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发成

作品数:46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艺术
  • 7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艺术
  • 9篇传承
  • 7篇民俗
  • 6篇民俗艺术
  • 5篇手工艺
  • 4篇艺术学
  • 4篇知识
  • 4篇知识体系
  • 4篇识体
  • 4篇手工艺人
  • 4篇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艺术研究
  • 3篇造物
  • 3篇宋代
  • 3篇活态
  • 3篇活态保护
  • 3篇活态传承
  • 2篇信仰

机构

  • 28篇浙江师范大学
  • 16篇东南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1篇江苏省泗洪中...

作者

  • 43篇孙发成
  • 3篇施俊天
  • 2篇程波涛
  • 1篇陶思炎
  • 1篇聂楠

传媒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 4篇民族艺术
  • 3篇寻根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美与时代(美...
  • 2篇阅江学刊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文艺研究
  • 1篇装饰
  • 1篇潍坊教育学院...
  • 1篇民俗研究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文化遗产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艺造物”的内涵辨析及其适用性
2014年
"工艺造物"是与造物艺术、工艺美术、工艺文化等词汇紧密相关但又有独立内涵的概念。工艺造物强调的是造物的工艺性和实践性,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它不仅包含着艺术性的造物形式,而且也包括那些在形式上并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形态。因此,"工艺造物"比"造物艺术"、"工艺美术"所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在学科意义上,"工艺造物"的出现和使用是认知角度的转换,它更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从文化角度认识造物的发展及价值。
孙发成
关键词:造物造物艺术工艺美术工艺文化
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特征及研究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学科分化的必然。艺术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延展性和包容性、矛盾性和问题性等总体特征。在艺术学的前进过程中,其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多维度和多元化趋势明显,从而为艺术学的广度发展提供了空间。展望艺术学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困难和机遇并存,冲突和融合同在。
孙发成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研究方法
汉画像石墓门扉装饰的图像构成及其文化意蕴
2013年
汉画像石墓门扉图像是汉画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寓于墓葬艺术的大环境中,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作为一种以死亡为主题的图像艺术,它不仅具有形式上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内在精神上反映了其驱邪避恶的主旨,强化了阳尊阴卑的思想,推崇"神"的非凡和"力"的威猛,把死亡艺术和汉代人的生死观、信仰观和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
孙发成
关键词:汉墓门扉画像石
产业化语境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2
2015年
在当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其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逐渐凸显。在产业化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手工艺产业成为一种新型业态。与传统手工艺行业不同,产业化的民间手工艺更重视创新,其在融入现代科技、创新表现形式等方面已经有了积极的探索。从长远看,突出品牌文化、重视都市休闲和民族风将成为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孙发成
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被引量:12
2011年
民俗艺术总是以象征符号的形式进入传播领域,民俗艺术传播的实现,实际上是民俗艺术符号意义在民众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民俗艺术符号的传播有民间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形式,民间传播是民俗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大众传播介入后,民俗艺术就不再作为原生态的作品形态进入传播领域,而是被制作成文字、影像、视频等传媒文本符号,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大众传播方式有利于民俗艺术的保存和推广,但对民俗艺术的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
孙发成
关键词:民俗艺术
当代语境下民间手工艺人的身份转向与群体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当代语境下,民间手工艺人成为代表民族国家优秀文化的活载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从"文盲"切近"精英",从"民间"进入"官方"的转变。相较于传统的乡土民间手工艺人,当代的新民间手工艺人往往逐渐向城市聚集,熟悉现代媒体,善于自我营销,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他们立足传统而又有现代性品质,将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发成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当代语境
20世纪以来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逻辑演进与学科建构
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经历了从学者引导、学界推进到学科自觉的百年历程.第一阶段是民俗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发展期,相关研究主要依附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化展开;第二阶段的研究已经实现了民俗艺术的理论自立,摆脱了民俗学的束缚...
孙发成
关键词:民俗艺术历史演进
文献传递
孙发成【海报设计作品】
2016年
孙发成(1982-),男,汉,山东安丘人,东南大学文学(艺术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讲师。
孙发成
关键词:海报文化创意艺术学
传统民俗符号的当代误读
2010年
在文化成为软实力和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民俗、民俗文化、民俗艺术、民俗旅游等字眼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民俗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被重视,更是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其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们民俗知识的不足和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浮躁跟风等因素,很多民俗符号在现代社会被误读和曲解。
孙发成
关键词:民俗符号误读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民俗艺术民俗旅游
非遗保护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14年
民间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手工艺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知识和技能是需要保护的核心对象。所以,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梳理出一个清晰的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有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和工作实践的顺利开展。从知识论视角看,民间传统手工艺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知识',有着独特的创造和传承方式。在建构这一手工艺知识体系时,需要秉承本土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四个重要原则。
孙发成
关键词:知识体系隐性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