表现;④心肌酶学增高(较正常参考值高2倍以上);⑤ECG除极相及(或)复极相出现较典型的AMI样改变,即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压低;⑥1个月内恢复正常或死亡者.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11例入选,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6岁.8例有前驱感染症状,9例发生心功能不全或室速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10例患者心电图多导联出现异常.根据心超表现分为3型,Ⅰ型3例为心脏结构、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异常;Ⅱ型4例为心室腔不增大,但室壁(室间隔或正后壁)增厚,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退,但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Ⅲ型4例为左心室腔明显扩大,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退.糖皮质激素对2型效果好.存活7例,经1~2年随访逐渐恢复.结论呈急性心肌梗死样表现的暴发性心肌炎病情重、死亡率高,多有前驱感染症状,常出现多导联心电图异常,依据心超表现的分型对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 颜彦王翔飞朱文青潘翠珍舒先红王齐冰钱菊英葛均波
-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
- 右房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 2007年
-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黑噱,伴有低热(37.5℃),心电图为窦房阻滞,心率最慢为28次/min,R—R长间歇达3.5s,于当地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术后3d,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外院多次血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2个月后转入上海中山医院进一步诊治。
- 叶发民颜彦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误诊右房起搏器治疗抗感染治疗窦房阻滞
- 临床病例讨论第387例——胸闷、心悸、心肌酶升高
- 2010年
- 患者女,44岁。因“胸闷4h,伴心悸、恶心、呕吐”入院。患者入院当天无明显诱因感胸闷,胀痛,向颈部发射,持续4h缓解,伴心悸、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遂至外院就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V3-6。导联sT段压低。遂转入我院急诊,查肌钙蛋白(cTn)T0.622ng/ml;心电图:Ⅱ、Ⅲ、aVF、V3-6;导联ST段压低(图1)。给以扩张冠状动脉(冠脉)等治疗,并收入心内科监护室。患者1周前有流涕、咳嗽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145/90mmHg(1mmHg=0.133kPa),近1年不规则服用“珍菊降压片”,血压多在135/80mmHg左右。
- 吴志明颜彦张峰朱文青颜红梅金航胡骁轶卢韶华葛均波
- 关键词:心肌酶升高临床病例高血压病史导联ST段压低导联ST段压低窦性心动过速
-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被引量:4
- 2011年
- 患者女性,77岁,拟再次行心脏介入治疗住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发生急性下壁和前侧壁心肌梗死,当时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远段狭窄85%,第一对角支近段狭窄80%,右冠近段完全闭塞,行右冠介入治疗及药物支架植入术。术后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病情好转后出院,坚持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
- 陈允钦颜彦崔洁唐斌王齐兵钱菊英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心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