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思炎

作品数:111 被引量:55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艺术
  • 32篇历史地理
  • 18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1篇民俗
  • 31篇文化
  • 21篇民俗艺术
  • 10篇艺术
  • 6篇信仰
  • 6篇纸马
  • 6篇宗教
  • 5篇艺术学
  • 4篇演进
  • 4篇遗产
  • 4篇山神
  • 4篇文化遗产
  • 4篇文学
  • 4篇节日
  • 4篇传承
  • 3篇都市民俗
  • 3篇艺术传承
  • 3篇神话
  • 3篇俗信
  • 3篇傩祭

机构

  • 100篇东南大学
  • 15篇中央文史研究...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日本东北大学
  • 2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蚌埠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江苏省作家协...
  • 1篇江苏省委

作者

  • 106篇陶思炎
  • 2篇刘芊
  • 1篇仲德崑
  • 1篇史永高
  • 1篇薛冰
  • 1篇刘桓
  • 1篇徐寅岚
  • 1篇蔡克勤
  • 1篇赵丽华
  • 1篇周琦
  • 1篇孙发成
  • 1篇周扬
  • 1篇喻学才
  • 1篇万惠玲
  • 1篇刘先觉
  • 1篇赵辰
  • 1篇王浩
  • 1篇张洪涛
  • 1篇李鹏
  • 1篇何燕生

传媒

  • 16篇民族艺术
  • 14篇东南大学学报...
  • 10篇民俗研究
  • 6篇艺术百家
  • 4篇艺术学界
  • 3篇东南文化
  • 3篇广西民族学院...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南京艺术学院...
  • 3篇江苏省社会主...
  • 2篇开放时代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民间文化论坛
  • 2篇地方文化研究
  • 1篇管理工程师
  • 1篇中外建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民俗旅游开发构想被引量:2
1995年
南京民俗旅游开发构想陶思炎作为东方国家的大都市,南京不仅要实现高度的现代化,同时也要保有自身的文化传统,除了遗迹名胜等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也应重视具有区域特色、反映本地风情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开发不仅是树立城市美誉度的需要,同时也能发展城市文化,...
陶思炎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民俗游旅游资源民俗活动
民间小戏略论被引量:5
1992年
民间小戏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最富乡土气息的小花,它根植于民间生活的沃土,果成于民歌、民间舞蹈和说唱艺术的融和。作为一种原生的综合艺术,它是集体意识与经验的体现,是乡民功利心理和审美情感的外化,也是一幅动态的、逼真的风俗画卷。民间小戏不仅是地方大戏形成的基础,而且也影响着民间艺术的其他门类,其剧目、角色、故事等广泛移植或复现于皮影戏、木偶戏、泥塑、糖塑、织染、壁画、砖刻、木雕、瓷画、剪纸、年画等领域,在艺术世界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陶思炎
关键词:民间小戏民间舞蹈戏剧理论宗教仪式民间歌舞剧目
东方设计中的民俗文化符号应用论析被引量:15
2019年
民俗文化符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自然产物,也是艺术创作的灵动语言,其构成系统包括自然类、造物类、人体类、非物类等几个方面。民俗符号语言的修辞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指事、拟人、谐音等类型,在造型或图像的背后往往有多彩的叙事成分和奇妙的生成逻辑。中国的民俗符号在当代继续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东方设计的艺术领域会有较大的拓展,应注意为中国制造注入中国元素,注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作用,以及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应用。
陶思炎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修辞
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2012年
在1926—1927年间,随着日本"民俗艺术之会"的成立和《民俗艺术》杂志的创刊,"民俗艺术"已经开始从民俗学中被剥离出来,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与传统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方向。我国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近20年来,相关论著的出版、民俗艺术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的设立、民俗艺术机构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等,都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拓展和繁荣。
陶思炎
关键词:民俗艺术
现代转型期下的民俗艺术学研究——陶思炎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2015年
沈建华(以下简称"沈"):陶教授您好!一直以来您在民俗艺术学研究领域建树颇丰,近年来在民俗艺术学科建设着力甚多,如出版的《民俗艺术学》一书既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又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这本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首部学科建设性著作,对完善艺术学的研究体系,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祝贺您的同时,我们也想请您谈谈民俗艺术学科的内涵与概念。
沈建华姚珏陶思炎
关键词:艺术学研究民俗艺术遗产管理民间文化物质民俗文化类型
钟鼓·琴·琵琶——中国古代吉祥乐器摭谈被引量:1
2004年
中国古代乐器作为礼俗与宗教的用物,不论是在外在的工艺造型,还是在内在的取义方面,均体现出祥物的性质。它们或法天地人、四时五行;或“感阴阳之和”、“见风俗之伦”;或“尽声变之奥妙,抒心志之郁滞”,均能通自然、抒心志、和阴阳、美风俗,成为美感与功用交并的吉祥物类。
陶思炎
关键词:琵琶
高淳县傩祭文化遗产的实验性保护
高淳县的傩祭文化是地域性特色文化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王会”等作为民俗文化资源正受到试验性保护,其面具、魁头、仪式交织着民俗、宗教、艺术的因素,成为文化保护的对象。高淳傩祭文化遗产的试验性保护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实...
陶思炎
关键词:傩祭文化遗产
文献传递
试论乡野道教被引量:5
2001年
乡野道教作为流布于乡野间的非宫观、非正统的道教形态 ,具有突出的俗用性质和亟待建构的研究体系。它表现出“隐而不灭 ,散而不亡”的特征 ,在未来将随民间信仰与民间风俗而传习。
陶思炎
关键词:民间信仰
产育趣俗三题被引量:3
1996年
在苏南一带流传着盂姜女出世的姑事,说的是一个姓盂的人家种下了一颗南瓜籽。瓜秧长大后,它的藤蔓从盂姓人家的屋顶爬到了邻居姜姓人家的屋上。这棵南瓜藤上不多不少只结了一只南瓜,结在姜姓人家的屋上。南瓜摘下后,两家争要这只南瓜,孟姓说:“这棵南瓜是我们盂家种的,该归我们。”姜姓则说:“这瓜长在我家屋上,该归我们姜家。”两家争执不下,只好同意剖瓜平分,各取其半。谁知刀还没下,瓜中传出了婴儿的哭声,两家觉得奇怪,便小心翼翼地剖开南瓜,发现瓜中有一个细皮白肉、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孟家和姜家都是没有子女的人家,于是他们又争着收养这个孩子,两家互不相让。孩子可不能各分一半呀。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好办法——让这个孩子为两家所共有,因此给她取名叫“孟姜女”。
陶思炎
关键词:产翁制马林诺夫斯基西南少数民族家庭制度
中国园林景观建筑中的民俗观
2012年
中国园林建筑作为景观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以叠山、理水、造屋、铺路和莳花、植木展现着传统的抱合自然的哲学观和入世乐生的民俗观。园林建筑的民俗观主要表现为:刚柔相济,阴阳和顺;时空流动,内外交通;除凶纳吉,入世乐生;统一变化,彰显个性。园林建筑的民俗观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脊饰瓦饰、花木配置、花街图案、山岛设置、神话传说,以及对景、借景等手法而得到象征性的表达。
陶思炎
关键词:园林艺术景观建筑民俗观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